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剧花脸表演艺术

2011-08-15金胜军

戏剧之家 2011年12期
关键词:花脸传人表演艺术

□金胜军

京剧花脸是京剧净行的别称,它与京剧的生、旦、丑,共同构成京剧表演艺术的“四轮定位”。

创新是京剧花脸表演艺术的生命与灵魂,自有京剧花脸这一行当之始至今,它就是在不断创新中不断发展的。

京剧花脸本身又分为四种:第一种是铜锤花脸,如《二进宫》中净行角色徐延昭手持铜锤而得名。重唱功。铜锤花脸中又有专扮包拯角色者,俗称“黑头”。第二种是架子花脸,重功架。架子花脸中又有专扮奸臣一类角色的,俗称“白脸抹”。第三种是摔打花脸,重摔打扑跌,如《打孟良》中的孟良、《打焦赞》中的焦赞。第四种是武花脸,系花脸中重武功者,如《铁笼山》中的姜雄、《火烧于洪》中的于洪等。

纵观京剧花脸的历史,可以看出:花脸中的各种分支,无不以创新为最大的艺术亮色和艺术支撑。尤其是花脸流派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更是创新的结果,也是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

最早京剧花脸的三大流派,是“郝(寿臣)派”、“侯(喜瑞)派”和“金(少山)派”。“郝派”属于架子花脸,以擅演曹操著称于世,素有“活曹操”之誉。其传人最具代表性的,是袁世海先生,他在继承“郝派”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世称“袁派”。他不仅擅演曹操,而且成功地塑造出李逵(《李逵探母》)、鲁智深(《野猪林》)、鸠山(《红灯记》)等众多人物形象,受到广大观众的称赞。“袁派”的传人是杨赤,他全面继承了“袁海”表演艺术的特点,并融入现代意识,大胆创新,将“袁派”表演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金派”属于铜锤花脸,以唱功为主。天津的康万生属于“金派”的继承人。

“侯派”唱做并重,另辟蹊径。

京剧花脸中的又一个高峰人物是裘盛戎,他博采众长,集“金派”、“郝派”、“侯派”的艺术优长于一身,以唱功为主,并大胆创新,形成风格独特的表演艺术体系,世称“裘派”。京剧花脸中学裘、宗裘者甚多,以至有“十净九裘”之誉。裘盛戎代表剧目甚多,其中主要有《秦香莲》(饰包拯)、《赵氏孤儿》(饰魏绛)、《将相和》(饰廉颇)等。“裘派”的传人是方荣翔,他曾在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中有不俗的表现。“裘派”的第三代传人有邓沐伟、孟广禄等,他们把“裘派”表演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其创新意识强,创新成果也十分显著。

在京剧花脸中,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它就是尚长荣,他曾在《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等新编京剧历史剧目中,大胆创新,成功地塑造出曹操,魏征、于成龙等人物形象,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赏。

此外,在众多京剧花脸新秀中,安平值得特别关注。他曾在《下鲁城》、《成败萧何》中成功地塑造出项伯、韩信等人物形象,显示出他艺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同所有的艺术创新一样,创新者必须具备坚实雄厚的文化基础与艺术功底。在这方面,前辈许多花脸表演艺术家都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例如“郝派”创始人郝寿臣老先生,虽然没有文凭,但有较高的水平。据传,有一次他主演《捉放曹》中的曹操,其中有一段四句唱腔,原唱词是:“八月十五桂花香,行人路上马蹄忙,坐在雕鞍用目望,见一老者在路旁。”演出那天,郝先生碰到一位挚友远道来访,为表示盛意,郝先生设宴款待老友,席间破例多喝了几杯。等到他赶到剧场演出时,酒劲上涌,他一心只想着“酒”,结果一上台便开唱:“九月——”九月已是深秋,桂花已不可能再“香”了。怎么办?郝先生凭借他雄厚的文学功底,当即改词,唱到:“九月十五桂花稀,行人路上马蹄疾。坐在雕鞍看仔细,见一老者在路西。”台下不仅没起哄,反而爆发出一阵叫好声,以为郝先生故意改词,而且改得恰到好处,妙不可言。由此可见,前辈艺术家文字功力之深厚。

当然,花脸表演艺术的创新,光凭文学功力还不够,还必须以雄厚超凡的艺术功底作为基础和动力。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前几年著名京剧花脸演员陈霖苍,在京剧《骆驼祥子》中扮演的男主人公祥子,就创造出许多新的表演程式,尤其是那段“洋车舞”,融京剧传统表演程式与现代生活动作为一炉,令人拍案称奇。

猜你喜欢

花脸传人表演艺术
“老精神”与“新传人”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有猫如弟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花脸一朵朵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
闽剧传人陈淑英
“五老”重传承 企业有传人
当了一回“花脸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