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资在华扩张现状及反思

2011-08-11周元成廖安然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年19期
关键词:外资上海企业

□文/沈 越 周元成 廖安然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开放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全球资本进入了一个自由流动的年代。在我国经济开放与招商引资的政策背景下,大批外企相继来华投资。外资在华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由于上海是我国吸收外资总部机构数量最多、领域最广泛的城市,故本文截取上海市1995~2009年各类经济数据对来沪外资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几点反思。

一、1995~2009年上海市FDI发展变动情况

(一)外资规模的变化(图1)。由图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在吸收FDI方面成效显著,除去1998~2000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的短暂影响,整体吸收外资规模持续上升,2002年后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金额均在100亿美元以上,实际利用FDI连续九年保持大幅增长。

(二)外资投资方式的变化(图2)。外资投资方式变化的趋势十分明显,随着时间推移,上海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中合作办企与合资办企的比例逐渐递减,外商独资办企的比例则逐渐递增。到目前为止,上海每年吸收外资中已有80%以上是独资成分。外资投资方式的变化,不仅反映了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对外资在各方面的投资门槛不断降低,同时反映了各国资本实力的增强。

(三)上海市实际利用外资的产业构成(图3)。上海实际利用FDI的产业结构有三个特点:

1、第一产业吸收的投资额非常小,最高的2009年也只有8,200万美元,最低的1997年仅有96万美元,除了2004年和2009年,所占比重不超过0.5%,这与上海市自身产业结构有关(上海第一产业所占GDP本身很低,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第一产业不是外资主要的投资对象。

2、第二产业吸收的投资额波动较大,没有明显趋势,但投资比例逐年下降,特别是在2004年之后,上海吸收FDI中第二产业的比重一直低于第三产业,且差距逐渐拉大。

3、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吸收外资额变化显著,加入世贸之后,除了2004年一年较上年有所减少外,第三产业吸收的外资额均保持增势,2009年其所占比例更是突破了70%,伴随着上海要于2020年之前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这一政策目标的提出,这一比例还有可能继续上升。

(四)上海市吸收FDI的行业分布

1、上海市吸收FDI在第一产业的行业分布。虽说1978年就确立了改革开放政策,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对外资开放始于九十年代初,各行业所吸收的外资项目和数额均从此阶段开始起步增长。其中,外资在农、林、牧、副、渔业的投资占比始终很小,至2009年底,累计农业外资合同金额只占外资总额的0.23%,外资项目多以花卉养殖、家禽畜饲养及高附加值的蔬菜水果培育为主。

2、上海市吸收FDI在第二产业的行业分布。外资在工业上的投资业绩十分突出,上海六大工业支柱(汽车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业、石油化工业及成套设备制造业)中跨国公司投资主要工业项目均已发展成为行内“龙头”企业。

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NEC、阿尔卡特、英特尔、IBM、惠普等微电子企业为龙头,基本形成了以芯片制造为主体,包括晶元代工、封装、测试材料、模具等环节的微电子产业链。据数据统计,现有外资企业790家,占行业总数的53.7%,外资占其总资产2,600亿元的88.8%,完成工业总产值4,151亿元的91.6%,外资企业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力军。

在汽车制造业,以通用汽车、大众汽车为龙头,带动了丰田、现代、三菱汽车等一大批汽车制造、贸易、服务、维修、仓储性企业落户。还有德尔福、博世、伟世通、普利司通等一大批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配套项目,基本形成了轿车制造基地和汽车制造产业链。目前有外资企业160家,仅占该行业总数的39.2%,但外资总资产占本行业总量之比高达67.5%。

在生物医药行业,以罗氏、辉瑞、礼来、诺华等企业为龙头,初步形成了以浦东张江为中心的现代生物医药“医谷”基地。目前外资占全行业总资产之比达35.2%,占工业总产值之比高达63%。

在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则以巴斯夫、杜邦、拜耳、德士古、壳牌、阿克苏诺贝尔等企业为龙头。据统计,该行业外资企业2,099家,占比37.8%,总资产5,216亿元,占比68.6%,主营业务投入7,361.92亿元,占比79.4%,工业总产值7,034.8亿元,占比78.7%,利润356.82亿元,占比71.9%。

