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版式设计中的“灰空间”

2011-08-15夏炳梅湖南科技学院美术系湖南永州425100

大众文艺 2011年7期
关键词:版式版面文字

夏炳梅 (湖南科技学院美术系 湖南永州 425100)

版式设计中的“灰空间”

夏炳梅 (湖南科技学院美术系 湖南永州 425100)

版式设计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版式设计中的“灰空间”是指通过对图形,文字和色彩的合理编排构建的过渡空间。设计师借助各元素的比例、位置、动静和色彩明暗等元素形成的“灰空间”,在有限的二维空间中营造三维空间,使版面条理清晰,视觉流程完善,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版式设计;灰空间;

版面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版面空间产生清晰的条理性。版式构成中注重版面视觉中心的处理,增强读者的注目力,却往往忽略了视觉流程中的过渡空间,也就是版式设计的“灰空间”。版式设计的“灰空间”能增强空间的可塑性,丰富性。出新的版式设计,总是摆脱规范化的、习见的常规束缚,将那些平淡无奇的字体、线条、空白,经过有序组合,形成不同寻常的“灰空间”关系,使之变得色彩纷呈,让人耳目一新。

一、版式设计中的“灰空间”

(一)“灰空间”的涵义:

“灰空间”一词最早是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的。其本意是指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空间,以达到室内外融和的目的,比如建筑入口的柱廊、檐下等。“灰空间”也可理解为建筑群周边的广场、绿地等。我把“灰空间”这个概念在平面设计中进行运用,发挥重要的作用。

按我的理解,就像灰色是黑白的过渡色一样,“灰空间”就是封闭空间与开放空间的中介,或者说是内容与功能不同的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由于它的存在,冲破了封闭空间的制约而争取与各因素空间取得更加广泛的联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情景交融。在版式设计中也是如此,通过图形,文字和色彩等元素来构建成有过渡作用的“灰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二维版式的视觉三维空间,使其更加完美统一。

(二)“灰空间”的视觉传达功能

在设计时巧妙的利用灰空间创意,可将作品的信息以及内涵以一种强大的视觉力度传达出去,以达到震颤人心的视觉魅力。

1.形成三维空间

平面设计中的版面属于二维空间的范畴,版式设计是将不同的设计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编排,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底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那如何在二维的长宽中表现出深度的感觉,对人的视觉引导形成的幻觉空间?正是通过设计元素比例,位置,动静和色彩明暗等因素形成诱导视线的“灰空间”辅助形成平面中的三维空间,甚至是多维空间,来增加空间的层次,完善视觉流程,并有助于突出主题。

2.完善视觉流程

视觉流程是一个视觉传达过程,也是一个感知过程。人们在阅读时,目光本能的按着设计的视觉流程阅读信息。“灰空间”的设计即版面中起引导和过渡的次要元素的编排设计,它能使版面获得良好的诱导力,鲜明的突出诉求主题。使用恰当的“灰空间”能使视觉流程更加完善、流畅,帮助人们以最合理的顺序,最快捷的途径阅读和理解作品产生积极的心理诉求和欲望,以实现传达和说服的效力。

3.营造愉悦心理感受

使人们在从“绝对空间”进入到“灰空间”时可以感受到空间的转变,享受在“绝对空间”中感受不到的心灵与空间的对话。科学运用“灰空间”的版式设计,恰能营造一条颇具诱惑力的桥梁,诱导读者心登堂奥,在作了一番台榭漫游、曲径探幽之后,有层有次地渐入佳境,于不知不觉之中遍览全书,心旷神怡至极,愉悦满足至极。

二、“灰空间”的构成因素

所谓的版面设计是在既定的平面上将诸多的视觉元素进行最佳的空间定位。这些元素可归纳为文字、图象、色彩等。同样作为空间定位的重要部分“灰空间”的基本元素也是如此。“灰空间”的运用是看我们如何经营好文字、图形和色彩等元素。

(一)文字的“灰空间”编排

文字既是语言信息的载体,又是具有视觉识别特征的符号系统。文字版式设计是“灰空间”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视觉传达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如在两个设计单体之间用一段文字编排做引导就形成一个视觉上的过渡空间。版面中除了文字这些实体造型元素,编排后剩余的空间即为“负形”,也会影响版式设计的视觉效果。负形与字体实形相互依存,使实形在视觉上产生动态,形成“灰空间”;在安排文字的位置、结构变化与字体组合时,应充分考虑负形的位置与大小。“以白当黑”是把文字间的空白作过渡性的设计的一种方法,通过版式编排、处理以达到“以形写意,以意达神”的目的。大胆地留出恰当的空白,形成一个“灰空间”打破死板呆滞的常规惯例,使版面通透、开朗、清新,目力因之得到松弛、小憩。鲁迅先生就特别强调版式中要留一些空白,鲁迅先生在《华盖集》中写道:“我于书的形式上有一种偏见,就是在书的开头和每个题目前后,总喜欢留些空白。”他针对当时的一些密密匝匝的版式设计说:“使人发生一些压迫和窘促之感,不特很少‘ 读书之乐’,且觉得仿佛人生已没有‘ 余裕’,‘ 不留余地’了。”也就是说,文字空白的“灰空间”过渡不仅是为了视觉的快感,而是为了在阅读时进入一个审美的境界。

