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2011-06-13杨超慧

重庆与世界 2011年21期
关键词:生产性金融业重庆市

杨超慧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最早在1966年由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在研究服务业及其分类时提出的。1975年,Browning和Singelman在对服务业进行功能性分类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纪等具有知识密集和为客户提供专门性服务的行业。香港贸易发展局认为生产者服务包括专业服务、信息和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服务,以及与贸易相关的服务。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将生产性服务业定义为包括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在内的8个产业。本研究采用的是全国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关联理论是从“量”的角度,静态考察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即产业间的“投入”和“产出”的量化比例关系。投入产出表是进行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在产业结构内部,根据评价的目标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关联可以用不同的指标进行描述,例如,反映产业关联的程度的,可以用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来描述;反映产业波及关联的,则可以用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来表示。

本研究根据2007年重庆市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的数据[1],对重庆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各产业进行了投入产出的产业关联分析,以期对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提供依据。

一、方法与数据

(一)主要分析指标

1.反映产业结构关联程度的分析指标

(1)中间需求率

所谓中间需求率,即某一产业的中间需求率,也就是指各产业对某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之和与整个国民经济对该产业部门产品的总需求之比。计算公式如下:

该指标能够反映某个产业部门生产的总产品中有多少产品是作为原材料为其他产业所需求,因此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某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中间需求率越高的产业就越具有原材料性质和基础产业的特点。由于一个产业的产品不是作为中间产品,就是作为最终产品,具有“中间需求率+最终需求率=1”的关系,如果一个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率高,则最终需求率必低,则该产业部门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中间使用,则该产业就越具有基础产业的特点[2]。

(2)中间投入率

中间投入率是指某产业部门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以1年作为标准),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Fj为第j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率;Dj为第j产业部门的全部折旧费(1年);Nj为第j产业部门所创造的价值。

该指标反映各产业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单位产值的产品需从其他各产业购进的原料在其中所占的比重。由于某产业总投入=该产业的中间品投入+折旧+净产值(附加价值)=该产业的总产值(总产出),因此,某产业的附加价值率=附加价值/总产值,且有“附加价值率+中间投入率=1”。因此,某产业的中间投入率越高,该产业的附加价值越低,反之亦然[3]。

2.产业波及效果现状分析

(1)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反映了国民经济某个地区某个产业增加1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整个国民经济各地区各产业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Yj的计算公式为:

(2)感应度系数

感应度系数反映了当国民经济各产业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产业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提供的全部投入量。感应度系数Hi的计算公式为:

当Hi>1时,表示第i产业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即各产业感受到的感应程度的平均值);当Hi<1时,表示第i产业所受到的感应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

(二)数据说明

全国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在内的8个产业[5]。而在2007年重庆市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将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和邮政业归为一类,即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政业,2007年重庆市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并没有列出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只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因此,本研究的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一共为6个产业部门,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二、实证分析

(一)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关联程度分析

1.中间需求分析

根据表1可知,重庆市6大生产性服务业中中间需求率数值大于1的,包括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通过分析投入产出表中最终使用的情况看,主要是因为资本的净流出大于最终消费和资本流出总额的结果,由此说明,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还不能满足重庆市其他生产部门中间使用的需求,需进一步扩大生产。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小于1大于0.5,说明这两个产业中大部分被各产业部门用于中间使用,小部分被用于消费、投资、出口等最终使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中间需求率小于0.5,说明这两个产业生产的产品具有提供最终产品的性质。

表1 产业关联指标

2.中间投入分析

根据表1可知,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的中间投入率都大于0.5小于1,说明这些产业对其他产业产品投入依存度高,附加值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中间投入率低于0.4,说明该产业的附加值高,对其他产业产品投入的依存度低。

3.综合分析

据表1,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都较高,说明这两个产业在经济生产中对其他产业生产的产品需求大,但同时它们生产的产品又是其他产业生产的原材料,它们因属于中间产品型产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比金融业小,但其中间投入率比金融业大,说明该产业对其他产业产品投入的依存度较大,而其他产业对他的依存度不是很大,可将其归属于最终需求型产业;相对而言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都比较低,说明其他产业对该产业的依存度小,该产业对其他产业产品投入的依存度也很低,因此其应为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中间投入率较小,中间需求率较大,为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据此,可得到按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大小划分的不同产业群的产业立体结构表[6-8]。如表2。

