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棱河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2011-08-15王凤梅
□王凤梅
穆棱河是我国黑龙江省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它西起穆棱县境内,流经鸡西、鸡东、密山、虎林,最后注入乌苏里江。几千来来,穆棱河悠久的历史创造了浓郁的沿岸文化,他以磅礴的气势蕴积了一方粗犷、豪放并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丰富、陶冶了沿岸人民的精神生活,推动了沿岸经济的发展。
一、穆棱河文化的起源
穆棱河文化可以从两个历史时期来界定,来溯源:一是史前时期,也可称作史前穆棱河文化;二是近代时期,也可称作近代穆棱河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有它的产生、发展到走向成熟三个历史阶段。穆棱河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不例外,也经历了这样三个历史阶段。
1、穆棱河文化的产生。
早在几千年以前,穆棱河流域就有了文化现象,就有了人类文化的雏形,而且和内陆文化大体相同。从出土的陶片、网片以及墓葬的方式看,都和渤海、东宁、上安的相同或相似。
由此可见,穆棱河流域文化的源头已经十分遥远,历史悠久,同金、辽文化是一个孪体。
2.穆棱河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喂穆棱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社会环境。1908年之前,佳木斯、哈尔滨等外地艺人,还有河北、山东、辽宁、热河的艺人通过海山崴、八站(马桥河)进入密山。据载,1908年之前,就曾有一青衣演员赵桂芳在局子街戏院演出。这一时期在密山一带唱得很红的有直隶朝阳县蹦蹦戏名角“小金枝”,哈尔滨的“落子”演员“露水珠”,河北的“水仙花”,“小荷花”,东北大鼓艺人安庆文,在穆棱河流域非常活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内陆人口的边移和穆棱河流域的发展,尤其是到了近代,森林、矿产和种植业的大量采伐、开发与利用,穆棱河沿岸文化有了很大的延续与发展。鸡西的煤矿、密山的黑土地、虎林的大森林,吸引了内地主要是京、津、辽、吉、鲁大量的移民。他们的边移,带来了各自一方人文民俗和礼仪,京津文化和辽吉鲁文化随之渗透与内延。这部分文化对史前时期的穆棱河文化加以充实、补充和丰富,渐趋形成了穆棱河文化的初步轮廓,搭成了穆棱河文化的框架。
二、穆棱河文化的“流”
穆棱河文化的胚胎形成后,到了近代受到了两次大的历史冲击,而穆棱河文化在经历了这两次大的历史冲击后,逐步走向成熟,成为北大荒的一部分。
这两次冲击是:一次是1957年反右下放到密山来的北京艺人带来的文化冲击。这些人很大一部分是北京文艺界的精英,名门子弟,有的当时已是国家及艺术大师,如诗人艾青,作家丁玲,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杨秀敏、何凤茹等。这些人在建厂、开荒、种地的同时,成立了由120人组成的兴凯湖农场文教队,共分京剧、话剧、歌舞曲艺三个组,排演《白蛇传》、《宇宙锋》、《凤还巢》、《闹天宫》等 150多个京剧剧目,演出《日出》、《雷雨》、《青春之歌》、《骆驼祥子》等30多个话剧,给穆棱河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影响。另外一次是1958年大批专业官兵沿穆棱河沿岸屯垦戍边和文革期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带来的文化冲击。1958年,王震将军率十万解放军官兵,开发和建设北大荒,给密山带来了“八一文化”。这些转业官兵中,有的在部队就从事文化工作,他们来自总政文工团、空政文工团、东海舰队文工团,23军、24军、60军文工团,有的来自中央警卫团、中南海文工队。这些转业官兵下到农场后,先后演出了歌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话剧《海防前线》、《千万不要忘记》、《北大荒人》、《夜闯完达山》,这些部队的文艺人才,把灿烂的“八一文化”融进穆棱河肥沃的土壤中,在加上大批的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的数万知识青年的融入,使得穆棱河文化蕴藉了真正意义上的内含。这两次冲击对穆棱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穆棱河文化的成熟注入了活力。
三、穆棱河文化的走向与展示
毫无疑问地讲,穆棱河文化作为一方瑰宝已经融入了祖国文化当中来,并逐步趋于成熟。在发掘、收集、整理和研究穆棱河文化的过程中,整理穆棱河文化的“源”,探寻穆棱河文化的“流”,并加深对“源”与“流”的研究,是对穆棱河文化发展的推动,是对祖国文化遗产发掘的丰富,意义深远,作用重大。在慢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穆棱河文化由最初的胚胎,逐步发展直至走向成熟并渐渐喂人们所承认,期间几经脱胎和演变,像沿岸的煤矿、黑土地和大森林一样,留在世人心中。
穆棱河文化作为一种现象,可以肯定的说将像潍坊的风筝文化、自贡的灯文化、湖南的龙舟文化、哈尔滨的冰灯文化一样,将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
1、《新唐书·渤海传》
2、《黑龙江考古》 197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