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模型视角下我国全方位国家级区域规划的思考
2011-08-11方大春
方大春
(安徽工业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一、我国区域发展规划变化历程与新特点
(一)我国区域发展规划变化历程
总体来说,我国区域发展经历了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从大层面区域协调发展到多方位全面发展的过程。[1](1)区域均衡发展时期。其理论基础是英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罗格纳·纳克斯的平衡增长理论。他们主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通过对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全面的大规模投资。1950-1978年,在我国政府的相关文献中,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范畴,但事实上实施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这主要与当时区域经济严重失衡的格局背景相适应。1949年,全国工业总产值77%以上集中在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区域经济严重失衡的空间格局,不利于我国新生政权的巩固和民族团结。尽管实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在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失衡的区域经济格局等方面功不可没,但该战略并没有使我国区域经济共同富裕。(2)区域非均衡发展时期。其理论基础是不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有选择地在某些部门进行投资,通过其外部经济使其他部门逐步得到发展,其代表人物有阿尔伯特·赫希曼、弗郎索瓦·佩鲁、汉斯·辛格、冈纳·缪尔达尔、罗斯托等。1979年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区域经济战略由均衡发展转变为非均衡倾斜发展。在非均衡倾斜发展战略导向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重心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先后设立深圳、海南经济特区,开放了一系列的沿海港口城市,这些举措极大地刺激了沿海地区原来相对压抑的发展潜力。区域经济非均衡倾斜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区域经济非均衡倾斜发展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区域两极分化,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3)大层面区域协调发展时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倾斜经济发展战略,造成区域经济差距扩大和区域利益关系严重扭曲。十四届五中全会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2000年开始,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启动;2003年国家颁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从政策、资金和项目上,给予了有针对性的支持;2006年4月国家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4)多方位全面发展时期。“十一五”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二十多项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2006年国务院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2007年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多个区域发展规划:《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长株潭城市群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2008年国务院批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年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多个区域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国务院又先后批复了多个区域发展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沈阳经济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规划》、《重庆两江新区发展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规划》;2011年,国务院已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
(二)现阶段区域发展规划新特点
1.立足于自身比较优势,体现不同国家意图。从已经出台的区域规划来看,更多规划立足于自身优势,体现国家不同意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主要功能定位是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区域合作开发等相关方面,其比较优势是其紧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定位是成为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其比较优势是拥有鄱阳湖流域。《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的定位是把浙江建设成我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示范区、海洋海岛开发开放改革示范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区、海陆统筹协调发展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及清洁能源示范区,其比较优势是浙江海域面积大、海岸线长、海岛多,可开发的海洋区域居全国首位,海上石油资源丰富,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
2.从跨省到省内,培育不同层次增长极。以往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从空间尺度上通常都是涉及两个以上省份的区域即跨省区规划。其目的一般有两个:一是解决单一省份内部无法解决的发展问题,比如跨省区之间的交通网络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重大产业分工协作,通过国家级规划,统筹考虑,形成跨省区协调机制;另一个目的在于培育国家一级的经济增长极,从而带动辐射范围更大的区域发展。2006年以后获批的国家级区域规划出现与以往不同的重要变化,许多规划的空间尺度都在一个省区之内。如江苏沿海经济带规划仅包括江苏省南通到连云港的一片区域,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包括辽宁省以大连为中心的沿海6个城市的范围,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主要包括长春市、吉林市和延边州等“长吉图先导区”;海峡西岸经济区规划是以福建省为主体、以两岸合作为重点的区域性规划;横琴岛总体规划是广东珠海联结澳门的一个岛屿开发规划;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是专门针对海南省开发开放的规划。这种空间尺度的缩小,一方面表明这些特定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具有从国家层面来考虑支持其发展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这些特定区域的规划也是为了培育“次增长极”,解决特定区域的发展问题,从而促进各区域之间及其内部的协调发展。
3.从由上至下到上下互动,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天津滨海新区、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曹妃甸工业区的发展目标被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而上述地区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正是有了这样的示范效应,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有动力推动区域振兴规划出台,并希望将这些区域振兴规划列入“十二五”规划中,以谋求更大的发展机会。国家级区域规划以往主要是由中央有关部门提出并组织研究制定,涉及到的地方要配合规划制定工作。而目前这些所谓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区域规划,并不完全是中央部门提出来的,有些是地方主动提出并获得中央部门的认可。这种程序上的变化反映出一些地方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需要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的强烈愿望。通过上下互动而出台的区域规划不仅使得地方更加明确发展的目标方向,而且发展动力更强。[2-3]