在成套设备制造业,通用电气、三菱电机、沃尔沃建筑设备、ABB等机电装备类龙头企业落户浦东,构成了上海机电装备工业体系和制造基地。

在家电制造业,则以日本索尼、日立、松下电器、夏普等国际大型公司为龙头。

此外,2010年上海市吸引外资新能源项目17个,涉及太阳能、风电、核电等产业,投资总额达7.51亿美元,合同外资2.86亿美元;同时,美国最大的垃圾处理公司进驻上海,将会大力推动本地环保产业的发展。这些也预示着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外资进入的亮点。

3、上海市吸收FDI在服务业的行业分布。服务业吸收外资发展迅速,已成为上海引资主力。投资服务业的外商中,主要集中分布在信息咨询、计算机应用与房地产等行业。(表1)服务业领域利用外资主要有以下特点:

表1

一是投资领域不断扩大,行业集聚明显。目前,在上海服务业投资领域方面,外商参与的范围不断拓宽,已涉足商业贸易、金融服务、航运物流、娱乐文化、科研、医疗卫生、会展等多个率先开放的服务业领域。同时,服务业外资的行业结构呈现集聚态势,金融、物流、商贸、房地产、旅游和信息服务等六大行业已成为重要支柱,实现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比重已超过70%。近年来,中介服务业诸如咨询和房地产经纪等对外开放也取得了新进展。据统计,世界律师事务所100强中,有21家已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其中排名前10位的有7家。此外,上海还有68家国内律师事务所的分支机构。注册会计师行业中,也已有3家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地区总部、3家分所开设在了本市。其他为上海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所需的各类国内外中介机构也开始进入上海,在海商海事、保险、建筑工程、风险投资、高新技术等方面提供中介服务。文化娱乐、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会展业等领域利用外资虽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二是总部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上海已成为我国除香港以外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公司、外资研发中心等外资“头脑型”最多的城市。其中,浦东新区已成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的集聚区,其示范作用十分明显。2006年1~6月份,上海市共吸引46家跨国公司,其中地区总部19家、投资性公司12家、外资研发中心15家。累计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43家、投资性公司142家、外资研发中心185家。累计落户上海的国家级地区总部已达13家。

三是物流业逐渐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依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发展前景,上海的物流产业的外商投资一直很活跃。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上海建立了700多家物流公司,全球排名前列的物流公司和船公司也均已进入上海开展业务,范围几乎涉及全球各大海运公司,如丹麦马士基、美国总统轮船公司、日本邮船公司和荷兰铁行渣华等。全球著名的快件服务公司,如UPS、联邦快递、敦豪等也竞相逐鹿上海。2009年3月,国务院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在可预见的将来,上海物流业会吸引更多跨国企业前来投资。

二、外资迅速扩张对上海经济的影响

(一)FDI对上海经济增长的影响

1、推动经济增长。20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外资对于上海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从历年外资经济占上海市生产总值比重来看:外资经济占上海GDP比重连年上抬,无一年下滑,1995年这一指标仅为12.7%,至2009年升至24.6%,约占四分之一。(图4)

2、巩固了资本形成。除了1995年和2009年,外资在上海市历年固定资产的投资比例均在15%以上,2004年甚至达到了27.6%的高峰。据计算,1995~2009年FDI占上海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平均每年为17.72%,FDI不仅弥补了国内的资金短缺,而且带动了本地资本的形成。(图 5)

3、提升了出口规模。2009年上海市出口总额为1,419.14亿美元,其中外资出口总额为970.92亿美元,所占比重为68.42%,远高于早期约30%的外资出口比例,其对总需求的刺激作用显而易见。

4、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以2009年数据,外商投资企业职工总人数达125.66万,占全上海职工人数的20.89%,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

5、外资在创造外汇和缴纳税收方面也为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作用。

(二)FDI对上海技术进步的影响。除了要弥补国内的资金短缺,引入FDI的另一目的即是获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就管理技术而言,通过允许外资在国内设立企业,国外优秀的管理经验、管理制度作为一种企业文化已自然而然地在上海传播。但在工业技术上,不得不说,十几年来我们收效甚微,至今核心技术仍掌控在外资企业手中。我们开放了市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技术,不仅没有得到技术,还造成了今天外资在上海的技术垄断局面。

