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2011-08-09

对外经贸 2011年8期
关键词:外汇储备外汇

曾 杰

(鞍山师范学院,辽宁鞍山114007)

外汇储备是一国国际经济往来所形成的特殊外汇债权。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3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30%以上,高出第二大外汇储备国日本一倍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这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也反映了中国在国际经济、国际支付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巨额的外汇储备提高了我国信用等级和偿付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持有的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外汇储备的增长过快、积累过多,加大了宏观经济政策平衡国内外收支的压力,甚至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资源浪费、较高的机会成本,甚至造成一国货币政策扭曲。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以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外国货币,外汇储备是国际储备的一部分。国际储备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的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外汇储备在储备资产中最为重要。回顾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由短缺到充足甚至过剩的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94年以前。我国的外汇储备一直处于较为缺乏的状态。这一时期国家的对外贸易量相对较小,而且严格控制国外资本的进入,外汇储备总量处于较低水平。

第二阶段,1994—2000年。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外汇储备也迅速增长,形成了一定规模。到199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

第三阶段,2001至今。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迅速增长,顺差额不断扩大,外汇储备每年以40%左右的速度大幅增长。2001年我国外储总量达2121.56亿美元;2006年,我国的外汇储备总量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63亿美元,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2009年4月,外储突破2万亿美元。2011年3月,我国外汇储备高达30446.74亿美元,突破3万亿美元。短短10年,我国外汇储备扩大了10多倍,具体增长情况见图1。

图1 2001—2010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情况

根据IMF的COFER数据库,以及中国外贸收支中各币种的比例,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大约占70%,欧元资产占20%,日元资产占10%。我国外汇储备在币种结构上偏重于美元,美元资产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约为70%,在资产结构上偏重于美国财政部国债和政府机构债券。截至2011年2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为1.15万亿美元,仍为美国最大债权国。由于我国仍未完全开放资本项目,投资美国证券主要以国家外汇管理局、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为主,居民对美国证券的投资只能通过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形式。近几年,随着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的调整,我国的欧元储备和日元储备日渐增多,但所占比例仍然较低。

二、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原因

(一)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存在双顺差

双顺差是指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同时出现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的盈余状态。一方面,我国一直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鼓励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我国的引资环境相对宽松,国家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资本项目出现大量盈余。2008年,西方很多国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陷入了低迷期,而中国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增长,宏观政局良好,这样中国市场自然成为投资者的首选。中国2010年外商直接投资(FDI)金额达105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4%,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双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

(二)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

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强制结汇和有条件售汇制度,这一制度使得居民和企业所创造的外汇必须出售给国家,几乎全部外汇都掌握在国家手中,中央银行在整个外汇交易中处于垄断地位。这种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导致银行和企业都无法按意愿持有外汇,中央银行以国家外汇储备的形式持有大量的外汇。我国外汇管理制度是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制度性原因。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1994年后我国实行汇率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7月,我国再次进行汇率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需要在外汇市场抛售人民币购入外汇,结果导致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

(四)人民币升值预期使热钱大量流入

热钱,又称游资或投机性短期资本,是指以投机获利为目的快速流动的短期资本,而且进出之间往往容易诱发金融市场动荡,具有投机性强、流动性快、隐蔽性深等特征。在对人民币升值的心理预期作用下,大量国际热钱以各种非法的途径进入中国套利、套汇。热钱可以通过贸易渠道进入中国,通过境内的对外贸易企业虚报贸易出口,如提高商品的出口价格,低报进口价格;国外游资也会通过投资渠道从资本和金融项下进入中国,直接投资是热钱进入中国的一条重要合法途径。热钱的流入是这几年我国外汇储备剧增的原因之一。

三、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问题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资信,标志着我国对外支付能力和调节国际收支能力不断增强。在看到积极作用的同时,超额外汇储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使经济发展面临一定的风险。

(一)外汇储备投资收益低

我国庞大外汇储备中的绝大部分被投放于境外的金融市场,主要购买美国的债券等,并未参与到境内资金循环过程中来。金融危机以后美国实体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断下降。目前,美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仅为3.13%,资产收益低下。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是指由于持有过多超出实际需要的外汇从而导致部分的消费与投资机会的丧失。我国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等于是以低价将国内资金转移到国外;同时放弃了一定量实际资源的使用,从而丧失这些资源在境内投资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二)汇率风险增加

近年来,美元汇率的持续下跌使我国的外汇储备严重缩水。自2005年7月我国实行汇改以来,美元就开始对人民币连续贬值。至2011年6月10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由8.27下降到了6.4853,贬值21.6%。假定我国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70%以美元形式持有,我国的外汇储备已于无形中亏损了约6480亿美元。使我国外汇储备严重缩水,遭受较大损失。这种过于单一的币种结构使我国外汇储备资产面临很大的金融风险。