二、全方位区域发展规划的引力模型分析
(一)多极点着力,加快空间一体化进程
美国区域规划专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将经济增长的特征和经济发展阶段联系起来,他把区域经济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均质无序的区域中存有若干缺乏等级结构的独立地方中心。第二阶段:开始拥有单个强有力的中心。第三阶段:次级中心开始出现。第四阶段:功能上相互依存的城市体系结构形成。当一国的区域格局发展到第三阶段后,就必然产生政府统筹促进区域一体化的要求。我国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也提出与约翰·弗里德曼相类似的区域发展的四阶段理论:均质化和孤立阶段、极化阶段、点轴系统阶段、完善点轴空间系统阶段。
假设一个国家有三个地区,地区中心城市既是经济重心,又是地区地理位置中心点。三个地区为等面积的圆形;两者之间有高速公路,距离为r;他们都有一定经济实力,经济质量为M,并且相互之间发生经济联系,经济贸易程度非常高。中央政府出台区域发展规划都有一些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这里假设把财政支持折算为经济实力3M。现假设国家需要对这三个地区进行区域战略规划,实现跨越式发展,一般有三种发展规划:一是选择一个地区(如A地区)优先发展,对这个地区投入3M(如图1a);二是选择两个地区(如A、B地区)优先发展一个,投入2M;另外一个投入M(如图1b);三是选择三个地区协调发展,每个地区各投入M(如图1c)。
图1 不同区域规划的整体经济联系程度
其中,Fa,Fb,Fc分别表示三种不同区域规划的区域整体经济联系力。由于Fa<Fb<Fc,可知三种不同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结果是不同的。故得出结论:随着区域多方位发展规划的实施,区域之间的经济作用力逐步增加,说明区域间经济的联系力加大。区域多点着力有利于区域经济交流,有利于区域的整体跨越发展。
(二)缩小区域间差距,提高区域间联系强度
在区域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历史原因、区位原因和偶然原因,会在某一地区出现经济增长点。当经济增长点出现以后,会对其他地区产生极化效应(回波效应)。极化效应是指一个地区只要它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发达地区越富,落后地区越穷,造成了两极分化。在区域发展初始阶段,产生部分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打破区域增长的低水平循环,有利于产生乘数效应和示范效应,有利于经济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产生。扩散效应是指所有位于经济扩张中心周围的地区,都会随着与扩张中心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等情况,从中心地区获得资本、人才等,并被刺激促进本地区的发展,逐步赶上中心地区。但是,靠市场机制产生扩散效应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如果政府在区域发展第三阶段,在经济实力允许情况下,实施区域全面开发,引导要素在空间合理配置,增加区域间联系程度,可以缩短进入空间一体化阶段的时间。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利用的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该国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所能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固定不变的,即潜在GDP是固定的。例如,某国家有两个地区,一个是发达地区(A),另外一个是欠发达地区(B)。如果在市场机制发生作用下,发达地区集中国家大部分经济生产要素和资源,潜在经济总量为M;欠发达地区拥有小部分经济生产要素和资源,潜在经济总量为m,这个国家的潜在GDP=M+m。
再求Mm最大值,构造F(MA,MB)=MAMB+λ(M+m-MA-MB),分别对MA,MB,λ求导数。
图2 不同经济实力区域间组合的联系程度
结论:如果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实施区域发展规划,给予一些政策倾斜和财税支持,引导生产要素和资源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减少生产要素在发达地区过度集中,会使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增强,空间一体化程度提高。当两区域经济实力相当时,区域间经济联系程度最高。
三、全方位区域规划实施的可行性
(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域间联系距离缩短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影响,我国政府果断采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刺激方案,其中一项措施是政府采取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国内需求。例如: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这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缩短了区域间距离,使区域间发生交叉联系,有利于全方位区域开发。
(二)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加速,地区间经济差距缩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经济也日益融合到世界经济中。我国对国际产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而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也不断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强。[6]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向消费类型的转变,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出现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态势。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东部地区受到外部需求减少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同时,东部地区所具有的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相对劣势,使其在承接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的国际产业转移竞争中不具有明显优势。2008年,我国中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发展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 12.8%,西部地区更是高出56%。中西部地区对 FDI吸引力加大,外资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趋势日益明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地域上的有利条件,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和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再加上近年来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腾笼换鸟”成为必然,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2009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3.5%,分别高于各地区加总平均水平和东部地区1.9、2.8个百分点,增速连续3年高于东部地区。
