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舞台布景技术概论

2011-08-15侯喜梅

戏剧之家 2011年6期
关键词:布景屈原立体

□侯喜梅

现代戏剧舞台美术的景物造型,是以多种多样的物质艺术手段来完成的艺术创造,它要调动一切可视的艺术形象为表演、为剧情发展铺路。一个好的舞台美术设计形象,便使人浮想联翩。舞美工作者,在明确戏剧造型应遵循的规约之后,还应了解布景的形式。

远景一般多用画幕,布景画家们利用自己绘画技术的高超和熟练,画出剧情所需要的远景,如云、山、水、天,以及树、屋子、街道、田野,等等。在较近的中景上,用线网连缀的树片,或是柱子一类的浮雕式布景。近景多用立体或半立体的布景。

使布景立体的方法主要有:1.配合灯光使2个面造成几个面;2.伪造透视面减少布景厚度;3.伪造阴影和扩大阴影范围,以增加投影物和受影物的立体感;4.用背面射光来辅助颜料光度的不足,并弥补布景因正面受光后被破坏的立体感;5.用黑色呢绒补贴以表现物体深暗处。

用透视原理,使布景深远的方法有:

1.有层次地悬挂透视形的大吊灯,并铺上特制的透视方块地毯,延长走廊的深度。

2.在狭小的舞台上布置皇宫的布景,可将屋顶分成三层,最后一层似一大块画幕紧贴在舞台最深处,最前一层布景悬挂在吊杆上,中层柱子使用半立体柱,最后安上去。

3.真假布景装置在一起,呈现天地间的舞台环境。一般多用纯绘画的远景挂幕,幕上绘出各种需要的远景,如天、云、山、水、树木、田野等,并将地平线提得较高,衬托背景的深远,然后在画幕下端与舞台面衔接的地方,放上真实的立体布景或实物。

4.将舞台里层地板降低,使观众看不到舞台尽头,无形中感觉布景的深远。

特殊布景技术有泛滥的洪水、海水布景,河水布景等。

如话剧《万水千山》的舞美设计,完全是依靠着写实绘画布景的理念进行创作的,力求在舞台上创造真实的环境,增强长征的气势与气魄。

龚和德在《评话剧(万水千山)的舞台美术创作》(《戏剧报》1956年6月号)一文中也有如下评价:“一幅幅生动的舞台画面随着红军的步伐不断地更换着,给我们带来了各地不同的生活和战斗的场景,使观众亲切地感觉到红军在前进着……”刘露也在《话剧舞台美术创作问题的探讨》一文中,对《万水千山》的布景这样评价道:“在月光下显出高山的衬景,衬托出沈家祠堂的内厅,内厅桌上放着半明不灭的油灯,从油灯光中可以隐约地看出祠堂的古老的建筑结构和地域的特点,墙壁上张贴着文武二魁的壁画,和零散可见的反动标语,室内道具凌乱,表现了匪军逃走后的混乱情景。这一幕的设计不仅有助于表现戏剧的前后情节,而且烘托了符合历史真实的时代精神。通过这样的设计,观众很快就能联想到长征的历史生活。”

1957年由李畅设计的《上海屋檐下》的舞台呈现是:上海弄堂房屋的剖面,画面分割成上下左右四个主要部分,连接四部分的是中间的楼梯与过道。设计者通过这样一个构思,把人物生活的环境淋漓尽致地呈现于舞台之上,并使观众感觉到拥挤的生活令人透不过气来的压抑。这样深入的描绘符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和剧中的规定情境。

再如话剧《屈原》的舞台设计是齐牧冬在学习苏联写实绘画布景的基础上,“洋为中用”的典型例证,他的设计被列宾美术学院作为优秀作品永久地保留。

1957年,齐牧冬留学苏联,深受列宾美术学院和俄罗斯巡回画派的影响,即强调绘画基本功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与此同时,他并没有放弃对民族的审美追求,开始自觉追求西方写实与东方非写实风格的结合。毕业设计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屈原》。

在设计风格上,他大胆地将中国画的写意风格与苏联舞台美术强调用立面、体积感营造戏剧环境和舞台氛围的手法相结合,赋予了《屈原》舞台空间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比如,他用古希腊和古罗马高耸的立面和高大的立柱来支撑舞台空间,以期凸显人物命运的悲剧感;当屈原受奸人所害,面临牢狱之灾时,他又以类似中世纪欧洲的古堡——高耸封闭的院墙和突出体积感的堡垒,表现牢狱的森严,催人联想到巴士底狱。而当场景转到屈原的住所外景时,则是松柏、飞檐、凉亭,一派中国风骨。他用西方手法体现悲剧气氛和命运的强大,用东方手法表现主人公清新的气质与不屈的品格,而这两种感觉的统一则是靠着舞台两侧始终存在的立面。“两立面时而靠近,表现危机和压力,时而远离,创造出开阔的视野以展现主人公的宏图大志与宽阔胸怀。值得注意的是在物理上的同一空间——松柏凉亭,设计者通过让两边立面回收,紧缩空间,准确地表现出前后两场戏,人物处境和心情的强烈对比。地方还是那个地方,可在主人公眼中,则完全不同,物是人非了。”

因此,布景不仅仅是受外国表演艺术的影响,更不是“舶来品”,它是戏剧艺术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是自身规律使然。

猜你喜欢

布景屈原立体
念个立体咒
端午思屈原
立体登陆
炫酷立体卡
布景技术在T台艺术中的运用与创新
舞台布景模块化
屈原送米
天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