(三)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外汇储备量与本国货币的投放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外汇储备量越大,意味着基础货币投放量也越大。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3万亿美元,相当于央行向市场投放了与之相等的人民币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的放大作用影响物价,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我国的外汇占款集中投放于外向型生产部门,使得这些部门的资金充足,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然而,供应生产资料的基本属于内向型生产部门,资金相对短缺。因此原材料的供不应求使得原材料价格上涨,引发结构性通胀。我国近年来的通胀趋势也较为明显,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了5.1%,未来的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四)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随着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的并轨,以及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原则,必将形成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从我国近年来的数据看,人民币一直处在升值的状况,而且由于巨额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会一直持续,可能会使更多出口企业遭遇贸易摩擦,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随着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导致国际游资大量流入国内以套取利润。国际游资的大量流入又进一步推动外汇储备的增加,外汇储备供大于求,又进一步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恶性循环。

四、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现行结售汇制度,逐步推行意愿结汇制

我国应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行意愿结售汇制,做到“藏汇于国”和“藏汇于民”并重。央行可在监控外汇市场的基础上调整限额比例,扩大企业和居民对外汇的自主支配权,而不是国家把大部分的外汇储备资源控制起来。相对于我国,日本外汇储备运用良好的原因就是“藏汇于民”政策的实施。日本官方储备约为1万多亿,而民间储备占到5万亿。通过“藏汇于民”,一方面可以减少国家持有的外汇储备的规模;另一方面增加企业居民的支配自由度,企业和居民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支配,并提高外汇使用的效率。民间外汇储备机制灵活,自担风险,分散持有。

(二)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增加黄金储备和战略能源储备

我国的外汇储备为了流动性和安全性的需要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尽管安全性、流动性较高,但是由于美国长期利率较低且美元持续贬值,使我国外汇储备损失巨大,面对这种情形,应着眼于其他收益率更高的投资方式。黄金是一种有效的储备保值手段,应该利用部分外汇储备来购买黄金,逐渐增加我国的黄金外汇储备。2010年中国的黄金储备量仅为1054吨,中国所持有的黄金储备在全球仅为第六位,与“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地位并不相称。美国是世界上黄金储备量最大的国家,储备量为8133.5吨,是中国的7倍多。我国还迫切需要利用外汇储备增加石油、矿产等战略性物资的储备,动用部分外汇储备建立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公司,主要对国内外石油、钢铁、天然气、煤炭等战略能源领域进行策略性投资,一方面可以提高外汇储备的运营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平抑能源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美元的贬值趋势使得我国外汇储备面临汇率风险,所以应减少美元比重,适当增加其他主要货币如欧元、日元及其他货币性资产的比重,从而有效化解一部分风险,保证我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

(三)加强对投机资本的监管,严防国际热钱的涌入

不少外资通过伪造进出口单据等多种渠道进入我国,每年的外汇储备增长中都有一部分无法解释其来源。应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高度,警惕和阻止国际热钱的涌入。我国应以外管局为中心直接监管,以银行为信息中介辅助监管,保证外管与银行信息快速共享,建立有效健全的监管机制。新外管条例针对出口收汇建立待核查账户,通过联网核查保证交易的真实性,起到抑制热线流入的效果。我国还应该对国外直接投资设定适当的额度、期限,减少投机资本进入。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必须认真履行临柜依法审核职责,加强对外汇收支交易背景的审核,拒绝结汇无贸易背景的可疑外汇资金流动,应在银行内部建立流动资金报告制度,对发现的异常资本流动及时上报监管者。另外,在股票市场和其他证券市场,也应加强管理和稽查,防止投机资本借用这一渠道进入我国资本市场。

(四)设立海外投资基金,鼓励企业加大对外投资

国家可以考虑用部分外汇储备设立海外投资基金,通过商业银行转贷,支持企业的海外投资。扩大对外投资能从一定意义上缓解外汇储备的增长,鼓励企业走出去,实行跨国经营,给予一些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海外投资政策上以及融资上的便利。应该将外汇储备合理地运用于企业的跨国经营和金融集团的国际化经营。如成立美元技术创新基金,支持国内企业加强与大型跨国公司的技术合作和开发等。从中铝收购力拓的失败到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功,证明了中国有实力的企业已经做好了准备,并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也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但其发展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可以考虑制定更为积极的对外投资战略,对有实力民营企业给予美元贷款,推动这些企业到国外投资。可以到其他国家设立境外经贸区,在满足东道国市场的同时,可缓解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

[1]张志华.人民银行巨额外汇储备的经济性质及其出路[J].财经科学,2009(12):1-9.

[2]吴念鲁,贾彦龙.以新思维审视中国外汇储备风险[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1):18-26.

[3]唐雪凡.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利弊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5):63.

[4]叶东秀,王霞.我国外汇储备现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6):70-71.

猜你喜欢

外汇储备外汇
经常项下境内外汇划转相关业务
外汇储备增加并不必然引致货币发行量增大
不辱使命的中国外汇人
201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31399亿美元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黄金和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