据调查,在抽取的位于浦东的80家投资额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中,仅有6.25%从事技术创新,而78.75%的企业主要是利用母公司技术。故可以合理地认为,外资在上海的投资带来的技术进步十分有限。

(三)FDI对上海本土企业的影响。从1992年实施“以市场换技术”以来,国门大开,外企凭借自身雄厚的经济力量与先进技术不断排挤打压并大范围收购控股上海本土企业,至今已垄断了上海主要工业部门及一部分服务市场。据统计,外资企业在华的利润率平均高出本土企业3个百分点,可税负却低于后者,平均为11%~12%(占销售额比例)。正是在这种极其可悲的环境下,本土企业生存困难,这一恶性循环更加强化了外资的挤出效应。1995年,上海的本土企业尚能占据77%的销售收入,近70%的利润,仅仅15年,内外资企业实力就彻底对调。与其说本土企业是败于外资企业的技术优势,不如说是败于对外资过度倾斜的引资政策。

同时,外商在与本土企业竞争过程中,通常采取品牌并购策略,而我方企业由于缺乏经验,品牌意识淡薄,往往只看到自己引进资金和技术的需要而忽视了外商并购的真正意图,并购就这样成了外资消灭本土化品牌的利器。据有关报道,2003年前,外资在中国并购仅占它们在华直接投资总额的5%,至2004年这一比例却突然上升到63.6%,多年持续的并购潮使得大量民族品牌被外资鲸吞。而外资并购中方品牌后通常会利用中国企业原有的生产线和营销渠道为外资品牌打工,同时冷落中方企业原有品牌,使其在市场上逐渐消失。以下列举几个上海品牌企业被并购的实例:

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外方口头承诺自己的“洁诺”牌和“中华”牌的投入比是4∶6,但并未兑现,中华牙膏多年为联合利华贡献8亿~9亿的销售额。

中国著名商标美加净:该品牌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跨国公司向上海家化投入巨资,实际上是将“美加净”逐出市场,为自己的品牌开路。上海家化的销售额从3亿元骤降至600万元,虽然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收回美加净商标,但已经失去了宝贵时机。

上海电熨斗总厂的“红心牌”电熨斗曾占有47.4%的国内市场份额,1993年品牌评估价值达1.3亿元。1996年4月,SEB与该厂共出资1,650万元(SEB出资60%)组建上海赛博电器有限公司。公司董事会5人,法方占3个名额。法方利用控股权,把红心变成加工车间,高进低出,转移利润;利用中方多年积累的销售队伍和人脉资源,使SEB的特福、好运达品牌低成本打入内地数百个商场,并实行专柜分割,贬低红心品牌,把外方品牌定在高端。由于推广力度存在明显歧视,使“红心”的市场占有率锐减到20%。中方董事多次要求引进或开发新产品或被法方拒绝,处处掣肘,董事会议冲突不断,合资公司三年累计亏损3千万,财务报表年年获通过。最后中方被迫撤出。1999年,法方全面接手并将合资公司改为独资公司,留给中方一屁股烂账。

上海梅林正广和饮用水有限公司是上海桶装水行业老大,有悠久历史。2001年达能以1.5亿元收购上海正广和饮用水公司50%股份。合资初期,由上海梅林管理正广和。2004年达能全面接手正广和的管理。原合资协议约定,总经理不能达到董事会设定的目标就必须离职,但达能接手后操纵修改了公司章程,将董事会成员设为7人,外方多一人;总经理一职由外方推荐(董事长和财务总监由中方委派)。从此,达能牢牢掌握住了总经理的任命权。达能在正广和的手法和娃哈哈如出一辙。合资协议规定中方必须将“正广和”商标使用权转让给合资企业,过去正广和要向集团公司支付商标使用费,合资后集团内的其他企业必须向合资公司交商标使用费。集团从此失去了“正广和”品牌,转为以“梅林”品牌产品为主。2001~2003年,正广和在上海桶装水市场占有50%以上的市场份额,营业收入1.58~1.65亿元,净利润388~1,162万元。2004年达能接手正广和后,其在上海的市场份额便逐渐萎缩。

