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辆外观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2011-08-15豆海菲董时羽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0031
豆海菲 董时羽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成都 610031)
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繁重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使人们越来越需要情感关怀。地铁车辆作为现代生活中的一种高级交通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外观也越来越倾向于情感化设计,并关注人们的情感体验。情感化设计作为一门设计学与心理学交融的学科,能使人们通过对客体的了解进行思维扩散,认识其文化内涵,在体验的过程中使情感得到满足。本文主要通过对城市地铁车辆的外观造型、色彩以及外观装饰元素符号的研究,探究情感化设计在地铁车辆外观中的应用,讨论其存在的现实意义,憧憬未来几年的地铁车辆外观设计更加关注人的情感。
一、情感化设计在地铁车辆外观中的应用
情感化设计在地铁车辆外观中的应用,主要通过车辆车身造型语言、材质肌理、色彩搭配、表情符号、装饰元素等要素体现出来。诺曼曾提出这样的结论:“认知和情感系统分为本能、行为、反思三种设计水平。”地铁车辆外观的情感价值体验也是通过这三种设计水平反映出来。
首先,地铁车辆的外观造型越来越关注都市人群的情感体验。人们评价一样物品往往会以“好不好看”为标准,并希望以此来展示自己的审美水平。如,大众的甲壳虫汽车推出的时候,人们普遍感受到拥有一辆甲壳虫是一件能体现品位、愉快美好的事情。回顾多年前的地铁外观,如图所示的北京地铁,外观造型设计稍显笨重,缺乏动感的曲线装饰,也许人们回忆起来更多的是它的功能性。而当前的地体车辆造型特征大致为动感几何形态,车辆头部弧线形态优雅大气,车身装饰简洁明了,一定程度上还能展现文化内涵。这样的外观除了体现时代感和科技的进步,还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人们在等车的时候会充满期待,给奔波于家庭和工作间的人群带来生活上的放松和精神上的享受,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其次,地铁车体外观色彩的搭配,结合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情感化设计原则。色彩的象征意义能够影响人们的认知取向,在地铁车辆外观设计中起到了引导和传播的作用。如,红色代表热情活力;绿色代表和平健康;银色、蓝色象征时尚科技。好的外观色彩能引起人们直接的本能反应,第一眼看到它就会产生要乘坐它的强烈欲望。色彩结合新技术、新材料在地铁车辆外观中的应用,不仅能增加车辆形体表面空间的层次,还能增加人机之间的情感传递。金属质感的材质展现高贵,表面的光滑度体现着情感传达的不同程度。如,西安地铁车辆外部造型使用不锈钢材料本色,整个色彩组合体现科技和时尚的完美结合,带来完美的视觉效果,增加了人们情感传递的内涵。
另外,情感化设计在地铁车辆外观中的应用,还体现在各种文化符号和装饰元素的应用,体现在理念主导的设计原则中。如,西安是历史古都、华夏精神故乡,带有神秘的历史色彩。地铁车身以白色配合低调的皂色,与古城的神秘特点相辅相成。明亮的白色体现了西安地铁承载都市交通国际化、现代化的理念。车身红色装饰是唐代盛行的色彩,体现了西安古都的地域文化特征,人们在欣赏外观之余会增添些许爱国之情。再如,当前郑州地铁的初步设计方案也是体现了情感化设计原则,设计师的外观创意和装饰元素有的来源于河南特有的戏剧文化形象,有的采用殷商文化及中国古代陶瓷器具的曲线造型,有的来源于气势磅礴的母亲河,体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郑州大都市风采。
二、情感化设计在地铁车辆外观中的方法研究
本课题将通过系统分析、设计定位、解决问题等研究手段深入展开研究。
首先,提出问题来进行系统分析。怎样才能通过地铁的外观装饰来获取人们最深处的情感?运用什么样的手段去完成这样的构想?怎样寻求既能吻合功能又符合时代和社会审美的造型样式?通过提出的问题进行调研,问题的发掘是过程的动机和起点。
其次,通过分析问题进行设计定位。要设计出能够打动人们情感的地铁车辆外观,先要分析以地铁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人群,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地域文化,分析人物性格,喜欢的色彩,关注的焦点,调查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特点等,最后进行总结并得出结论。但是不能孤立的将人们对地铁形态的标准强加给它,而是需要依据现实需求,寻求规律,找到形态发展的趋势,由感性需求变为理性规则。
最后,解决问题和具体研究阶段。通过设计构思确定概念,并深入展开,优化方案。地铁车辆外观设计包含造型、色彩以及外观装饰元素等内容。每一项设计元素都要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反思、评估,要依据形式美法则,时代特征、民族风貌,通过点线面,空间,色彩,肌理等一系列要素构成形象,产生审美价值。地铁车辆外观设计的分析与研究主要以城市中的人群为主要对象,从相关活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入手,在这些具有系统化特征的体系中寻找可以融合的技术和文化。比如,人们常在艺术造型上追求完美,那么在形式服从功能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创造空间、引入线性、重塑边缘、融合元素的手法进行外观造型构思;人们在生活细节上喜欢新鲜事物,追求心灵自由和感情和谐,就可增添一些能够打动人们内心的车身小装饰,在设计中融入传统图形,如脸谱艺术、剪纸文化,考虑相关装饰图案的选择与色彩的搭配,反映民族特色,引领时尚,也可通过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来调动形态的创造,如摄影、绘画、音乐和舞蹈等装饰元素。
三、地铁车辆外观情感化设计研究的现实意义
情感化设计是艺术与各门科学的融合,是美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的交融。在交通工具发达的今天,地铁车辆外观设计已不仅仅是造型、色彩、材质的改变,而且常常呈现出技术美、体量美,科幻的意趣美,丰富了其艺术内涵,为人类交通生活增添了很多情趣。本文的研究目的正是希望为了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更合理的地铁外观设计方案,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情感需求,适应不断飞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