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咏叹调《这美好的夜晚多寂静》的音乐分析及演唱处理

2011-08-15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郑州451100

大众文艺 2011年7期
关键词:莱奥诺拉琴声

董 娜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河南郑州 451100)

咏叹调《这美好的夜晚多寂静》的音乐分析及演唱处理

董 娜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河南郑州 451100)

《这美好的夜晚多寂静》这段优美的咏叹调表达了莱奥诺拉对无名的游吟诗人的深情,以流畅华丽的花腔将少女的热情宣泄无遗,抒情完美地展示了一个纯洁姑娘的形象。本文主要通过对莱奥诺拉咏叹调《这美好的夜晚多寂静》的音乐分析及演唱处理,使演唱者能够更好地塑造莱奥诺拉的歌剧形象。

《这美好的夜晚多寂静》;莱奥诺拉;人物形象;演唱

《这美好的夜晚多寂静》是歌剧《游吟诗人》第一幕“决斗”中,莱奥诺拉演唱的一首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叙事性与抒情性相融的咏叹调。这段优美的咏叹调表达了莱奥诺拉对无名的游吟诗人的深情,以流畅华丽的花腔将少女的热情宣泄无遗,抒情完美地展示了一个纯洁姑娘的形象。此唱段比较适合抒情花腔女高音演唱,要求演唱者既要具备抒情与流畅、灵活与柔美的演唱能力,又要具有震撼人心的戏剧性表现力。这一个唱段共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行板,旋律以级进为主,跳进为辅,乐曲平稳安静,是莱奥诺拉充满深情地向伊奈斯描述无名的游吟诗人向她演唱浪漫爱情曲的经过及当时无比激动的心情。

作品前奏是降a小调,Andante(行板),温柔舒展。这一部分乐队的音量和浓度逐渐减小,先由小提琴和中提琴顿音pp(很弱)进入加之降a小调,衬托出周围柔和、美好而安静的气氛,接着由大提琴、低音提琴以及大管奏出柔和的下行音阶,随后由单簧管奏出唱段的主要动机,给人一种压抑、沉重的感觉(符合了威尔弟这部歌剧体现的音乐色彩),好像预示着莱奥诺拉悲剧性的命运。

A部是莱奥诺拉在深情地描述听到游吟诗人琴声的那天夜晚的情景,并心有灵犀地猜想那就是心上人的琴声。由她描述的“这美好的夜晚”时的神态与音调可以反衬出莱奥诺拉对游吟诗人的爱恋。

A段是降a小调,Leonora (柔和的,温柔的)。

a乐句(5—9小节),旋律以八度上行后级进下行然后三连音上行的写法,表现了莱奥诺拉内心对爱情的渴望。随后同音进行突出莱奥诺拉讲述的语气,同时烘托出当时安静的气氛。演唱时声音在气息的支撑下,用平稳柔和的弱音进入,八度音一定要唱得连贯,不要有断痕,把听者带入幽静、美好的氛围中。

b乐句(9小节最后1拍—13小节)为a乐句的变化重复:b乐句的后两小节是a乐句后两小节的上行三度模进,情绪比a乐句略显兴奋,莱奥诺拉渐渐沉浸在自己描述得美好意境中。因此演唱时情绪要比a乐句激动点,力度也要比前一乐句稍强一点,表现出莱奥诺拉当时愉悦的心情。

c乐句(14—17小节),旋律运用了带有顿音记号的同音进行,以及乐句结束时运用的无限延长记号,都很形象地描绘出莱奥诺拉在认真的倾听幽静的夜晚远处传来悠扬悦耳的琴声时的情景,同时作曲家注释了animando un poco(稍稍活跃一点,生气勃勃的),形象地刻画出莱奥诺拉听到琴声时内心的激动与兴奋,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莱奥诺拉的天真、浪漫、单纯的一面。演唱顿音时声音要在气息支持下演唱得短促轻巧,做到声断意不断,没有顿音记号的声音要连贯柔和。同时演唱者此时要做出在仔细倾听远处传来的琴声的神态。

