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2011-08-14齐永胜
齐永胜
(重庆大学 城市科技学院,重庆 402167)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有别于公立和民办的新型高等教育办学体系,是普通高校按新机制、新体系举办的本科层次二级学院。独立学院学生基本上为80后、90后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好。这些学生兴趣广泛,个性较强,在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文体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特长,个性特征呈现多样性。但是独立学院生源是三本线左右的学生,学生的文化基础、思想水平、人文素质参差不齐,其中只有少部分学生是由于某种客观原因不能上二本或一本,而落入三本的,大部分学生都因为在学习上和自律上有缺陷而进入三本学院。目前,独立学院办学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独立学院作为新兴教育体系下的高等院校,肩负着做好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出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的艰巨任务。重庆市某独立学院围绕借鉴“母体”院校的学生培养方案,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建立以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知识素质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素质为关键的综合评价体系,有利于把培养目标具体落实在每个学生的行为和活动中,从而有效地促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扎扎实实地落实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可以将教育和教学工作有效结合,推动独立学院育人整体目标的实现。
一、重庆市某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见附录。
二、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存在的弊端
重庆市某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理念借鉴了“母体”院校学生(本专科)德智体综合测评条列。测评内容缺乏全面性、深刻性和创新性;测评内容缺乏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结合;测评体系缺乏层次性和结构性,整体体系以借鉴、试行为主,缺少创新,没有自己固定的体系。然而,为了使评定体系更加创新化、完善化,学工处每学期都收集大量的更改体系、完善体系的问卷调查或意见。通过4年多的不懈努力,独立学院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不断地创新着、不断地完善着。
(一)测评内容缺乏全面性、深刻性和创新性
经比较可以发现,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大体上近似于“母体”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但是测评内容缺乏全面性和深刻性。如在测试思想道德素质这方面忽略或淡化为社会服务,为他人无私奉献,见义勇为(抢险救灾、拾金不昧、抢救伤残),积极报名义务献血者和积极参加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校风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成绩突出者等突出事迹加分和班级评分、团委学生会评分、军训、公益劳动及勤工俭学等方面内容。这几点有可能会使学生忽略或淡化集体观念、国防建设、社会责任和义务、自立自强意识,尤其是一部分90后的大学生道德理念单薄,个人修养缺失等问题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与社会脱节,缺少社会实践能力,无法准确权衡步入社会后的机遇和挑战。所以以上测评使独立学院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更成熟,在学院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复合型、创造型、协作型”人才中起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测评内容缺乏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
现实行的测评制度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素质测评量化体系明显,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不够,不能有效地满足素质测评的需要。客观化是素质测评追求的根本目的。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素质测评不断由定性向定量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素质测评非常复杂,而且如情绪、情感、鉴赏力、思想、态度等要实现量化困难很大。与“母体”院校的学生综合测评实施方法相比,独立学院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内部出现“智育成绩”所占比率偏低。如:“母体”院校,德∶智∶体 =2∶7∶1;独立学院,德∶智∶体 =3.5∶5.5∶1(以上比率分析见图1)。其直接结果使部分学生忽视科学文化课程,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风、学风和班风建设。
图1 “母体”院校与独立学院学生综合测评体系
(三)测评内容缺乏层次性与结构性
