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HPLC 法测定小飞蓬总黄酮中野黄芩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含量Δ
2011-08-06叶豆丹严铭铭万志强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市130117
叶豆丹,严铭铭,赵 爽,邵 帅,万志强,展 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市 130117)
小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L.为菊科飞蓬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小白酒草、加拿大蓬、小蒸草、鱼胆草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可治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胆囊炎、疮疖肿毒、中耳炎、眼结膜炎[1]。本课题组已从该中药材中分离出黄酮类化合物近20种,生物碱类化合物近10种,其他类化合物20余种[2]。目前,本课题组对小飞蓬总黄酮进行了分离纯化,总黄酮含量已达76.52%,药效学实验表明其对小鼠肉瘤(S180)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本试验针对其中所含有的3种成分——野黄芩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建立了相应的含量测定方法,确立了3种成分的含量,以为有效控制小飞蓬总黄酮的质量提供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包括Agilent化学工作站、DAD检测器、在线脱气机、四元高压梯度泵(美国Agilent公司);KQ-250B超声清洗机(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槲皮素(批号:100081-200406)、木犀草素(批号:111520-200504)与野黄芩苷(批号:110842-200504)对照品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小飞蓬采自吉林省长白县,经长春中医药大学姜大成教授鉴定为菊科飞蓬属植物小飞蓬E.canadensisL.;小飞蓬总黄酮(长春中医药大学研发中心自制,批号:090517,含量:76.52%);甲醇为色谱纯,冰醋酸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混合对照品贮备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野黄芩苷、槲皮素、木犀草素对照品各6.5 mg,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超声(功率:250 W,频率:40 kHz)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浓度均为0.65 mg·mL-1的野黄芩苷、槲皮素与木犀草素混合对照品贮备液。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小飞蓬总黄酮50 mg,加甲醇20 mL,超声(功率:250 W,频率:40 kHz)溶解并定容至25 mL,经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3 色谱条件
色谱柱:ZORBAX SB-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A)-0.5%冰醋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2.00 min,A∶B=40 ∶60;12.01~30.00 min,A∶B=62 ∶38;30.01~50.00 min,A∶B=85∶15);检测波长:360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3,4]。分别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贮备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记录色谱图。色谱见图1。
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上述混合对照品贮备液0.8、1.0、1.2、1.4、1.6、1.8 mL,置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含野黄芩苷、木犀草素与槲皮素分别均为0.052、0.065、0.078、0.091、0.104、0.117 mg·mL-1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照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积分值(Y)为纵坐标,对照品进样量(X)为横坐标,制备标准曲线,得槲皮素的回归方程为Y=1 081X+16.062(r=0.999 9,n=6);野黄芩苷的回归方程为Y=68.361X-396.85(r=0.999 9,n=6);木犀草素的回归方程为Y=68.999X-276.54(r=0.999 9,n=6)。结果表明,3种成分的进样量均在0.52~1.17 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图1 高效液相色谱图Fig 1 HPLC chromatograms
2.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上述混合对照品贮备液10 μL,重复进样5次,测定峰面积。结果,野黄芩苷、槲皮素、木犀草素的RSD分别为1.10%、1.94%、1.47%(n=5),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6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同一小飞蓬总黄酮样品6份,每份50.0 mg,分别按“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各吸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结果,野黄芩苷、槲皮素、木犀草素的RSD分别为1.56%、1.36%、1.04%(n=6),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2.7 稳定性试验
于0、1、4、8、12、24 h分别精密吸取室温放置的同一供试品溶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结果,野黄芩苷、槲皮素、木犀草素的RSD分别为1.18%、1.29%、1.16%(n=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样品6份,每份约20.0 mg(野黄芩苷、槲皮素、木犀草素含量分别为3.127%、7.707%、6.718%),分别精密加入野黄芩苷、槲皮素与木犀草素对照品,按“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依含量测定方法操作,进样测定,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分别见表1~表3。
表1 野黄芩苷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n=6)Tab 1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of scutellarin(n=6)
表2 槲皮素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n=6)Tab 2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of querceti(nn=6)
表3 木犀草素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n=6)Tab 3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of luteolin(n=6)
2.9 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精密称取5批小飞蓬总黄酮样品适量,照“2.2”项下方法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依法各测定3次,计算样品中野黄芩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见表4。
表4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n=3)Tab 4Results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sample(s%,n=3)
3 讨论
笔者曾分别测定槲皮素、木犀草素、野黄芩苷对照品与样品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结果发现槲皮素与木犀草素对照品分别为368 nm与349 nm,而野黄芩苷对照品在285 nm及337 nm波长处各有一最大吸收峰,但样品在360 nm波长附近有一较强吸收峰,故将检测波长设在360 nm波长处。
采用梯度洗脱方式,以甲醇-0.5%冰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节省了流动相,并大大缩短了测试时间,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综上,本试验所建反相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为有效控制小飞蓬总黄酮的质量提供依据。
[1] 张 丽,李彩芳,李晓梅,等.加拿大蓬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7(4):39.
[2] 邵 帅,严铭铭,毕胜男,等.小飞蓬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4):1 053.
[3] 张 洁,顾政一,何承辉,等.HPLC法同时测定新疆一枝蒿中木犀草素和一枝蒿酮酸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4):1.
[4] 龙风荣,孙 敏.HPLC测定热淋清胶囊中槲皮素的含量[J].中成药,2007,29(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