B乐段由降a小调转为同名大调降A大调,animando un poco(稍稍活跃一点,生气勃勃的),由3个乐句组成。莱奥诺拉在描述听到的温存的琴声与歌声,并期盼这就是自己心上人的歌声。

d乐句(18—21小节),采用旋律音阶半音级进上行然后再级进下行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美妙的琴声由远及近地飘来的意境。休止符的巧妙运用表现了莱奥诺拉在认真地倾听悠扬的琴声并细腻地刻画出莱奥诺拉希望这就是她的心上人时的活跃的心理活动。此句旋律线条拉长加宽,加之降A大调,表现出莱奥诺拉听到琴声后激动喜悦的心情以及在她心中油然升起的萌动爱情。此句作曲家注释了con espansione(兴奋地、激昂地、热烈地),因此演唱时情绪要兴奋一些,声音要柔美流畅,在气息的控制下弱起,随着音的升高力度渐渐增强,把莱奥诺拉当时的激动心情真实贴切地演绎了出来。到“fle”时由强变弱,最后此句弱收处理。然后休止符部分做出在倾听远处传来的琴声的神态。

e乐句(21小节最后1拍—25小节),是d乐句的变化重复,演唱时也是要弱起,到“u”时由强及弱,最后弱音结束。整体力度要比前一乐句稍弱一点,仿佛是在一边讲述一边倾听琴声。

f乐句(25小节最后1拍—32小节)是7小节的扩充乐句,旋律线条由开始的水平型旋律线条转变为向上升的螺旋形旋律线条,形象地刻画出莱奥诺拉期盼并猜想是游吟诗人的琴声时,心情由平静向激动喜悦心情的转变,随后旋律波浪型下行,表现了莱奥诺拉尽量使内心平静下来以便进一步确定是不是他的心上人。注意此乐句开始有pp的力度标记,因此演唱“e ver si me”时,声音要轻柔一些,把莱奥诺拉想到游吟诗人时的温情感觉唱出来,同时气息要保持住,不能丢掉呼吸的支持,这样唱出的声音才不会发“虚”。随着旋律的螺旋式上行,声音也要越来越强,到小字二组降b时为最强,要把莱奥诺拉当时的激动心情表现出来,然后随着旋律的下行声音慢慢减弱,要控制好音量,使声音变得更为内在,把莱奥诺拉当时内心的变化准确地表现出来。

接下来是A部的变化重复A1部,降a小调,情绪稍稍平静下来,莱奥诺拉尽量使自己听清游吟诗人的心声。与前段莱奥诺拉偶然发现游吟诗人的歌声时的惊喜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a1乐句(36—40小节)是a乐句的变化重复,乐句的第一小节变化为三个同音进行,其意图是要一字一句使述说的更为清楚,同时反衬出莱奥诺拉对游吟诗人曼里科的思念与爱恋。演唱时声音在气息的支持下甜蜜而温柔,要比a乐段更为深情。

b1乐句(41小节最后1拍—44小节)是b乐句的变化重复,后两小节的节奏型及旋律线条的变化以及作曲家在第一个“mio”标注的“〉”强调记号,形象地刻画出莱奥诺拉在游吟诗人的歌声中听到自己名字并确定这就是自己的心上人时的激动与兴奋。演唱“un nome il mio il mio”时,要激动些,力度也要有所增强,“un nome”后要迅速换气,这样处理更能表现出莱奥诺拉内心的惊喜。

c1乐句(45—48小节)是c乐句的变化重复,前两小节在音型及节奏上虽然是c乐句前两小节的完全重复,但作曲家在这里取消了前面为了强调寂静的顿音记号,这种变化其实更形象地刻画出了莱奥诺拉当时想要见到曼里科的急切心情。后面作曲家巧妙地运用了两个八分休止符,逼真地表现出了莱奥诺拉确定是她的爱人时激动兴奋而又不知所措的心情。因此演唱时声音要充满激情,速度稍快,力度也有所加强,仿佛莱奥诺拉的心中有一团爱情的火在燃烧。“des so”处要由强渐弱,由快渐慢,“so”无限延长,弱音结束,这样给听者一种无限遐想的空间,也为莱奥诺拉以后情感的抒发做好准备。