与“母体”院校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相比,独立学院目前实行的测评内容缺乏层次性与结构性。如“母体”院校德育测评分为德育理论、德育实践表现、品德表现,以及德育奖励分、德育表现扣分等,各分类中所含内容广泛。而独立学院德育测评只简单分为思想道德素质和拓展性素质两个方面,涉及的内容不够全面。这使得体现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独立学院学生的公益实践项目、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成绩无法真正地体现在综合测评体系中。
三、对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完善意见
独立学院现有的学生评价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一种人性化、多元化、科学化,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且具有发展性和服务性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只有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改革大学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要注重全面性、社会性、未来性和创造性。测评的实施过程,由简单的主观评价、单一的测评手段、抽象的权威性测评逐步向客观测评、现代综合测评、具体的民主化测评等方向发展。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之外,更要作为素质教育的补充,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全面发展。
(一)设置合理的测评体系
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置合理的测试内容。该测评体系可以包含3(一级指标包括:德育测评、智育测评、体育测评)个或4(一级指标包括:德育测评、智育测评、体育测评、创新性和拓展性测评)个一级指标,每一个一级指标又包含二级指标,每一个二级指标又包含若干个评价要素。因为创新性和拓展性测评跟德、智、体相结合的话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我个人建议使用3个一级指标更为妥当。不同的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置适合自己的测评体系。
(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一个合理有效的独立学院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如:德育测评的定性指标由德育理论(政治理论课、品德课)、德育实践表现(各项思想教育活动、军训、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及勤工俭学)、品德表现(政治思想、学习态度、纪律作风、集体观念、劳动卫生、文明礼貌)、奖励分和扣分(结合德、智、体)等方面组成,定量指标可分为荣誉、社会工作、竞赛获奖、突出事迹(校风学风建设、无私奉献、拾金不昧、无偿献血、见义勇为等);智育测评定性指标主要由学习态度(旷课、迟到、早退、自习、纪律、作业、班会、晚归、未归等)、奖励分和扣分组成,定量指标主要是学习成绩、外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专业学科领域等级考试情况、实践操作技能等;体育测评(身心素质)定性指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奖励分和扣分组成,其定量标准就是体育成绩是否达标、能否参加体育竞技比赛、心理是否健康、人际关系是否和谐。
(三)静态与动态有机结合
大多综合测评注重静态数据的分析,如成绩的分析等,忽略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导致测评结果不能正确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只有科学合理地将结果测评和过程测评结合,动态和静态结合,才有可能真实反映出测评对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合理有效的权重比和加大方案宣传力度
从测评工作来看,合理有效的权重比的分配将直接影响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一般都是自评、班组评、教师评(辅导员、班主任、指导老师)相结合,并且权重比一般都是2∶3∶5。这样可以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学生。测评过程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有些问题的存在是由学生对方案理解上的偏差所造成的,这固然有方案表达不准确、不严密的地方;一些很明确的规定,由于学生理解的角度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因此,有必要通过宣传统一学生对方案的认识,避免产生误解。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应将测评方案发到每个班级或寝室进行学习,再由辅导员召开班会进行解释。
(五)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完善测评体系
任何一个测评系统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暴露其弱点和不足,以利改进和发展。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也是一样,也将受到实践的检验和制约。为此,我们在实施测评系统的全过程中,要不断根据新情况、新特点,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总结和提高,以更完美的系统结构方式投入运行。
四、对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展望
独立学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都应该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管理育人理念。综合素质测评作为学校对大学生的一种综合评价、激励制度与措施,要正确地发挥评价与激励学生的作用,在测评指标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必须保证各指标体系成绩比例的科学合理。