在文字编排时,讲究空白形成的“灰空间”,是为了更好的衬托主题,集中视线和拓展版面的视觉空间层次。设计者利用文字编排和空白形成“灰空间”使版面布局清晰,疏密有致,并给读者恰当留出视觉休息和自由想象的空间。

(二)图形的“灰空间”组合

现代社会是图像爆炸的时代。在铺天盖地的图像轰击下,人们被惯坏了。当他们需要信息时,他们不再说“告诉我”,而是说“画给我”。于是图片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所占据的版面位置也越来越大。

图形在排版设计中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简洁明了,主题突出。设计师通过控制图形或照片的形状、大小的变化以及图形的虚实、色彩来设计“灰空间”,调和设计元素间的差异性。这些“灰空间”的过渡,成为图形的一个关联元素,递延视觉,反映空间上的节奏。另外图形的灰空间作用还体现在版式的编排和图片可以任意相互叠加重合、放射、变形上,使版面中有无数的层次,构建一个有趣的“灰空间”,以增加画面的空间厚度。

在实际的版式中,字体常常成为图形的一部分。在字图一体的编排过程中,这种编排的行文既是平面的,又是立体的。图形的虚实手法、互相叠加重合等手法来达到字图一体,使版面中有无数的层次,塑造三维的“灰空间”。

(三)色彩的“灰空间”运用

很多时候,配色方案是升华一个版面结构的有力武器。如果科学地使用颜色,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当人的视觉接触到某作品,色彩就会给大脑传递信息,使人产生空间的联想。

无论是有色还是无色的版面,均为黑白灰的三色空间层次。黑白为对比极色,最单纯、强烈、醒目,最能保持远距离视觉传达效果;灰色往往形成“灰空间”,能概括一切中间色,且柔和而协调。三色的近中远空间位置,依版面具体的明暗调关系而定。

色彩是创造视觉空间的最好帮手,不同色相、明度、纯度的色彩都会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受。版面中色彩的运用会很好地形成二维空间中的视觉三维。比如纯度黄色会跳出画面,灰度蓝色则会隐退到画面的后方,而它们之间的颜色,如各个色阶的灰度绿就形成一个过渡色。“灰空间”的色彩冷暖,明暗的合理搭配起着协调整个画面色彩的作用,反之“灰空间”色彩不当,则使作品混乱,模糊不清。因此应加强形“灰空间”与整体的关系,以及用集中近似的色彩面积等来达到色调统一。

三、“灰空间”的多样性表现

生活中的三维空间是立体空间,看得见、摸得着、能深入,如当我们走进教室的感觉,而在平面编排中的三维空间,是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建立近、中、远立体的空间关系。看得见而摸不着,是假象空间。这种假象中的“灰空间”,是通过借助多方面的空间关系来表现的,即:比例、动静、图象肌理等空间因素。

(一)适度的比例关系营造“灰空间”

适度是只整体和局部与人的生理或习性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即要从视觉上符合人们的视觉心理。焦点透视的近大远小的经验长期积累,人观看二维平面的形象时,也往往产生三维空间的错觉。面积大小的比例,即近大远小产生近、中、远的“灰空间”。在编排中,可将主体形象或标题文字放大,次要形象缩小,来建立良好的主次、强弱的空间关系,灵活利用“灰空间”以增强版面的节奏感和明快度。

(二)不同的位置关系营造“灰空间”

前后叠压的位置关系所构成的“灰空间”。将图象或文字作前后叠压排列,产生强节奏的三度层次空间。编排时,依从主次顺序,将重要的信息或视觉流程的信息安排在注目价值高的部位,其他信息则与主体成相应上左或右下的配置关系这样所构成“灰空间”。位置关系所产生的“灰空间”产生紧张或舒缓的心理感受。

(三)动静关系、图象肌理营造“灰空间”

动使版面充满活力,获得更高的注目度;静使版面冷静、含蓄,具有稳定的因素。两者在版面的组织上,以动为前,静为后,彼此以动静的对比关系来建立“灰空间”。以细小的文字或图象组织的版面,从整体看具有肌理感,其空间关系建立在肌理组织的大小及色彩的强弱关系上。

“灰空间”这个概念虽然源于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但是它可以延伸到平面版式设计中灵活运用。随着信息量的增大,平凡俗套的设计难于激起观众的兴趣。版面的设计面积大小不同,但其所有的元素都不是静止的,作为设计师,要利用各种元素的流动、互动、融合、排斥做好“灰空间”的设计,使小小版面具有视觉魅力的空间形式,有效地传达设计信息。

[1]郑娟.艺术设计中的空白意境[J]包装工程,2003年

[2]阿历克斯•伍•怀特[美].平面设计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3]国际版式经典-世界著名企业年报设计.[J].河南.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湖南科技学院教改课题 09XKYTC029

夏炳梅,湖南科技学院美术系,助教,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猜你喜欢

版式版面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浅析“留白”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版面撷英
版式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学术期刊的版式设计
报纸版式中的插画艺术
版面“三评”看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