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化的居住区景观设计

2011-08-15仵海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00

大众文艺 2011年7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原则景观

仵海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710000 )

生态化的居住区景观设计

仵海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710000 )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居住区开发建设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完善,人们也更加重视小区的环境品质,也先后出现了一些环境设计理念。但这些理念多从经济性角度甚至单纯的图面效果等方面考虑,并没有把生态原则落实到设计当中。长期以来,在居住区环境设计方面,人文景观、特定的功能、活动设施一直是规划与设计的重点,相对而言环境的自然性、生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大规模的居住区环境建设中,如何体现和运用生态学的设计原则,减少对住区环境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创造自然和人类健康共存的生态居住区,值得我们在这一方面做一些研究和探讨。

居住区;环境设计;生态

随着人们对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创造有吸引力的居住环境,设计人员“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至关重要。

生态的规划设计原则的主旨在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过程应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自然与生态的视角强调居住区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关系,把“生态”作为解决当前居住区面临的诸多环境问题的良策。

“生态”的居住区应该追求的不仅仅人还有自然的健康,充满活力且具有持续力强调居住区的构成应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不能独立于自然环境之外。

一、景观设计的态性原则

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也是全球发展的基本战略。居住区景观设计第一步就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对原有土地、植被、河流等要素进行保护和利用;第二步,就是要进行自然的再创造,即在人们充分尊重自然生态体系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规划和设计人工景观,为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

二、住区景观设计现存问题

目前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中常常忽视原环境中有价值的环境因素,如水体、生物种类、地形地貌、既有景观等。缺乏对原有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利用,是一种得不偿失的逆生态做法。目前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忽视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用,重人工环境,轻自然环境。

2.设计程式化:许多居住区的设计基本上是铲平基地再建造,抹掉了一切自然景致,到处充斥人工痕迹。比如绿化设计不重视植物环境对居住区小气候的改善调节作用,只为了简单的视觉观赏,没有考虑去营造一个对健康有利的环境。

3.片面认为高绿地率即能产生好的生态效益,单一化的草坪绿化,是居住区规划常用的绿化形式。事实上这种绿化的生态效益很差,植物品种单一,不重视乡土植物资源,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破坏。

4.景观设计概念误区:居住区中出现大喷泉、大广场、大门区景观,让人无法放松。硬质铺装过多,以大量高级建材、灯光装饰环境,绿地率达不到标准要求,好看不实用,背离了生态的宗旨。

三、生态学的概念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一)对生态学的基本原则的理解

作好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首先要对居住区生态环境的构成和生态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

1.居住区环境的生态特征

(1)环境主体的参与和影响:居住区生态环境是由人设计、由人选择各种要素组成的系统,是一个以人工为主的复合系统。

(2)居住区环境系统具有不稳定性:与自然生态环境相比,物种单一的居住区生态环境显然是很不稳定的。枯枝落叶常被清除,养料、水分常常是来自居住区外部,土壤中微生物发育不充分,整个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源流动是不连续的。

(3)居住区环境系统循环的不完整性:作为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的居住区生态环境,与外界有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居住区是一个反馈系统,再生产能力差,循环不完整,食物、水与材料等的输入变成了污水、垃圾与其他形式的废物输出。

2.居住区生态环境的构成

居住区是人们聚居、生活的场所,是一定区域内人们居住空间的总和。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住区生态环境是一个社会一人一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居住区环境生态系统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自然环境:包括地理条件、气候特征、自然资源和能源等。

(2)社会环境:包括住宅建筑、公共设施、环境小品、道路等。

(3)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组织结构、经济水平和文化大环境等。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从整体上确立居住景观的特色是设计的基础。这种特色来自于对当地的气候、环境、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艺术的尊重与发掘。所谓特色,就是指住宅区总体景观的内在和外在特征。是通过对居住生活环境、规律的综合分析,对地理、自然条件的系统研究,对现代生产技术的科学把握,进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与居住活动紧密交融的景观特征。

2.生态性原则

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也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居住区景观设计,一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对原有山水地形、植被、建筑等要素进行保护和利用,二要进行自然的再创造,即在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规划人工景观,每一种景观创造的背后都应与生态原则相吻合。创造出一种整体有序、协调共生的良性生态系统,为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

(三)生态原则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实施

1.正确合理选择环境和确定环境的功能

选择和确定功能是决定其他设计的基础。居住区的建造活动应尽量少干扰和破坏优美的自然环境,并力图通过建造活动弥补生态环境中已遭破坏或失衡的地方。

2.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

对于已确定的环境,应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尽可能尊重和保留有价值的生态要素,维持其完整性,使居住区像共生的生物那样,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过渡和融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对现状植被的保留。长久以来,城市或住区建设中,先砍树、后建房、再配置绿化这种事倍功半的做法我们屡见不鲜。生态学知识告诉我们,原生或次生地方植被破坏后恢复起来很困难,需要消耗更多资源和人工维护。因此,保护比新植绿化的意义更大。

(2)与环境水文特征结合。溪流、河道、湖泊等环境因素都具有良好的生态意义和景观价值。结合水文特征的设计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一是保护场地内湿地和水体,尽量维护其蓄水能力;二是采取措施留住雨水,进行直接渗透和储留渗透设计;三是尽可能保护场地中可渗透性土壤。

(3)保护当地土壤资源。在进行居住区环境的环境处理时,要发挥表层土壤资源的作用。表土是经过漫长的地球生物化学过程形成的适于生命生存的表层土,是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载体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

综上所述,适宜的环境处理是形成居区生态环境的良好起点,必须认真调查、仔细分,避免盲目地大挖大建和一切推倒重建的方式。同时应从生态学的角度将其视作一个整体来考虑。

四、结语

在具体的设计中,“生态”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和宣传上,而是应该作为开发商和设计师的一种基本涵养来对待。在当今城市的发展中,景观设计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需要设计者具有强烈的责任,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设计出优美、舒适的高质量居住小区,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水平,真正将居住区建成一个具有良好的生态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

[1]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芮经伟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方咸孚.李海涛.居住区的绿化模式.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4]汤惠君.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的生态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报,2004,32(8):119~123.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原则景观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春天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