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批评并非裁决——论设计批评职能的多样性
2011-08-15重庆工商大学建筑装饰艺术学院重庆400053
罗 晶 (重庆工商大学建筑装饰艺术学院 重庆 400053)
当前围绕设计批评的讨论日益广泛而深入,这反映了设计领域的批评意识趋于强化,讨论可以使人明确某些理论立场和正确理解设计批评的价值.然而传统的批评思维惯性往往不时地困扰着我们,对设计批评存在着一种不正确的认识,认为设计批评的主要职能仅仅是评价一件作品的好与坏,要么鲜花,要么毒草,没有其他的选择。这样一味教条地依照某一评价标准来做批评结论的做法,导致包含一些批评家在内的人将设计批评看作是一种严格的裁决,批评家也自诩为判断好坏的唯一裁定者,并且根据自己的观点与偏见去影响、改变、塑造同时代的设计,这些情况都导致了设计批评的异化。
任何设计批评总是要指出批评对象的优点与缺点,揭示作品的内在含义与特殊价值。但是这种揭示应该有理有据,是在对设计对象充分研究与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有说服力的论证和阐述。从事设计批评的人应该尽量排除主观臆断和个人偏好的影响,不能也不应该简单草率地做出居高临下的裁断,这不仅无法准确批评设计对象的复杂性与丰富性,而且也弱化、误解了设计批评的职能。设计批评不能简单两极化,需要不同层面的认识与批评,这也是表明了设计批评的多方面职能与功用。
一、完善审美感知的鉴赏职能
设计批评始于对作品的鉴赏,鉴赏是建立在对作品的感受、印象、经验等欣赏基础上的评论活动,有时也被成为印象批评,主要是对设计作品的随感式批评,谈欣赏感受、体会等。这种鉴赏式批评侧重于作品的艺术欣赏,阐述作品的设计手法,设计技巧、造型语言、整体形象,线形特征及符号价值表达等,对分析、判断一般是点到即止,不够深入,只是设计批评的低层次阶段。虽然如此,鉴赏功用对于设计批评还是比较重要的,当前设计批评的空泛化、理论化与学术化的倾向,使批评面临困惑与困境,失去了大众,弱化了批评的价值。从批评的鉴赏职能入手,可以强化设计批评的可读性、通俗性及实践性,有利于克服目前的批评弊病,有利于完善大众的审美感知能力,有利于发挥批评的其他的功用。
设计批评虽然始于鉴赏但不能驻足于鉴赏,应该在鉴赏职能的基础上向更高峰进发,由感性向理性、由经验性向理论性、由随想性向规律性、由表现性向深入性发展。
二、对大众的审美教育引导职能
设计批评是鉴赏基础上的批评,因而应该高于鉴赏,设计批评要给大众以引导和帮助,使大众获得鉴赏的知识与方法,掌握鉴赏的正确方向。设计作品或方案倾注了设计师的理想与个性,其设计的创意内涵与风格特征,尤其是一些具有超前意识的概念设计,一般大众难以立即理解、领悟。而设计批评家具有渊博的学识与敏锐的眼光,具有高度的审美能力和判断力,能够发现确认并推动代表新思想、新方向、新风格的设计,能以深刻的思考洞察设计的价值,意义及历史作用,教育引导大众进行设计作品的欣赏,分析及审美,从而深刻地理解设计作品。
民众对设计的感受与理解需要设计批评家去引导,设计批评家应该以此职能为己任,提高大众的审美鉴赏和谈论艺术的水平,使大众能够理解更高水平的设计,跟上审美文化的发展潮流。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设计的艺术品味与价值。
三、指导设计师的创作活动的职能
设计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帮助设计师的创作活动,首先,设计批评家能够准确,客观批评对象,指出其优缺点,并向设计师反馈信息,使设计师得以正确看待自身和自己的作品,反省设计创意,有利于进一步创作符合人们需要的作品。其次,批评家能够以全新的视角去认识和剖析作品,发掘出设计师还没有明确的隐蔽在作品深层的设计意念。另外,设计批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揭示设计创意的规律,给设计师以创造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引导设计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设计批评的创造性意义,决定了设计师需要批评家的帮助,才能深刻认识自我,使设计更为完善而成熟,使作品的生命得以延展。
四、理智评判设计的价值
设计批评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价值的判断性运作,设计批评的一个最基本的职能就是以社会与人的需要为标准,对作品或未来的作品做出的审美的、功能的、技术的、经济的等各个方面的价值判断,超越仅仅对设计做出艺术性的形式批评,才能使作品是价值得以实现。其过程不仅仅是对设计批评对象的描述、分析、鉴赏和评价,而是更加注重对设计在深层次的整体价值、意义做出判断和评估。批评家是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来评价作品的,毫无疑问也就带有个人的观点、思想、感情及认识,即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一代批评大师别林斯曾经说过:“判断应听命于个别的人,人必须代表全人类的理性,而不是代表自己个人去进行判断”。
所以,从根本上说,设计批评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理性认识而不能仅限于感性认识,其批评的过程是一种抽象的理性思维过程,是一种理性分析与思考的过程。这种理性的方式即批评的方式或角度可以多种多样,但其原则就是必须本着科学的精神,尽量排除主观偏好的感性因素,遵循普遍的理性法则。
五、倡导正确的设计思想与设计观念
设计批评决不满足于对批评对象做出客观真实的描述,它的重要职能是要通过对设计的价值判断,提出倡导与主张。不仅要指出什么是应该肯定和倡导的,什么是应该否定和反对的,而且要依据和运用正确的价值观,明确阐述为什么肯定,为什么否定,为什么倡导,为什么反对,并在自由的讨论、探索中提高认识,从而引导设计观念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和更新。倡导是多层面、多维性的,这给予了批评家展开思想、发展个性的广阔天地,批评家可以对批评对象提出各式各样的见解与主张,“设计应当怎样?何谓优秀的设计?怎样才是符合人文精神的设计”等等。对这些问题批评家有众多的回答与主张,但是,这并不表明设计批评可以是任意的断言、裁定、而应该以明确的价值观、哲学观为基础,只是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倡导与主张才能够目标明确、旗帜鲜明。许多设计大师的倡导与主张,如“设计创造美好生活”,“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形式必须服务于功能”等等,已经成为设计的经典信条,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启迪。
六、丰富、建构设计理论
设计批评具有一定的理论建构能力和作用,可以丰富发展设计理论。设计批评往往根据设计的最新发展动向来做批评活动,而设计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设计实践发展总是优于理论发展,设计实践不断挣脱理论束缚而寻求更新的表现形式反过来对设计理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设计批评通过读设计作品的个案分析研究,可以敏感地觉悟到理论更新发展的必要,及时发现、反映、总结设计的新发展、新变化。批评对象给批评理论家提供了新的实践素材与资料,提供了理论发展的根据与基础,批评对象的启迪会自觉或不自觉在批评中建构一顶的理论框架、理论模式。历史证明,设计批评越活跃,设计理论便越丰富。
小结
正确认识设计批评的职能与功用,将有助于我们把握设计批评的规律,实现设计批评的价值,有利于教育导引大众更深刻地认识艺术设计的理念及行为,这对于促进设计批评理论自身的建设和整个设计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沃而夫 吉伊根著.滑名达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2] 《提倡设计批评加强审美教育》张夫也.〈装饰〉2001.5月.
[3] 《设计概论》尹定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