接下来就是B乐段的变化重复乐段B1乐段,是莱奥诺拉远远看见到游吟诗人后喜悦之情的尽情抒发,con espansione(兴奋地、激昂地、热烈地),降A大调,由3个乐句组成。

d1乐句(49—52小节),是d乐句完全重复,但由于此时莱奥诺拉已经确定并远远地看到了自己的心上人,因此在情感表现上比d乐句更为深情。演唱时声音要弱起然后渐强(注意延长强音时声音也不要全撒出去,要有内涵),语气充满活力,充分表现出莱奥诺拉幻想着自己美好的爱情时的兴奋心情,从这儿可以看出莱奥诺拉是个多情的充满无限美好幻想的纯真姑娘。然后“gl’an ge li”由强渐弱,仿佛莱奥诺拉沉浸在了自己美好的梦境之中。把握好这一乐句从p-f-p 的力度强弱的分寸是十分重要的,掌握好情绪转换时的对比会增加戏剧性的效果。

e1乐句(53—56小节)是e乐句的变化重复,莱奥诺拉毫不掩饰的尽情抒发着自己内心的喜悦,由此也可以看出莱奥诺拉坦诚、纯真的少女形象。演唱此乐句时也要由弱渐强再渐弱,表现出莱奥诺拉在尽情抒发情感时很有涵养的一面。

f1乐句(57—63小节)是f乐句的变化重复,乐句结束时的旋律下行、标注的“p”弱音、a piacere stent(随兴缓慢)以及结束在属和弦都表现出了莱奥诺拉内心无比的激动喜悦的心情到此还没有完全抒发出来,因此这样处理以便积蓄力量为后面全曲的高潮做好准备。演唱“al co leal guar”时,声音要柔和流畅,力度p(弱),是情绪的积蓄阶段,同时表现出莱奥诺拉温柔恬静的性格特点。从“doe”开始随着旋律的螺旋式上升演唱力度渐强(cresc.),速度也逐渐(a poco)加快一些,逐步将情绪推向高潮,到小字二组的降b为最强(f),但这时的声音不要太尖亮,要在气息地控制支持下既充满激情又要柔和优美,以符合莱奥诺拉的性格特点。从小字二组的降b开始随着旋律的下行声音在气息的控制下力度逐渐变弱(p)、速度也逐渐缓慢下来,为后面感情的另一个高潮做好准备。

f2乐句(64小节最后1拍—70小节)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前5小节是f1乐句前5小节的完全重复,如此的重复同样反衬出莱奥诺拉狂喜的心情,最后两小节的华彩部分的连续音阶下行表现了莱奥诺拉对美好爱情的感叹与向往,作曲家在此句标注了adagio ed eguali(柔板),因此演唱全曲最高音小字三组的降d时,也不能把声音全撒出去,要犹如抽丝一般,使声音既要流畅柔美又要具备振撼人心的戏剧性表现力,然后随着音阶的下行渐渐弱下来,速度也渐慢,当然也不能太慢,这个需要根据当时的情感而决定。最后第一部分在莱奥诺拉极其甜美、对爱情充满美好遐想的意境中结束。

第二部分为华丽的快板,降A大调。由A与A1组成,此时的莱奥诺拉是乐观的,没有想到只是为了追求自己纯真的爱情竟然真会遭受到自己唱词所说的不幸,更能凸显出莱奥诺拉的单纯。演唱这部分时,语气要充满激情活力,运用圆润柔和的音色来表现少女的青春和纯真的感情,声音要求轻巧、灵活,不能太重,并要准确地唱出贯穿全曲的“xxo”的节奏型,可增强乐句的律动感,且即能丰富纯真少女的色彩又能表现出莱奥诺拉要与强权势力作斗争的决心。这部分是一个华丽的快板,演唱的速度是allegro giusto(适度的快板),赞美和对爱情的坚定的情感基调是演唱这部分所要掌握的要领。

第一乐句作为主题乐句有4小节,主题动机采用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加之十六分休止符以及四、五度跳音,这种弱起节奏以及灵活的旋律,具有极强的歌唱性,能够充分表现声乐艺术花腔技巧的无穷魅力,将一位栩栩如生对美好爱情充满无限美好幻想的纯真快乐、坚强的姑娘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演唱第一、三小节时,要注意控制好气息,十六分休止符不要换气,使声音短促、灵活而又连贯。第二、四小节的五、六度大跳的演唱更要与气息控制相结合,适量调节发挥声音管道“短”声束具有的轻盈灵巧的性能,使声音统一、短促、灵活而充满活力。另外,还要注意气息不要过量或过少,否则声音会缺少弹性而失去头声效果。作曲家在小字2组e上标有“tr”(颤音记号),要正确地唱好它首先气息要十分稳定,用稳定的气息支撑住声音,下巴、舌根要放松,解除对声带多余的力量和干扰,同时加速呼气的速度,声音以大二度的波幅做快速的颤动。