(三)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中央政府的区域统筹能力增大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1952-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679亿元增加到30多万亿元,实际增长76.8倍,年均增长8.1%。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GDP年均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多。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7983亿元,比日本多4044亿美元,正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1950年只有62亿元,2008年突破了6万亿元大关。外汇储备迅猛增长,2010年底达到28473.3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区域发展战略,中央逐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2006年,中央财政将筹措财力,至少拿出1696亿元用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后发展地区排忧解难。2010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的规模已经达到32349.63亿元。2011年,这一规模将增至37310亿元,转移支付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全方位区域规划实施的对策
构建区域空间一体化,首先要增加区域之间的经济吸引力。从引力模型分析角度,我们可知增加区域之间经济吸引力,一般应采取这几种措施:缩短区域之间交通距离(缩短r);增加区域之间产业联系程度(增加M1、M2);加强区域之间协调与合作,减少区域间摩擦(增加G);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引导产业转移,实现生产要素在空间最优配置(缩小M1、M2之间不合理差距)。
(一)深入推进区域内交通设施建设,缩短区域腹地与外界距离
加强区域之间经济联系,基本条件是要有完善的交通网络,这样才有利于要素之间的快速流动。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交通设施往往有国家财政投入,一般连接区域间中心城市。在引力模型中,为了简化分析常以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实际上区域内有广大腹地,腹地需要直接或者通过中心城市与外界发生经济联系。区域内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区域之间联系程度高低。区域规划出台以后,不仅要关注区域之间的交通设施建设,更要重视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才能真正使区域内资源参与区域外经济合作。
(二)立足于区域自身优势,避免区域间“囚徒竞争”
本次的区域规划几乎普惠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有国家级区域规划。如果这些规划仅仅以国家战略的名义,进行省级区域开发,势必加剧竞争,在有些地方之间造成短兵相接式的重复建设。区域规划要立足于区域自身优势,实现错位发展,体现国家级规划不同目的。这样,区域间经济合作内容才能丰富,经济联系程度才能提高;否则各地区区域规划获得批准后,区域内各经济主体纷纷抢抓机遇,谋划各自的发展,甚至各主体之间为争取外部资源不惜竞相让利竞争。[2]结果,区域规划获批后,不仅没有对各地开发提供正确指导,反而会成为新一轮区域间无序开发的开始。
(三)设立区域协调机构,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规划实施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区域协调机构设立从本质上来说,能减少区域间经济摩擦程度。随着我国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配置已突破现有的行政区划范围,但目前的行政区经济依然主导并限制着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配置。从广义上讲,区域规划本身就是一种区域协调、区域合作的机制,但实际上规划协调的作用十分有限。由各行政区建立的区域性合作组织(如省、市长联席会等),在协调区域行动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组织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对于涉及区域发展的重大利益问题也难以协调。[7]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现实出发,由上一级政府部门设立有权威的协调性机构,相对来说效果会更好。因此,今后要把如何建立更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尽快提上国家的议事日程。
(四)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投入,提高区域间联系程度
欠发达区域因其历史、区位和资源等自身特点,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全方位区域规划出台大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在政策上没有相对优势,靠发达地区的扩散效应来实现自身发展,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从上面分析可知,在总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区域间经济差距越小,其经济联系程度越高。为确保区域之间经济实力均等,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力度是可行措施之一。
(五)引导区域间要素合理流动,加快空间一体化进程
除了上面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力度是可行措施之外,另一条措施是引导区域间要素流动。目前资源要素和资本区域流动存在两种障碍:一是区域间行政壁垒,二是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8]区域经济合作最大的障碍就是隐藏于行政区域背后的行政壁垒及其产生的地方保护主义,根本根源是地方政府出于对本区域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我们在区域规划中探索区域间利益分享机制,消除行政壁垒,引导要素合理流动。市场机制往往引起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导致要素向发达地区集中,获取过多收益。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比较差,难以吸引劳动力,特别是高素质人才。没有合格的劳动者,资本也不会迁移到欠发达地区,生产要素难以与区域特有优势相结合,不能实现要素空间最优配置。为此,在区域全方位规划出台的“十二五”期间,国家要积极推进和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从全世界来看,构建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有两个途径:一是由市场自由发展而逐渐形成,二是由政府调控打造。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前期依靠政府引导,当区域经济发展起来以后,政府再进行让位,全面出台区域发展规划是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最佳方法。我国现在也面临着经济发展转型,产业转型与升级需要区域规划来支撑。多个区域政策密集出台,标志着区域规划正在国家加快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全面开花式的区域振兴规划出台也会产生问题:一是政策和资金的配套难以跟进,区域振兴效果没有预期的好;二是国家监管难度加大,可能会产生一些投机行为,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隐患;三是规划之间恶性竞争,各地以振兴规划为名,如果不防范重复建设,也难免对资金和资源造成浪费。为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全方位区域规划出台,要积极利用其优势,实现预期效果。
[1]袁新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回顾与评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94-96.
[2]陈 耀.我国区域规划特点、问题及区域发展新格局[J].创新,2010,(3):5-7.
[3]方创琳.我国新世纪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发展趋向[J].地理科学,2000,(1):1-6.
[4]游群林,卢政营.旅游资源吸引力距离衰减的实证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30-34.
[5]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孙浩康.新形势下我国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6):89-94.
[7]杨道田.新区域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区域治理:问题与反思[J].当代财经,2010,(3):89-94.
[8]朱 敏,黄 寰.中国区域规划的战略思路及其对效率与公平的兼顾[J].中国市场,2008,(6):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