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的视觉张力
2011-08-15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
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无疑是重要的,它包含有诸多因素,例如画面的构图、色彩、形状等等,它们是形成艺术作品视觉张力的主导因素。康德曾经说过:“绘画、雕塑、甚至包括建筑和园艺,只要是属于美术类的视觉艺术,最主要的一环就是图样的造型,只要是造型能够以令人愉快的形状去奠定趣味的基础。它们可以使物体增添引人的色泽,但不能使物体成为经得住关照审视的美的对象。相反,它们却常常因为人们对美的形状的需要而受到抑制,甚至在那些容许色彩刺激的场合,它们也往往因为有了美丽的形状才变得华贵起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色彩和形状是引起视觉张力的主要因素,画家对各种形状和色彩的组合取决于艺术作品的需要和画家的主观想象和用心的安排,是对整体构图的把握。
一、视觉张力与构图
一幅绘画作品看上去首先吸引我们的是一个点,这个点因人而异,取决于人们的艺术审美习惯,它可能是画面中一片斑斓的色彩也可能是一块不规则的形状,由于这个点的吸引我们会逐渐的扩大观赏的范围直至整幅绘画。重要的是为什么我们先注意到那个吸引我们的点,不是它脱离了整体而突兀的存在在那里,正是因为绘画的整体性,画家通过对绘画要素精心的组合使它们达到一种平衡,在各要素趋于平衡的状态下把主题的位置表现了出来,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张力,它让人们更容易注意到它们并与之产生交流。
构图的形式有很多,平衡、对比、统一、韵律等等,不同的构图形式可以形成不同的视觉张力表达艺术家不同的情感。
拉斐尔的《基督显灵》采用了多种构图形式,但整体上却是统一均衡的。画面的下部采用的是一字型的构图,许多人物排为一字型,虽然人物众多却不显凌乱,画面中间部分仍是一字型的构图,画面上部采用的是三角形的构图,基督和另外两个圣灵成三角的形式,基督位于中间,有一种上升感也显示出了基督的中心地位。画面上部和中部的一字型也形成了三角形,和下部分的一字型也形成三角型就加强的这种稳定性。上部分的两个圣灵在两侧面对基督,两部都抬起,加强了中心的上升感,下部分的众多人物中,在几乎相对的位置有两个人的胳膊抬起指向基督,这和基督也形成了一个三角形,不仅加强了构图的稳定更增强了基督的中心指向作用和上升感,基督的双手向上举起又一次重申了他的中心和上升感。两个一字型分隔排开形成了一种韵律感,三角形和一字型之间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画面总体还是成三角形的结构,对比中不失统一。画面一下就有了生气,一种强烈的稳定的上升感就呈现在我们眼前,给我们的视觉和心灵以强烈的震撼。
二、视觉张力与形
图的形是组成画面基本的元素。查理•勃朗克曾说:“形状和色彩创造绘画是必需的,绘画会因过多的色彩而毁灭。”这种对于形的重要性的认识说明了形对于绘画的意义。形是由点、线、面这些最基本的元素组成的,它们用不同的方式组合成各种形状用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但是这些形状不是简单孤立的,在一幅画面中,形与形是相互依托相互作用的,就像运动的车需要参照物一样,孤立的形状需要其他形状的支撑才能显示出它的作用,才能形成视觉上的张力。
点彩派的绘画作品在画面中充满了有力的笔触,星星点点的色彩颗粒可能使人感到一阵眩晕,但是如果以全局的视角去观察你就会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充满活力的世界,当那些小小的色点离开了别的色点的支撑时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和生机。印象派也善于运用大块的色彩,他们不追求细微的刻画而是注重全局的视觉感受,一块块晕开的色彩仿佛无关紧要但却是一点都不可缺少。抽象派更是把点线面提炼到精致,那些看上去像儿童的涂鸦的组品,每一个点每一条线都是画家精心的提炼和对情感的表达。
三、视觉张力与色彩
在绘画中色彩是富有表情的元素,是最具有视觉张力的表现因素,因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它往往被认为是混肴形状重要性的元素。色彩运用的好坏关系到一幅绘画作品的成败,色彩运用的到位能增加作品的画面感染力,明确画家的表现意图,使受众更强烈的感知作品。色彩的表现力表现在其冷暖的变化、补色的对比,但重要的是对比和画面的统一。
冷暖奠定了画面的基调,传达着作者对作品情感的基本定位,冷暖的对比是常用的手法,整体中有着冷暖的对比以突显主题,西方的人物画像很多都采用暖色调用以表现女性的优美,以冷色调作为背景以显示温暖柔美之外的理性,同时也是整体色彩的一种调和。
色彩的对比更是画家们不懈研究和实践的,补色有着强烈的分离性,在绘画的表现中如果能在适当的位置恰当的运用,不仅能够拉伸距离感增强色彩的视觉冲击力又能表现出特殊的视觉对比与平衡效果。在这方面最有特点和贡献的就是印象派,印象派追求的是光与影的变化,对于色彩有着强烈的感知,它们的作品都充满着鲜明的色彩,鲜明的色彩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张力。梵高钟爱的黄色总是少不了紫色的相随,特别是在描绘植物时,另一对互补色绿色和红色也来增加这份热闹的氛围。
色彩的表现力可以通过透纳的《战舰》来领略一番。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一艘准备退役的著名战舰—特米雷特号,这是一幅体光与影完美交融的作品,通过色彩表达出了整幅作品恢弘又悲伤的意境。作品以金红色作为整体基调,战舰在金色的落日余晖下正被另一艘小火轮拖动着,金红色的晚霞在画面的右边划出几道光带,海水被西洋照得闪闪发光,水面在阳光的余晖下也印染成了红色。画面的左边,蓝色、紫色、黄色构成了另一种冷色调子,这与晚霞映出的暖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画面分割成了恢弘悲壮的两种感觉,这也正是对于战功赫赫的战舰即将退役的心理感受。画面下部蓝色的海水打破了这种强烈的对比,又有一种装饰感,使战舰的周围看起来趋于平静,这种平静通过暖色的落日来表现,黄昏使人感到几丝疲惫,身经百战的战舰也总有退役的一天,它的影子倒影在水中,阴暗的、无力的光在水中晕染开来,仿佛暮年的老人拖着沉重的步子。阳光、暮霭、水气都是由纯粹的光的韵律来表现,印象派以追求自然和光影的效果著称,他们看中的是笔触与色彩的统一,色彩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了一种观察自然的方式,一种体会生活创造艺术的途径。
四、视觉张力与艺术家
绘画艺术是诉诸于人们视觉的艺术形式,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由外在形式和内在的内容为组成部分,如果只注重外在的形式而忽略了内在的内容就会变成一副没有生命的躯壳,如果只注重内在的内容而忽略了形式就失去了和受众交流的道无法和受众达成心灵上的沟通。视觉张力和精神上的张力是构成一幅绘画作品的有机结构,并不是互不相关的部分,它们是表现绘画作品生命力的必备条件。外在的形式美是艺术作品首先映入受众眼帘的,它必须要有美感和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就是艺术作品的张力,它不仅要靠组成画面的绘画要素来支撑,更重要的就是作品的内容,它是引起受众心理感受的另一个源泉,这种心灵上的沟通和引起受众强烈心理感受的就是精神上的张力。一件艺术作品要成为优秀的作品就要通过作品的视觉张力能够引起人们感动的精神上的张力,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
[1]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