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唱法的发声特点及韵味
2011-08-15郭芷伊
□郭芷伊
民族唱法是与美声唱法不同的一种歌唱形式。这种唱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在我国民间歌手、地方戏曲、曲艺、说唱等传统唱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广义上讲,它包括戏曲、曲艺、民歌和歌剧四个方面。事实上,现代民族唱法是专指民歌、歌剧而言的。在我国色彩斑斓的艺术形式中,它是一门独特的人声歌唱艺术。
一、民族唱法的发声特点
我国的民族唱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开始了对发声技巧的教学与研究,并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秦青“声震林木,响遏行云”的雄威以及韩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神妙。古人对美妙歌喉的赞语有很多形容,如“莺声燕语”、“细若游丝”等,刻画了声音的圆润、细腻与娓娓动听。还有像“声音之道,畅发天地”、“一声唱到触神处,毛骨悚然六月寒”等等。从这些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古时的演唱就已经达到了一种上下贯通、灵活自如、出神人化的境地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演唱风格在保留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在声音技巧上还借鉴了外国声乐艺术中科学的发声、共鸣、气息等方法,从而使民族演唱风格无论是艺术表现力还是在歌唱技巧上都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第一,民族唱法在用嗓、共鸣、吐字、行腔等方面的丰富变化,都离不开气息的灵活运用。民族唱法历来强调“气发于丹田”、“发于丹田者自耐久”、“善歌者必先调气”等,其用气方法与美声唱法所主张的在总体上是一致的。它采用以腹式呼吸为主的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对声带的使用较重,音质坚实、明亮,重视咬字吐词。但为了适应不同的语言色彩、情感变化和风格特点,在气息的控制与运用上又具有灵活性、特殊性与多样性。
第二,和美声唱法相比,在共鸣腔体的运用上,民族唱法在共鸣器官的使用上比较适度,咽腔开得并不是很宽。同时,其共鸣腔与共鸣重心的调整也比较灵活,整体的共鸣型号要比美声唱法小一些,有利于用亲切如诉的声音形象来刻画民族声乐的语言和旋律的韵味,使音色形成多种变化,具有以情带声、以情传声、声情并茂、字正腔圆、形神兼备的歌唱艺术特点。
二、民族唱法的韵味
民族唱法独特的韵味通常表现在咬字、行腔与音乐风格等方面。
1、咬字
“以字为主”是民族演唱风格的主要特点。这种演唱特别强调演唱时的吐字以及韵味的风格,强调“以字带声”、“字正腔圆”“、字里传情”“、依字行腔”“、腔随字走”等原则。由于我国传统唱法非常注重咬字,因此民族唱法本身还有一整套独特的训练方法,无论是戏曲还是曲艺,都强调字的“劲头”、“口力”。例如“字在嘴里的劲头就像大猫叼小猫一样”“、擒字如擒虎,每字如圆珠,咬字千金重,听者自动容”等等。所以说,学点戏曲对于歌唱者,尤其是民族歌唱者来说是非常重要与有益的。我国很多民族歌唱家都是学过戏曲的,如郭兰英、李谷一、李玲玉等等。
2、行腔
行腔是指演唱乐曲旋律时夸张了的一些装饰音、倚音、滑音等处理,俗称“拐弯”。这种旋律的“带腔性”是我们华夏音乐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民族唱法非常讲究歌唱的“韵”,常用韵味的浓淡来衡量歌手的歌唱表现力,而“腔”又是组成韵的关键。我国民族唱法的润腔丰富多彩,如装饰音润色润腔法、旋律进行的连腔润腔法、断腔润腔法、音色变化润腔法、力度变化润腔法以及用节拍和速度的变化来润色和处理唱腔等等。以情润腔、润而生味的唱腔音色技巧,是形成民族声乐韵律的抑扬顿挫、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3、音乐风格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因此各地区、各民族在风土人情、审美情趣、语言习惯、性格特点与演唱内容上也各有差异,从而也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演唱风格。民族风格的声乐作品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北方的民歌高亢明快,如歌曲《骏马奔驰保边疆》;江南的民歌细腻柔和,如歌曲《茉莉花》、《太湖美》等;高原民歌高亢挺拔;黄河下游的民歌舒展自如;牧区草原的民歌自由辽阔。这些风格特色,是中华民族独特韵味的丰富因素,也正是这种风格上的差异,才促成了绚丽多彩的民歌曲目和多种多样的用嗓方法。作为一名演唱者要想很好地完成一部民族声乐作品,最为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做到唱什么像什么,因为民族歌唱不能脱离其民族的语言特点、民族个性与民族的演唱风格,如果脱离了这几点,就谈不上民族歌唱了。
结束语
民族唱法既继承了我国戏曲、曲艺传统声乐艺术中的精华,又吸取了欧洲科学的发声方法。在长时期的艺术实践中,民族唱法是按照民族的审美原则和欣赏习惯,逐步建立了以中国文化发展为背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科学发声为原理、以行腔韵味为特色,将声、情、字、腔综合地融为一体,并伴以形体表演的一种独具韵味的演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