残酷的事实说明,很多中方品牌不仅没有在外资并购中壮大自己,反而被逐渐削弱,走上一条不归路。

三、对现状的反思

上海是我国吸收外资的桥头堡,外资在沪的扩张集中反映了外资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通过前文的数据罗列和相关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对外资在华扩张现状的整体评论:自九十年代初我国实施“市场换技术”政策以来,国门大开,大批外资的长期涌入一方面弥补了我国建设资金的短缺,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极大贡献,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外资对本土企业的挤出效应极大地削弱了民族经济,非常不利于我国长期发展,同时外资企业为维持垄断优势,严格控制核心技术向中方的转移,欲将我国牢牢锁在全球产业链低端,可谓用心险恶。我国若想在未来打破封锁,攀上产业链上游,就必须改变政策。在此之前,需要认清现状并做出反思。

(一)引进外资越多越好?我们的引资政策值得反思。长期以来,政府十分热衷于大量引进外资无非是基于两点:一是外资效益好,可以增加税收;二是可以为中国提供大量建设资金,“借鸡下蛋”。事实证明这只是两个幻觉而已。

首先,引进外资对国家税收的贡献与其利润不成比例。外商投资者通常利用各种避税手段暗中转移利润,逃避中国的税收。国家税务总局反避税工作处苏晓鲁认为,目前国内已批准成立的40多万家外资企业中,相当数量的外企通过避税造成账面上大面积亏损,亏损面达60%以上,年亏损金额逾1,200亿元。而国家税务总局的抽样调查则显示,60%以上的外企存在非正常亏损,虚亏实盈。有专家指出,目前外企主要避税手段是转移定价,占避税金额的60%以上。

同时,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给予外商投资企业种种税收优惠,不仅造成财政收入大量流失,还产生了两个严重后果:一方面外资毋须使用先进技术即可加强市场竞争力,从而削弱了外资采用先进技术的动力;另一方面促使内资外逃,变换成“外资”身份再流回国内,以便享受税收优惠。显然,外资企业在税收上长期享有超国民待遇,严重不利于国内产业的生存与发展,降低了经济的整体效率。

其次,外资越多越好,真是这样吗?波兰经济学家米哈尔·卡莱斯基曾于1966年对此做过实证研究。其假定每年的引资总额不变,当累计利润汇出超过累计外资流入时,净投资量将转为负数;若利润汇出额超过贸易顺差额时,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将产生逆差,如果外资流入净额再低于每年偿付外债本金额,外汇储备将会下降。况且,就在中国以合资方式引进的技术中,属于硬件技术的成套设备的进口也占了绝大部分,技术许可和技术咨询服务等软件技术引进的合同数量和金额很小,所占比例不超过20%。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技术依赖心理,导致了掌握着核心技术的跨国公司很容易就将合资企业改造成由他们决策的独资企业。且引资工作多在政府的干预下进行,政府和企业的短线行为在引资中就表现为“重表面而轻实质”,导致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严重不足。中国用于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资金只占技术引进资金的1/3,而日本、韩国的情况却相反,用于消化吸收的资金三倍于技术引进的资金。对于许多地方政府来说,引进外资的目标日益模糊,甚至引资本身成了目的,从而造成“为开放而开放、为引资而引资”的局面。大部分国内企业未能通过合资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养成自主研制开发能力,即便是在员工素质、信息等基础条件最好的上海也不例外。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中国产业的发展壮大,这就要求政府在发展战略、产业方针和制度保障上相互协调,彼此促进,为本国产业的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然而,由于急功近利的“发展主义”指导思想的影响,政府在国内储蓄节节攀升、银行存贷差不断扩大以及对外贸易保持长期顺差的情况下,仍竭尽全力引进外资,最终也没有达到“通过参加国际分工引进外资,获取国际先进技术从而增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目的,实在是本末倒置。我们需要反思自身的外资依赖症,引进外资不是不好,关键是要引进有度。

(二)国内企业品牌意识的淡薄值得反思。如今的社会商品普遍供大于求,消费者心理较之过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相比于老一代人对物质效用的单纯注重,现在的消费群体更偏重于商品的其他价值。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我国如今的居民消费明显集中于名牌商品,前10名品牌的占有率之和在70%~80%左右,消费者已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阶段,大多根据品牌选择商品,品牌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但与此相对照的是,国内企业的经营理念并没有跟上消费者观念的发展,品牌意识淡薄。具体表现在:

