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戏曲舞台上人物形象的塑造

2011-08-15□吴

戏剧之家 2011年11期
关键词:人物形象戏曲戏剧

□吴 忠

十多年的舞台生涯,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如何塑造戏曲舞台上的人物形象。凡是到剧场看戏的观众,总想能被引人入胜的戏剧情节所打动,再则就是被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折服。两者比较,后者比前者重要。如果一台戏光有好的情节,而缺少称职的演员去塑造出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我认为还不如在家看小说。

一、认真把握人物感觉

当自己找到人物的感觉,并进一步去评价这种感觉是否正常时,往往不得不做一些修正,尤其当自己进去排练,和人物交流起来,直到最后面对千万观众时,才能证实自己感觉到的东西是否正确。在我以往的创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自己所演的人物是否“像”而且“真”的问题。一个演员感觉不到他所要扮演的角色形象,那只是一般化地完成人物,所以要“像”就得内外一致,在真实的感觉基础上,利用恰当的表现手段,去达到形象的逼真。

真实的感觉,恰当的表现手段,是创造角色不可或缺的内容。当一个演员进入创造状态后,“感觉”和“表现”都是始终伴随着自己的。也就是说当你感觉到一个人物的某些特征时,你随之便产生了表现这些特征并让人看到这些特征的手段。简单的说,感觉到的东西就要把它做出来。

当你获得一个人物的总体感觉(精神状态,外部特征),去寻找一种说明这种感觉的形体动作(包括某一种人物的习惯动作)时,也是在这总体的感觉中派生出来,或者是寻找更细致更具体的感受的结果。

离开了真实的感觉,谈对角色的设计,是很难想象的。

二、“形”似与神“似”的辩证关系

戏剧是演员与观众之间直接交流感觉为手段的特殊艺术。演员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一个身段,一个造型,仅仅是外部形象,而往往是通过演员所表现出来的剧中人物的理想、意志、感情、想象等种种心理现象,才能更好地达成交流,即完全凭借演员的内在功夫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就是所谓的“形”似与“神”似。“内在”与“外型”是表演艺术中的一对矛盾,是演员创造角色中心问题,忽略任何一方面,都不是一个够格的演员。艺术界的老前辈曾经这样阐述过:“心得身不得不行,身得心不得也不行。”意思是说任何一个演员,必须做到身心一致,内外一统,才能“装龙像龙,装虎像虎”。

如何才能做到“形”似与“神”似的辩证统一呢?高尔基说过:“文学总是跟着生活走的。”文艺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以具有感情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演同样是演员社会生活的显影。诚然,文艺不是现实生活的照搬和抄录,艺术的虚构也不等于虚伪,但艺术的真实必须来源于生活的真实,艺术形象只是艺术家按照生活的典型来塑造人物形象。就是说,将戏曲演员应具备的基本功有机地掺糅到内在感情的表现中去,才能达到戏曲门类本身起码的要求。

三、自我刺激和反应的过于不及

刺激与反应通常发生在演员与演员之间,但是有时在戏剧规定下,需要在没有对方的刺激下,自我地进行刺激与反应,这也是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真实性。譬如,两人吵架,你一言我一语固然会互相刺激,越吵越凶,如果其中一人突然猛拍桌子,首先受刺激的还是自己,而反应接踵而来使他自己立即提高了嗓门。在舞台上,需要角色淌眼泪的地方,演员只需要在念词的声音控制上做一点点小小的调节,譬如把声音稍微变一变、马上收住、作小停顿、或者将念词的声调往悲惨上去,都可以或多或少督促演员自己分泌眼泪的。这是演员必要时(无法依靠外力的帮助)只好自己创造刺激自己的条件,借以引起反应。这也是借鉴生活中的常情——一个人受了委屈,对别人申辩自己的是非,会越说越激动,边说边流泪,甚至痛苦起来,这其实是自己激越的语气和声调造成了“条件反射”,触动了心弦,催出了热泪。由此证明,声音和语调的运用,不仅能够刺激对方,引起反应,也能够自己刺激自己,引出反应,使戏演得更逼真。

在戏剧中间,当演员接收到对方的刺激,做出反应的时候必须要恰到好处,反应过了头不好,反应不充分也不好。因为表演艺术是演员用自己的肉体作为创作材料、利用和调动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各种因素制造剧情需要的一系列前后连贯的言语和行为假象,使观众感觉到这是可以相信的人和事,真实性寓于可信性之中,离开了表演的可信性,戏剧的真实性就不存在了。因此,表演技巧的刺激和反应,必须不温不火,过与不及都是不可取的。

诚然,要塑造好戏曲舞台上的人物形象,还有好多必须注重的课题,诸如:如何表现剧本中所提供的内心独白和潜台词,人物之间的感情交流,人物的外部造型等等,我认为一个演员要善于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这将对艺术形象的塑造大有益处。

猜你喜欢

人物形象戏曲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