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现代设计走向

2011-08-15张兴国贺州学院艺术系广西贺州542800

大众文艺 2011年23期
关键词:现代主义电脑现代化

张兴国 (贺州学院艺术系 广西贺州 542800)

从上个世纪末起,随着西方现代化浪潮的不断迭起,设计也从手工及半手工状态走向了全面的工业化。科学技术像原子的裂变一样,极速地更新、代谢,一方面使我们身体的各器官的功能得到了无限的延伸,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空前的便捷与刺激;另一方面,面对世界的这种极速变迁,也使我们的脑神经不断地出现痉挛。悲喜交集中,我们似乎是无可选择地陷入了科技无限膨胀的现代化漩涡,一切似乎都脱离了“旧式的”文化或文明传承的轨道。面对现代化或现代主义,人们更多的是报以狂热的激情和乌托邦的幻想——想象现代化或现代主义能拯救一切,而很少对由此带来的精神、文化等方面的不适应而投去关注或反思的一瞥。

现代设计(主要是西方设计)可以说是在现代化浪潮的促涌下,在人们麻木的眼前猛然亮起的铺天盖地的漂亮的浪花或泡沫。它在为科技及经济抑或政治摇旗呐喊的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的外衣加上了一道新奇的花边,——不管这个花边是否优美抑或必要,但它终究是新的,能刺激人的眼球和感官。自从设计有了电脑这个似乎无所不能而又超级忠诚的仆人以后,它最可贵的东西由于仆人非凡的能力而在逐渐流失。设计很多时候不再诞生于设计人手底的草图和脑中的想象和创意构思,而是诞生于电脑这个仆人随机玩弄的拼图。当然,事实也许并没有我所说的那么离谱或耸人听闻——但愿是这样,但至少是有这样一种倾向,我们不得不警惕。在现代艺术走向无限的非主题化,无限的平面化的趋势下,设计也逃不脱现代主义命运的纠缠,——何况设计自身就具有抽象性和平面性等固有特征。

电脑在把设计的意图及草图转化成现实的作品或付之制作时,确实有其不可比拟的便捷性和省时性。这也是电脑能够一无抵抗地进入设计领域的最好见证。尤其在商业化信息化的现今,电脑介入设计可以说使设计如虎添翼,当然对电脑不当的利用和过分依赖,也许就变成了为虎作伥了,——令设计背离其本质,而要危害人们的生活了。由于电脑功能的不断开发和设计软件的不断翻新,令我们现今的设计人惊喜不断,甚至眼花缭乱,在面对如此自由强大的电脑功能应用于设计中时,渐渐失去了冷静。设计渐渐变成了设计人在电脑上沾沾自喜地把玩的魔方,当然个别优秀的设计师除外。

作为一名正在成长的设计人,尤其是中国的设计人,我们更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要认清设计的本末,因为设计(主要指现代设计)在我国还像一个刚刚走出襁褓的孩子,虽然它有着一点外国血统,但它毕竟是新生的事物,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所以,作为我国的设计人,有责任也有信心让我们自己的设计健康成长。在现今不去应用电脑而求以手工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在做设计的过程中,认真熟练地掌握一些与自己设计领域相关的应用软件是及其必要的。打个不甚恰当的比喻,这就像是绘画中的技法一样,熟练掌握一定的技法,才能在绘画中自由地表现和抒写自己的情怀及意趣,而掌握了一定的设计软件,对于我们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设计理念、创意才能无碍。任何极端都意味着受到更大的局限,过犹不及。所以,在设计中,我们不能把学习电脑及设计软件潜意识地化为目的,它的定位只能是工具,是辅助设计之手段。我们一定不要被其迷离的功能所俘获和牵制,而要更多地去思考,更多地开发我们自己的人脑而不是电脑。虽然在现代化或现代主义所向披靡的今天,我们应该客观冷静地固守设计的本真,设计人的本色,而不是去步浮躁的现代主义的后尘,这才是最最关键的。

有些人可能会说,不追随时代的步伐,那还是设计吗?即使算设计,那也是老套的不合时宜的。那么就是说,只有唯时代潮流马首是瞻之设计就是好的喽,我看也是有问题的。我所理解的设计,它不是完全纯形式的东西,它有其本身的内涵,至少包括对美的表达及人文情怀的传达等,它是形式与创意的绝妙契合,而不是生搬硬套或玩纯形式。它的表现形式肯定是有时代性的一面,但它的内在精神实质应该是永恒的或者说至少是相对稳定的。如果我们一味地追随时代的变迁,亦步亦趋,东施效颦,而不去探究设计的渊源及其以一贯之的形而上之内涵的话,最终会把设计引向死胡同,葬送设计的未来。

我国有自己悠久的设计文明,我们应该为之自豪,只是我们的后辈们没有像现代西方人那样把设计置于比较前沿或比较突出的位置。我认为,当下应是弘扬我国设计文明使其得以传承的最好时机,我们面对发端于西方的现代设计不应有丝毫的自卑感。我们在还没有透彻地厘清我们自己的设计本身之内涵及其优秀之处,就去盲目吹捧西方的现代设计是如何如何地经典并迫不及待地去模仿其形而不究其本,是不理性的。

因此,我国设计的出路,或说整个设计的出路就在于坚持设计上的民族主义。在借鉴外来设计文化的同时,坚定地扛起民族主义的大旗,积极挖掘中华民族自己无比丰富和优秀的设计思想及潜力,走自己民族设计振兴之路。

[1]河清.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 [J]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

[2]李向伟.道器之间——艺术与设计论札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现代主义电脑现代化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边疆治理现代化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强化学习及其在电脑围棋中的应用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谈波特作品中的现代主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