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学视角下的媒体恶意炒作现象浅析

2011-08-15王源正洁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大众文艺 2011年7期
关键词:猎奇王源社会学

王源正洁 (兰州大学文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社会学视角下的媒体恶意炒作现象浅析

王源正洁 (兰州大学文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本文透过对2010年出现的各种网络恶意炒作现象,分析了恶意炒作是无良媒体为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并使炒作团队获得利益儿而进行的,且这种现象体现出了愈演愈烈的趋势。媒体借助互联网为工具进行的大肆恶意炒作将有可能导致媒体公信力严重下降的极端后果,媒体公信力亟待重建。

恶意炒作;原因;借助工具;后果;媒体公信力的重建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炒作现象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遍布我们的日常生活。仅2010年以来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不仅上演了以“兽兽艳照门”为开端的各种“门”事件,爆出了人气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嘉宾作假作秀,女嘉宾为炒作自己宣扬独特的价值观,凤姐相亲搏版面等新闻,十月份的一篇《感谢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了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深度八做留恋》更是将“小月月”推至舆论炒作的风口浪尖。这一系列的炒作事件的成功,从表面上来说,体现的是炒作者精心谋划,大胆尝试,哗众取宠的结果,在深层意义上体现的则是现代社会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满足感,空虚感,是人们在现代社会各种压力下变态心理的变相发泄,是中国人的“围观”国民性的深刻再现。

文化社会学研究以多视角对文化进行研究,把握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产生、发展的规律及趋势,以便为社会生活提供各种参考,在文化社会学研究领域里,对网络炒作这种快餐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规律及趋势的研究是必要的。

一、媒体恶意炒作的原因——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炒作团队获利

《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版本(第五版)给“炒作”一词这样的定义是:为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而通过媒体做反复的宣传。而恶意的、过度的炒作,容易构成对某事物的经济价值和可读价值的丧失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之所以会有媒体的恶意炒作,完全是为了迎合现代社会人们无聊、空虚的心情,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而在满足人们猎奇心理的的同时,炒作团队也达到了他们的目的。以“小月月”为例,关注此事的人猎奇审丑者有之,追随崇拜者有之,理性研究者也有之。一个类似于芙蓉姐姐和凤姐、以丑为美的人,个人认为她有一定的的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有一定的心理问题的。但是她的成功,正是抓住了不少人的“从众”心理。

二、媒体恶意炒作借助的工具——互联网

很显然,现如今网络是各种炒作的最佳渠道。每一种能引起社会结构,人们日常生活巨变的发现,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功不可没的同时也会有一些负面效应。现如今网络的普及,网民的增多,为炒作事件大规模、高效率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月月”的原创者蓉蓉被不少人称为“蓉姐”,她写的东西最早是在天涯网站上发表的,“网络本质上不过是人所创造的一种传播媒体”,而网络文学的实质就在于它是一种以网络为传播手段的文学,网络文学与传播文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刷新和改进了文学的传播模式,由纸介传播转换为网络传播,网络也促生了炒作的存在。

三、媒体恶意炒作的后果——遭遇信任危机

近来,随着越来越多炒作事件的产生,大量的信息充斥我们生活,我们选择接受,但紧接着被爆出是炒作,一次次“狼来了”似的玩笑过后,人们对很多事件都开始持有怀疑态度。过多过滥的网络炒作,已经遭到越来越多的网友的抵触和反弹。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展开了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仅仅只有2.1%的网民认为网络热炒的事件和人物“都是真实的”,还有9.1%的网友干脆说“几乎没有一件是真实的”,越来越多的网络炒作会引发公众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危机,媒体的公信力正经受着严峻的挑战。

四、如何建立公众对网络媒体的信任

(一) 完善互联网管理体系

业界人士认为,解决网络虚假炒作的问题,最根本的办法还是网络实名制。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互联网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空白,这才给恶意炒作留下了活动的空间,借助这个强大的手段,牟取不法利益。遏制和打击恶意炒作,要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对于一些易于被网络推手所利用的网络传播形式,要及时进行研究,加强监管。网站作为网络精神食粮的提供者,更应该加强行业自律,主动行动起来,与恶意炒作的网络推手划清界限,禁止网络推手渗透到网络编辑、论坛版主等岗位上来。

(二)媒体须有严格的自我约束制度

众所周知,媒体在炒作中起到的是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媒体应充分意识到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不是成为误导大众的无良传媒,媒体自身责任意识与适当的约束制度是必要的。

众多媒体恶意炒作事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件件哗众取宠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恶意炒作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以及这种现象的产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过去、现在、将来的所处的地位,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王源正洁(1989-),女,汉族,甘肃渭源人,兰州大学文学院2010级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猎奇王源社会学
小狗猎奇
小狗猎奇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槐花鸡蛋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意林2019年12月
红包王
由王源三重身份观其《左传评》之评点内容
对新闻受众猎奇现象的剖析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