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设计中的个性化体现研究

2011-08-15嵇海虹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00

大众文艺 2011年23期
关键词:服装个性化设计师

嵇海虹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0)

《心理学大词典》对个性的的定义: “个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既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影响着个体人的着装行为,也是影响设计个性化的主要因素。而服装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基础装备,是个性表现的最好形式,其情感和心理特征,都会藉服装而明确显示。

一、服装个性化发展的历史渊源

东西方服装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主体都是追求共性美。东方服装具有较稳定的连贯性,如中国,尽管每个朝代都有某些典型的时代特征,但宽衣博袖的整体平面造型、端庄、文雅的风格贯穿了中国5000年的服装文明。西方服装在中世纪后比较注重整体造型立体形态,追求立体感的视觉审美效果和与之相适宜的人体曲线美形态。工业革命后,服装逐渐向现代化、标准化、成衣化、时尚化过度。“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等艺术思潮的兴起使得服装作为一种日常生活服装的“实用”功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单纯为少数人服务的手工业制作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开始了追求过去造型中所没有的机械美和大众美;而到现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表现在现代设计领域则具有革命性、民主性、个人性、主观性和形式主义等鲜明特征。表现在服装设计领域是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不再停留在质量和服务上,而是对设计的需求。不管是外观还是理念上的设计,设计上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形成了现代服装艺术设计多元化的现实背景。之后“后现代构成主义”等各种艺术风格和思潮及各种高科技文化之间不同程度渗入服装设计领域,艺术与设计与科技共生共存并互为影响的概念已深深的烙在服装艺术和审美理念中。个性化的服装设计发展年代已经来临。

二、我国服装业个性化发展的必然性

1.适应服装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国际服装的发展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进入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格局,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我国的服装国际化进程也在加快。服装业要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服装潮流的发展趋势,就必须向多元化战略迈进。以适应不同职业、不同消费层次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即迎合各种个性化的审美需求。

2.时代创新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腾飞,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精神领域需求越来越多,人们的审美情趣、观念正在发生质的转变,基于对环境和气候的适应性、对人自身健康的要求、对自身体态搭配的完美要求正不断变化,使之对现代服装设计也提出了新的革命性的要求。

3.精神文化和审美理念发展的需要

服装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最重要的生活标志物,它们总是与时尚、潮流、时代精神、风貌、艺术联系在一起。服装理念的更新,最直观表达着这种精神风貌和审美理念。服装设计已从强调功能主义转移到“制成品是否适合于人”的要求,服装设计在现代社会的多元化个性表现为更重哲学文化内涵,重人与自然的统一,重生态环境、重精神境界、重个性,通过服装的各种文化和艺术角度的个性形式展现出多种艺术形态和风格,形成个性化服装。

三、服装个性化的制约要素和对策

1.消费者与设计师

所谓个性化服装应从消费者和设计师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从消费者方面理解,就是消费者对服装的整体构成要素及细节间的综合感知以及进行的着装和搭配的趋势,并保持一定的连贯性的着装,简言之,就是着装者对自己的穿衣风格有一定的见解并保持相对的稳定。另一方面,是服装的设计师针对每个人或特定消费群体的个性差异性的理解而从艺术形态方面把握设计的基本定位趋势并在特定时间段内保持稳定性的服装形式,简言之,就是设计师针对特定的目标顾客群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并形成一定的品牌风格。成熟的服装设计师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独特的审美倾向并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消费者适应设计师的个性风格。成熟的设计大师可以引导消费者喜欢自己一贯的设计风格,让消费者以为这件作品就是为自己度身设计和量身定做的,因此设计师要正确把握住自己的设计风格和流行的结合,在此范围内将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时尚融合各种文化艺术传统巧妙地运用与自己的设计中。

而目前我国的设计能力较弱,能够引导潮流的服装设计师寥寥无几,作为服装发展灵魂的设计和设计师与国际相比,差距还很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咨询短缺,设计系统乏力 对设计师来说,把握未来6个月至一年的趋势至关重要,我国设计师缺乏对时尚信息的系统了解,仅能从网络上了解国际前沿的的当前潮流的趋势,却难以据此开展未来预测发布。缺乏主体服装的研究,缺乏对发型、妆容、饰品、皮鞋、手表、和珠宝等前沿讯息的收集和整理,缺乏就某一品牌定位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的分析。因此我国设计师需要建立一个完整、快速、灵敏的信息系统,否则只能跟在国外设计师的后面亦步亦趋的模仿,最终迷失自己的品牌和文化的定位,更谈不上个性化的设计。

(2)设计师孤芳自赏,缺乏团队合力 服装首先是商品,设计服装的目的就是要在真正的生活中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生活的需求,设计师不能过分强调自己的设计风格和理念。设计师把服务品牌和个人风格充分协调,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设计出既有个人设计风格又满足消费者个人需求的个性化服装。