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发挥自身“新”的优势。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德、智、体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转变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做事和做人的教育观念。把学业与其他方面的素质分开来,按各自的规律、标准进行测评,这样的测评结果才有参考价值。也就是实行多项素质测评。这样的测评功用,不只是为了评奖,还是一个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估、自我激励的训练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素质测评的目标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附录:
重庆市某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1.重庆市某独立学院学生综合测评评分方法(试行)
评分方法:N=A×20%+B×55%+C×10%+D×15% ±E,其中N为综合测评成绩,A、B、C、D分别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拓展性素质,E为奖惩加减分。该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不同的指标所占的权重参考系数分别为0.2、0.55、0.1、0.15。每一个一级指标又包含二级指标,每一个二级指标又包含若干个评价要素。
2.重庆市某独立学院学生综合测评评定内容
(1)思想道德素质(20%)主要是考察学生政治表现、专业思想、学习态度、遵纪守法、集体观念、勤俭节约、劳动观念、文明修养、严于律己、团结友爱等方面,总分为20分。
(2)科学文化素质(55%)主要是考察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文化修养素质等方面,总分为55分。
(3)身心健康素质(10%)主要是考察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总分为10分。
(4)拓展性素质(15%)主要是考察学生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文艺体育竞技特长,学术水平、其他能力等四方面的内容,总分为15分。
(5)奖惩主要是反应该生获得各种证书、荣誉称号以及违纪扣分情况记载,总分为±5分。
3.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分细则
3.1 单项评分
对学生参评学期的德智体等方面逐项评分,每项评分不得超过该项最高分值。
(1)思想道德素质单项分: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操行测评成绩和辅导员给予的考评成绩三部分组成,总分20分。其中理论课成绩10分(两课成绩的10%),操行测评5分(含学生政治表现、专业思想、学习态度、遵纪守法、集体观念等),辅导员考评成绩5分(详见考评量表)。
(2)科学文化素质单项分:该项由参评学期除体育成绩、思修成绩外的所有教学网上的成绩加权平均成绩而定,最高分值为55分。
综合评定为:
该学期课程平均学分成绩×0.55
注:
a、该学期课程包括:必修课、实验课等课程,以教学网公布的最终成绩为准;
b、旷考考生成绩以0分计;缓考考生成绩公布后,按正常考试计算;
c、五级分制与百分制的换算:优秀:95分,良好:85分,中等:75分,及格:65分,不及格:50分。
(3)身心健康单项分:该项由学生参评学期的体育成绩、心理素质构成,不同年级分值不同,最高分值10分。
(4)拓展性素质:该项由学生参评学期所担任的社会工作,社会实践,社团,学生干部、学术奖励分构成,最高分值15分;学术奖励分见学术奖励分表。
3.2 奖惩分
奖惩分:指综测分加、减该项的分值,见奖惩量表。
A、拓展性素质之担任社会工作评分
注:学生担任几种职务,只取其中一项职务的最高分,不能累计加分。
B、拓展性素质之文体竞赛、专业知识技能竞赛评分
注:a、不同项目、不同级别竞赛获奖可累计加分,最高不超过5分;同项目、不同级别只计一项最高分;不同项目、同级别可累计加分,最高不超过5分。b、竞赛名次折算:1、2名按一等,3、4名按二等,5~8名按三等。
c、学术奖励分
注:其他类似的学术奖励加分可参考同一级别酌情加分,最高累加上限为5分。
D、奖惩分项目
注:不同项目、不同级别考试获奖可累计加分,累计加分不超过5分;同项目、不同级别的只计一项最高分;不同项目、同级别可累计加分,最高不超过5分,加分项目要提供相应文件、证书等证明材料,扣分累计也不超过5分。(所有项目只针对参评学期所获得的奖惩)
E、辅导员给予的考评成绩
注:辅导员老师在进行扣分的同时一定要有书面的历史记录,累计扣分不超过5分。
3.3 评测程序:
测评工作要增加透明度,做到“三个公开”。一、测评人员要公开,由各班民主推荐产生。二、测评过程要公开,要不断接受其他同学的监督,及时纠正测评中存在的问题。三、测评结果要公开,要将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尤其要对每位学生加减分要说明具体原因。
具体评选程序、评选方法,各二级学院可参考《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分细则》,针对本学院实际情况来具体实施,最终结果由学生处负责审核。综合素质测评无成绩者或评选期间受过纪律处分者不得参加各项奖励评比。
各二级学院在进行测评时,可在本条例的框架内,征求学生处意见后,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补充。
一、向全体参评学生公布评测办法,统一标准。
二、整理收集每位学生上报的相关材料,其中需要加分的项目必须要有书面证明材料,由辅导员统一审核后,连同加权平均后的期末考试成绩(该学期课程平均学分成绩×0.55)、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的10%、该学期体育成绩的5%、辅导员考评成绩等一起填入《重庆市某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汇总表》,并计算出该生最终总成绩和最终排名。
三、公布测评结果,公示期不少于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