在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内,Ⅰ、Ⅱ、Ⅲ部分产业群是经济的物质生产部门,提供中间物质产品和最终需求物质产品;Ⅰ、Ⅱ部分产业群是中间产品生产产业,他们大部分产品是为Ⅲ部分产业群的最终产品生产服务,第Ⅰ部分产业对其他产业产品的投入的依存度低(中间投入率小),但其他产业部门对第Ⅰ产业的依存度较大(中间需求率大),为其他的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原材料,是其他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具有明显的基础产业属性;第Ⅱ部分产业群对国民经济的带动能力强,但附加值率低,总体上还处于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来增加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第Ⅳ部分产业群,是其他各部分产业群产品流动的中介产业。

表2 产业立体结构

(二)产业波及效果现状分析

1.影响力系数

据表1可知,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生产性服务业有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两个产业,因此它们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大,对重庆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前向牵引作用,具有战略意义。而其他产业的影响力系数都小于1,说明这些产业在重庆市全部产业中居平均水平以下。

(1)感应度系数

通过计算可得,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的感应度系数都大于1,表明其他产业的发展对这些行业的需求较大,超过社会平均水平,感应度系数越大的产业就越具有基础产业和瓶颈产业的属性,其中感应度系数最大的两个产业为金融业和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因此,这两个产业对重庆市经济增长具有非常强的感应强度,同样对山东经济增长有着很强的支撑作用,随着经济的进一步高速发展,这两个产业所受的需求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很可能会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

(2)产业波及效果综合分析

以社会平均值1.0为界,可以将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割为4个象限,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产业波及效果综合分析

第Ⅰ部分:影响力系数小于社会平均值1而感应度系数大于社会平均值1的产业,属于弱辐射力强制约性的产业。表现为需求拉动小,供给拉动大的产业。这类产业为经济增长提供中间消耗产品和服务,对其他产业的支持作用较显著,具有基础产业的性质,应优先获得发展。如果忽视这些产业的发展,则会成为经济体系中发展的瓶颈,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包括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金融业。

第Ⅱ部分: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大于社会平均值1的产业。这些产业具有强辐射和强制约的双重性质,表现为需求拉动大,供给拉动大的产业。这类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应加大发展,包括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

第Ⅲ部分,影响力系数大于平均值1而感应度系数小于平均值1的产业,属于强辐射力弱制约力的产业。表现为需求拉动大,供给拉动小的产业,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没有落在这一部分的。

第Ⅳ部分,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小于社会平均值1的产业。这些产业属于弱辐射力弱制约性的产业,表现为需求拉动小,供给拉动小的产业。这类产业本身既不易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也不容易因其他产业的发展变动而受到影响,是关联效果最低的产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虽然这类产业的产业关联度低,但是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部分[9-10]。

三、总结

1)重庆市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的中间需求率都大于1,说明资本的净流出大于最终消费和资本流出总额,可见,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不能满足重庆市的其他生产部门中间使用的需求,需大力发展。

2)重庆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对其他产业产品的依存度低(中间投入率小),但其他产业对他们的依存度大(中间需求率大),是其他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发展不好,很可能会成为制约重庆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3)在重庆市所有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最高,说明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最大,因此,政府应该重点支持,大力促进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金融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中感应度系数最高的产业,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具有“基础”和“瓶颈”作用,应该得到优先发展。

[1]百度文库.重庆市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2007年)[EB/OL].[2011 - 10 - 22].http://wenku.baidu.com/view/5a5e0abcf121dd36a32d827b.html.

[2]邱东.国民经济核算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5]夏明.我国流通部门的投入产出分析[J].商业时代,2010(25):14.

[6]王冬梅,陈仿.基于产业关联的山东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分析[J].消费导刊,2008(2):36.

[7]张瑾,陈丽珍,陈海波.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01):75.

[8]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9]邱风.产业经济学案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0]张平.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生产性金融业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新形势下国内如何进一步开放金融业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
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
PYRAMID PAINS
产业融合视角下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