第二乐句的第一乐节为第一乐句第一乐节的重复,但演唱情绪要比第一乐句更为激动,力度从“so”开始渐强,第二个乐节是对第一乐节材料的删减,其实是来源于“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加之十六分休止符”这个主题动机,加之旋律的波浪型下行的跳音处理,快速而有生气,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莱奥诺拉完全沉浸在爱情甜蜜中的快乐兴奋的心情。演唱时要注意旋律音阶华彩部分的每个音必须交待清楚,在气息的支持控制下保持声音的统一位置,否则会演唱的含糊不清且不灵活。同时,还要注意共鸣的高位置,把有呼吸支持点的、集中明亮的头声共鸣音色,能够努力接近长笛中音区的音色(长笛的中音区很富感情,音色柔美温存,透明纯洁)。

第三乐句来源于主题动机,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出现的上行六度跳进后再下行八度大跳然后再级进上行的旋律进行,表现了莱奥诺拉对爱情的坚定与执著及要与强权势力作斗争的决心。句末标有无限延长记号,因此不要急于演唱下一句,为下面情绪的发展做好准备。

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变化重复,后面多出的两小节的旋律波浪型下行表现了莱奥诺拉仿佛预见到了自己不幸的爱情命运,上行八度大跳表明了她要与强权势力作斗争的决心,因此演唱时语气要比较坚定,速度poco piu mosso(稍稍再快一点),力度为“p”,衬托后面的高潮部分并为其积蓄力量。

随后是第五乐句(6小节),重复的大二度及十六分休止符的旋律进行表现了莱奥诺拉当时激动的情绪。连续的音阶上行再下行的华丽部分,再次表明了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坚定与忠贞。演唱此句时要注意速度与力度的变化,把莱奥诺拉心理的变化表现出来。第一小节标注了力度“cresc”(渐强),逐步将情绪推向高潮。注意第三小节速度减慢,留足够的时间换气,再唱后面的音阶部分,这样感觉起来更符合歌曲情绪的需要。唱音阶的时候力度渐强,不能唱得太快,而且声音还要收住不能撒出去,以描绘莱奥诺拉在听了伊奈斯对她与游吟诗人的爱情命运的不祥预兆的分析后所表现出来的难受、辛酸与对爱情充满信心的复杂心情。

A1乐段是A乐段的完全重复,为了进一步抒发情感,后面加了补充终止。补充终止的第一个乐句旋律采用了半音级进上行和前四分符点音符后两个十六分音符,表现了莱奥诺拉对爱情的忠贞与无畏的精神。演唱时声音在气息的支撑下以“p”力度进入,随着音阶的上行力度加强,速度渐快,情绪越来越激动坚定。第二个乐句是第一个乐句的完全重复。第三个乐句结束在小字二组降a,成为全曲的高潮。演唱“mo”时颤音的处理,开始要以弱音进入,然后渐强,情绪坚定、高亢激昂,最后上扬式旋律进行将情绪推向高潮,让莱奥诺拉化作一个永不妥协的爱情“英雄”,充分展示出温柔、单纯的莱奥诺拉对待爱情忠贞、坚定的一面。

通过对以上这个唱段的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演唱者更好的了解莱奥诺拉复杂多面的人物性格,进而能更准确、完美地塑造莱奥诺拉这一歌剧形象。

[1]《欧洲声乐史》.刘新丛.刘正夫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西洋歌剧名作解说》.张弦.徐国弼.申文凯.安绍石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3]《威尔第书信选》.李季芳译.人民音乐出版社.

[4]《从<游吟诗人>看威尔第歌剧的人物塑造》.汤爱民.自《歌剧》.

[5]《沈湘声乐教学艺术》沈湘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猜你喜欢

莱奥诺拉琴声
莱奥冈Puradies水疗酒店
天人合一
永远的琴声
永远的琴声
永远的琴声
现在就要 关心他们
30而立
当诺拉遇见丹先生
当诺拉遇见丹先生
踩高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