(3)急于求成,文化底蕴浅显

一是部分设计师心态浮躁,设计做品牌刚起步,就以猎奇吸引眼球。二是品牌设计师也存在文化内涵肤浅,缺乏生命力的弱点,只在中国符号上作形式上的模仿 ,这类设计经不起推敲,犹如一杯白开水,缺乏深厚文化内容的神似。

但凡有市场影响的设计师,都会有个艰难的创业成长过程,设计师需要潜心学习研究,首先要了解他行业方面技术的知识,还要不断的扩大他的视野,不断的了解社会,要对社会有一个快速的,深入的了解,要对新的知识有一个快速的吸纳,同时要对不同人的需求有一个快速的了解。他要表现他自己的能力,从不同的方面把不同的学科综合的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学习,流行文化的借鉴,使设计和文化之间建立了强烈的联想,使设计的文化属性更明确。

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的设计中,洋溢着浓郁的日本民族精神。他从东方的制衣技术中汲取营养,开创了全新的风格——在非常现代的风格中却可以强烈的感受到蕴含其中的东方哲学精神——人与自然的交融、和谐共生的精神。他的“褶皱”是流畅的,顺应人的变化的;他创造的结构是创造性的运用东方平面结构的结果,成为变幻莫测的“三宅一生”式的结构,开创一代先河。

国际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传统,在全球化进程的过程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都会在设计领域相遇。在不断向其他国家学习的过程中,设计师对于自己的文化必须有很好的传承,学习著名设计师把自己文化根源表现在自己的设计服装,甚至在跨文化的领域有更大的空间来创作。这样设计师的设计才能有强盛的生命力,才能形成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设计风格。从而引导消费者接受自己的设计风格,形成个性化的服装设计。

另一方面是设计师服从消费者的个性风格。服装首先是商品,服装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虽然是客观的市场规律在起者调节作用,但是以消费者本人的主观因素为指归的,自我意识较强的着装者都有其独特的审美倾向,以及在其文化内涵和服装特征上都有持续表现的独特风貌。故需要研究消费者个人的心理特征。

首先摸准消费者的审美脉搏,服装是蕴含文化的个性反映,所以个性在衣着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现代的消费者一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消费者审美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服装越来越被看着是社会现象,随着服装的平民化,更多的人参与服装的创造和欣赏,讲究个性的体现。

其次,研究消费者个性的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人们平时服装选购的喜好、审美倾向、衣着目的等方面,都是构成个性的重要内容。每个人都具有各自鲜明的个性,因此每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也是个不相同的。能力、性格、气质是构成人的社会消费的主要个体因素。对服装消费者来说,他们对服装的识别能力、挑选能力、评价能力、鉴赏能力都直接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同样消费者的性格和气质也形成不同的消费行为。而设计服装的目的就是要在生活中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生活的需求,设计师对于不同消费者的行为的需求,都要有非常透彻的了解,对服装来说就是如何依据消费者的类型做好设计工作。因此在了解消费者个性的前提下,需要对其心理特征进行分析。

从市场学和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设计迎合目标顾客群的消费心理会很快占有市场,从而达到企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即根据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揉进一些个性元素或设计技巧,以展现设计风格的艺术和文化内涵,这种设计比较适合中国目前的市场特性和消费模式。协调好设计师个性风格和市场需求二者之间的关系更需要强调设计师健康的设计心理。要建立科学的市场调研体系,有的放矢的针对目标顾客群进行消费心理调研和相关市场调研。成熟理性的设计师是形成个性设计风格的必备条件。

四、服装生产方式与个性化设计

服装是艺术和技术的产物,具有多种功能。更在物质服装丰富年代,成为表现穿着者个人魅力和情感的重要媒介。人们注重表现自我,注重表现自己的个性,因此,服装制造技术也相应地从传统手工定制发展到大批量工业化及至现在被广泛采用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进入网络时代后,服装制造技术和制造模式将揭开新的一页。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是根据市场预测,生产多个品种的服装,而后由顾客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对顾客需求进行敏捷的获取、分析和定义是服装设计的出发点,它直接影响着服装的设计质量,决定服装对顾客的吸引力。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的局限性恰恰在于:它试图用服装款式的多样性代替服装的个性化,但这并不能让顾客彻底满意,而且那些未被顾客选中的服装就会成为库存,日后成为企业的负担。为满足个性化消费的需要,服装定制也应运而生。