1、品牌运营意识淡薄。当前我国许多产业虽已经是世界第一,但由于缺少本土知名品牌,在某种意义上只能算是没有品牌的打工经济。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家缺乏长远的品牌战略意识,有的企业法人代表没有树立品牌意识,只是一味地追求生产经营的绩效;有的企业虽然有品牌意识,但没有把品牌放在重要位置,没有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往往只是说说而已,没有付诸行动;有的企业缺乏创造品牌的动力,一遇到技术上或资金上的困难就产生畏难情绪,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对品牌的追求;有的企业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在与外商的合资合作中轻易地出让自己商标的使用权,以换取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丧失了长远的根本利益。

2、企业商标法律意识淡薄。有的企业虽然在其产品上使用商标,为商标的研制、开发、营销花费了上百甚至上千万元,但没有及时注册,反而被其他企业抢先注册,品牌无形资产的信誉价值、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度等一并拱手相让,企业不得不回到零点,所有的品牌积累只落得个“为别人做嫁衣裳”的尴尬结局。有的企业只注册单一产品商标,没有注册服务商标,致使其他企业抢先将该商标注册为自己的服务商标,不必研制、不必开发、不必营销便掠夺了该商标的信誉,获得了巨额的不当利益,产生“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客观效果,而一旦这个品牌的服务砸了牌子,必然发生连锁反应,使多年的品牌经营一夜之间付诸东流;有的企业没有注册产品的防御性商标,使一些企业在类似产品上注册了与该商标相近似的商标,以产生“借光”的晕轮效应,这是典型的商标淡化行为,也是典型的搭便车行为,使品牌进一步发展、经营产生不应有的麻烦;有的企业只在中国注册了商标而没有在国外注册该商标,驰名品牌在国外被抢注,致使品牌走向世界步履维艰。“杜康”在日本被抢注,山西“竹叶青”酒在韩国被抢注,云南“阿诗玛”香烟在菲律宾被抢注,最终迫使我国企业要么高价购回被抢注的商标,要么忍痛放弃在抢注国的市场份额,这一类的教训还很多。

由于消费者心理的转变,品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今的企业竞争表面上是市场份额与利润的竞争,实质上却是品牌形象的竞争,国内企业要想在全球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打造出自己的品牌,维护好自己的品牌。没有竖立品牌的企业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长期竞争中注定会被淘汰。

(三)政府对待民营企业的态度值得反思。几十年来,中国利用国内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低级要素,通过走接受国际产业转移来引进外资发展加工贸易的开放道路,发展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特征和优势的产业体系,成功地发挥了我国的比较优势,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可以说是一条在特定阶段所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但这种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增长模式也造成了诸如能源紧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加剧了社会矛盾。要实现国家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逐步加大对技术的研发与引进,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创新型产业的过渡,摆脱现如今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位置。事实证明,1992年中国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并未获得成功,政策的过多倾斜帮助外企占领国内广阔市场的同时,外资却严格控制核心技术的转移。这也再一次提醒我们,要获得技术进步必须依赖于自主创新,这就需要明确创新的主体。由于目前国企内部的考核机制偏重于效益,而创新周期长、风险大,所以大多数国企不愿创新,因此自主创新还得靠民营企业。

但一直以来,政府出于各种偏见将民企视为国企和外资的附庸,对民企的政策有较大歧视。加之融资困难,民企的生存发展一直十分艰难。要发挥民营企业的创新力,必须给予民企政策上的扶持和一个公平竞争环境。倘若不做出改变,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所有行业的主导企业都将被外资控制,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没有能力对任何一个行业和市场拥有发言权。国家的经济政策将失去根基,包括反垄断政策和价格调控,包括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鼓励政策。这样,国家尽管可以拿到税,但宏观调控权力将被架空,甚至金融调控权也被消融,大量利润外流,国家的经济主权将丧失殆尽。

[1]上海市商务委员会.2009上海服务业发展报告.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2]中国产业地图编委会.中国产业地图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朱磊.FDI对长三角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硕士论文,2009.

[4]李珮璘.跨国公司并购与中国战略产业的发展.世界经济研究,2008.7.

[5]余菲.上海服务业利用外资现状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09.16.

[6]晏正君.上海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化与影响.世界经济与研究,2001.1.

猜你喜欢

外资上海企业
上海电力大学
企业
企业
企业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