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剧表演艺术创新论

2011-08-15□高

戏剧之家 2011年6期
关键词:老生评剧表演艺术

□高 鹏

评剧是我国戏曲重要的剧种之一,表演艺术是评剧艺术的中心。

创新是一切艺术的生命,当然也是评剧表演艺术的生命。为此,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评剧表演艺术的实践与理性思考,对评剧表演艺术的创新这一重要命题,进行初步论述,以就教于同行与专家。

具体而言,评剧表演艺术的创新,可以分解为下三大层面予以解析。

一、创新的必要性

评剧表演艺术的创新,首先必须明确创新的必要性。如前所述,创新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也是评剧表演艺术的生命。评剧表演同所有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生产一样,都是一项高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的智力支撑就是不断创新。从本质上讲,科学与艺术都离不开创新,“离开了创新,科学技术就不能发展;离开了创新,文学艺术就是去了生命。相比之下,精神生产比物质生产需要更多的创造性。尤其是艺术生产比起其他精神生产来,更需要艺术家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物化’在自己的艺术作品或艺术形象之中。……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和创新。没有创造,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这就意味着艺术家必须不断地超越前人,超越同时代人,以及不断地超越自己。”(彭吉象:《艺术学概论》)

创新已成为21世纪全球各国的大主题,我国同样把创新作为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经济领域的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伟大跨越,要求艺术领域必须以创新与之相适应。

因此,评剧表演艺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戏剧表演艺术,必须不断克服其陈旧感与艺术堕性,必须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才能适应全新时代全新观众的全新审美需求。既不要“老演老戏”,又不要“老戏老演”,而是要“总演新戏”和“老戏新演”。也就是说,要不断创造出新的表演手段、表演元素、表演方法、表演程式,以全新的艺术面貌立于新的戏曲表演艺术之林。

二、创新的艰巨性

明确了评剧表演艺术创新的必要性之后,就要充分认识到评剧表演艺术创新的艰巨性。

评剧表演艺术的创新,并非轻而易举之事,而是十分艰巨的。众所周知,评剧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传承,其表演艺术已形成固定规范的程式化体系。因此,评剧表演艺术的创新,必须在充分继承评剧表演艺术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离开继承而谈创新,就会形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局面,造成不伦不类的结果。

事实上,许多评剧表演艺术家的创新,也正是在充分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广收博采,锐意开拓,精于创造的结果。例如评剧表演艺术家马泰,就充分继承了评剧表演艺术的传统,并广泛吸收了话剧表演艺术、声乐演唱艺术的精华,创造出评剧老生的表演艺术,使评剧老生成为整个评剧的主要角色之一,开创了评剧老生表演艺术的新篇章。

由此可见,评剧表演艺术的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之事,而是一项十分艰巨的艺术重任。

三、创新的复杂性

评剧表演艺术的创新,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复杂性是其鲜明的特点之一。

这种复杂性,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主要体现在风格、流派以及“四功无法”——唱、念、做、打与手、眼、身、法、步等具体环节之中。

例如“新派”艺术创始人新凤霞,就在唱腔(“疙瘩腔”)、做功、念白、舞蹈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创新。而且,她的创新,又以雄厚的文化实力与广博的艺术功力为依托。她不仅精于评剧表演艺术,而且有很深的文学造诣,撰写并出版多部著作,还拜国画家大师齐白石为师,学习国画,并有多幅作品非同凡响。

由此可见,评剧表演艺术的创新,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猜你喜欢

老生评剧表演艺术
评剧《女儿》
评剧《花为媒》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Songs from the Past
评剧《新亭泪》重编之思考
评剧《大山里》剧照
京剧行当——老生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