服装的定制是指顾客参与到服装的设计活动中,与服装设计师共同完成服装的面料选择、款式设计等,并根据顾客的体型,采用流水线的加工方式为顾客量身定制的单件服装。就服装生产过程来说,有个人配衣,衣配人的问题,成衣属于衣配人,穿着合身是碰上了,运气好,体型较为标准;定制则是衣配人,每个环节都在配合者人,适合着人。因为每个人的身体体态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下,生产者能够通过互联网与顾客保持持续不断的对话,并通过便捷的计算机控制灵活的对标准件加以改造以满足顾客的口味。能更大限度的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这种生产方式不仅保留早期定制方式的灵活性强、满足顾客需求能力强的优点,还具备了大批量生产方式下低成本、易替换的特点,更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

定制服是市场细分达到极限时的产物,把每个顾客当作一个细分市场,充分了解其特殊需求,以需定产,顾客参与设计定制,即设计师与顾客通过各种媒体进行的协同性设计,因此设计师首先要了解顾客的需求意向、该服装的穿着场合、顾客的个性,然后借助计算机系统了解顾客具体个性特征,如身体尺寸,气质,肤色静态和动态姿势等,再结合面料进行综合的造型设计。设计师要能充分协调个人风格及顾客需求,设计出让顾客满意的服装,使顾客既能享受适合自己的服装,又有参与设计的成就感。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个性化的定制服将会有更大的消费市场。

五、“文化价值”的个性服装品牌

我国的服装正和国际化同步,向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而我们应对的策略是大力发展我国的民族品牌以适应世界潮流。服装品牌是一种表达服装名称、标志的名词,是一种服装设计艺术和服装组合文化系统,是一种识别服装生产者和销售者的符号。文化是服装品牌的核心,服装品牌本质上除了据有区别其他竞争者服装的功能,还代表了品牌生产商给予购买者的特有的艺术形式、文化利益和高品质的一贯服务,它承载着服装设计与文化的发展历史、品味、品质、价值和情感,消费者选择品牌其实是选择一种生活主张,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艺术文化,一种展现自我个性的机会。品牌文化是企业和消费者互为认同和接受的对生活有所影响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方式。塑造品牌就是塑造多元化的个性文化,而个性化服装品牌的深度保持最重要的是建立品牌的文化,特别性、价值等的长久延伸性。

我国的服装品牌缺乏个性:货品同质化严重,款型、风格接近,品牌存活率低。市场定位也缺乏调研,品牌内涵演绎不清,品牌形象模糊,产品定位不确定,比如大多男装品牌多笼统形容为“成功人士”高档品牌。而世界品牌则重在把握服装的流行理念,突出品牌的品味和细节,着意于产品本身的文化刻画。因此发展品牌要创造中国个性,加强品牌的明确定位,以设计文化为提高品牌原创性的竞争力,强化品牌创新的力度,改产品输出为品牌输出。从而创造出富有个性特征的流行时尚。品牌输出实质输出的品牌意识、品牌文化,它是让受输国消费者从其优良的产品质量或制作技艺中,认知其品牌概念,从而让人熟悉它、了解它、喜欢它、最后消费它。塑造品牌要以强大的服装工业和民族文化为后盾,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哲学和各民族融合的角度来挖掘潜力。各个国家的文化不同,因此它的思维也不同。只有明白了不同文化下思维的特质,才能明白设计的文化内涵,因此,个性服装品牌从开始建立就应该以与众不同效果出现,综合考虑这个品牌的地域文化内涵历史背景、民风民俗等因素,说明品牌的特别之处,代表了何种审美形态和观念,名称易读好记,与整体形象相吻合,使人容易联想。符合世界时尚流行趋势,又融合了艺术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精髓的品牌才具有的独有的个性特征。从狭义的我国市场的角度分析个性化消费趋势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本土服装名牌的诞生。

服装设计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工作,要促进本土个性服装名牌的诞生,企业家、设计师必须能够真正的结合在一起,真正的以消费者为核心创造服装,设计师与企业必须加入同一个市场,深入的交流,在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取得一致。企业家必须明确自己服装所服务的阶层,以及做好市场分析;设计师根据市场分析,在自己的设计中了解国际今后做什么,我们怎么做。把潮流和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服装为消费者展示一个高格调的、高品位的生活方式。设计出符合市场的服装,同时企业也应该给设计师一个良好的发挥空间。而不是以商业为导向,以服装的功能为导向。使服装不仅是服装的输出,而且还是是一种文化的输出。

结语

创新是解决个性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信息的运用和传播,其灵魂和核心即是创新,以创新为中心,通过设计转化,融个性与文化、艺术、科技为一体,注重“美化”“装饰”与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的关系,突出人为优先的“设计”中心理念。创造性思维的开拓是服装个性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服装的个性需要找到新的方式体现和展现。

1.每个特定的消费群体都会形成相应的群体文化,因此要研究消费对象,强化消费定位,适应细分市场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发新品,发掘出切合时代特征,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中国元素,创造出足以和国际平等对话、充满中国精神的设计理念、设计作品。

猜你喜欢

服装个性化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让人心碎的服装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推荐一个设计师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