从音乐存在方式三要素浅析周杰伦“中国风”音乐作品
2011-08-15郭亚琼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0
郭亚琼 (河南大学 河南开封 475000)
周杰伦,21世纪初亚洲流行乐坛最具革命性与指标性的创作型歌手,有“亚洲流行天王”之称,其音乐突破原有的亚洲音乐主题、形式,融合了多元的音乐素材,开创了华语流行音乐“中国风”的先声。2003年,周杰伦发行了他的第四张专辑《叶惠美》,其中一首具有民族韵味的歌曲《东风破》,向世人们展现了流行音乐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碰撞所产生的火花。《东风破》的小试牛刀,让周杰伦坚定了自己的“中国风”音乐风格。从此,周杰伦在之后所发行的每张专辑中都或多或少的加入一首“中国风”音乐作品。几个代表性的作品有《东风破》、《发如雪》、《千里之外》、《本草纲目》、《菊花台》、《青花瓷》。本文运用音乐存在方式三要素理论,对以周杰伦为代表创作的“中国风”歌曲进行分析。
一、 形态和意识方面的分析
从音乐形态方面来看,这些音乐作品都是流行音乐,且曲风都是“中国风”。由于现实客观条件的问题不能与这些音乐作品的创作者直接交流,所以不能片面的从创作观念上分析,但是能够肯定的就是这些“中国风”音乐作品一经面世,便得到了大众的好评,市场的认可,它开创了流行音乐的新路线。当然,周杰伦的成功与其“御用词人”方文山的歌词创作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已经被公认为“黄金搭档”,周杰伦天赋异禀的作曲才能、嘻哈饶舌的演唱风格,以及方文山才华横溢的填词功底,共同创作出了这些经典歌曲。
《东风破》模仿古代小调曲风,加入二胡与琵琶,复古的曲调,听起来让人仿佛畅游在唐诗宋词的世界,引人遐想。方文山让古代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打破以往新诗与歌词分离的形式,在他的创作中,歌词古今交替,有穿越时空的感觉。“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歌词营造出一种旧地重游,物是人非般的淡淡哀愁,将游子飘无居所,伊人不在的哀伤,孤灯独坐的冷清演绎得淋漓尽致。旋律上把乐句结尾落在so音上,符点点出了中国古典情节,做足了古代韵味,表现出了当代少年们的恋情。
《发如雪》演绎中国传统色彩是短诗,继续走五音宫调路线,延续中式古典的哀怨婉约。这首歌的歌词可以说是古色古香,每一句都渗透着古典文学的美,“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红尘醉微醺的岁月,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歌词道出前尘后世,轮回不息般的轻轻喟叹。
《千里之外》这首歌曲既悠扬复古,又不失典雅,歌词描写了对已经逝去的爱的感伤,文字描绘出了动人的画面。“一身琉璃白透明著尘埃你无瑕的爱,你从雨中来诗化了悲哀我淋湿现在,芙蓉水面采船行影犹在你却不回来……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我送你离开天涯之外你是否还在,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用一生去等待”,把“中国风”刻画的清晰可见,影射出天各一方生死难忘的一生等待。
《本草纲目》歌曲副歌部分有宋祖英版《辣妹子》的“影子”,这个主旋律为这一作品增添了一份活力,歌曲中把中医学的药名融进歌词,“……马钱子、决明子、苍耳子、还有莲子、黄药子、苦豆子、川楝子、我要面子……山药、当归、枸杞GO…… 龟苓膏、云南白药、还有冬虫夏草……翻开本草纲目,多看一些善本书……”,这种古风古韵与时代节拍的完美结合,激发了深厚的民族情感。把古代著作写成歌词,歌词背后是在讽刺人们盲目崇洋的现象,更是希望自己的搭档周杰伦可以在自己的音乐道路上再创辉煌。
《菊花台》这首歌曲中加入了大提琴、葫芦丝、古筝、吉他等中西乐器,给歌曲增添了凄凉婉转的意境,而感伤却不颓废的淡淡忧伤更是绝妙,一曲终了,此时无声胜有声。歌词中“中国古典情结”非常突出,“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菊花台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歌词婉转动人,含蓄哀伤,把一些旧事娓娓道来,在悲壮声中加入婉约的感伤,透露出侠骨柔情,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反应,而是在取境的审美把握中表现浓缩的感情,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幻境。
《青花瓷》这首歌曲犹如其名,就像那“自顾自美丽”的青花瓷,大量传统意境的融入,使歌曲听起来古朴典雅。“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月色被打捞起云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歌词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古典韵味十足,婉丽清新的令人神往,一个“等”字,唱尽多少无奈和惋叹,原来满腹的离愁别恨也可以慢慢洗淡。
二、行为方面的分析
音乐存在方式中的行为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操作行为和参与行为。从操作行为方面来看,这些作品都是流行音乐,所以他们的操作行为都大致相同,除了《千里之外》这一作品邀请到了中国风翘楚费玉清合唱之外,其它几首歌曲均由周杰伦自己演绎。周杰伦可谓是“唱作俱佳”,多年来,在这个音乐国度里也已经形成了他独特的“周氏唱腔”。这里主要分析的是这些作品的参与行为,特别是文化参与行为对他们的影响。
周杰伦“中国风”歌曲的风靡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流行音乐一直在摸索中前进,前进中成长:从清新淡雅的校园民谣风到优雅甜美的邓丽君时代,从高亢粗犷的“西北风”到都市怀乡的城市民谣,从中国摇滚新势力的崛起再到蓝调,R&B,Hip-Hop等新的音乐风格的融入,包括后来“中国风”的悄然流行,这些都是符合音乐发展规律的,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当人们对一种旧事物产生审美疲劳之后,一个新事物的产生便是呼之欲出的。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认祖归宗”让大家意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全民觉醒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近年来,在流行音乐中加入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流行音乐“中国风”创作,已经成为了众多华语流行音乐创作者所青睐的创作方式之一。周杰伦的“中国风”音乐作品带有中国传统意象,而这些“特殊符号”正恰恰勾起了人们心底的那份“民族情愫”。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流行音乐的发展很容易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文化参与行为的影响。运用音乐存在方式理论对周杰伦“中国风”音乐作品进行分析,不仅可以看出这些作品自身的特点,还可以从另一面看出它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特征。任何音乐本体的存在都离不开行为、形态、意识这“三要素”,它们是共构一体、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其中每一个要素都可以成为其他要素存在的附加条件。音乐的行为决定音乐的形态特征;音乐的观念作用于音乐的形态;音乐的行为中体现音乐的观念,反之,音乐的观念也影响着音乐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