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钮扣不同提取物止咳化痰作用研究Δ
2011-08-06冯承恩黄庆芳房志坚梅全喜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中山市58458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市58400
冯承恩,黄庆芳,房志坚#,梅全喜(.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中山市58458;.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市 58400)
金钮扣,别名一面针、刺茄、山颠茄、金钮头或小登茄[1]。来源于茄科植物水茄Solanum torvumSwartz.的干燥茎和根,有活血、散瘀、消肿、通经、止咳、止痛之功效,味辛、微苦,微凉,有小毒[2]。前人对金钮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果实和叶的化学成分上。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金钮扣醇提取物对止咳、化痰有一定疗效,现对醇提取物作进一步的提取分离,寻找止咳和化痰作用的有效部位,以期为临床应用与合理开发利用药材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YLS-8A型多功能诱咳引喘仪(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设备站);UV110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
金钮扣由广东益和堂提供,经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实验中心田素英副教授鉴定为真品;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00620);氯化铵(呼和浩特制药厂,批号:20100112);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动物
KM种小鼠80只,♀♂兼半,体重18~22 g;豚鼠80只,♀♂兼半,体重150~200 g,均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粤)2006-0015)。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动物实验室饲养,室内温度控制在(20±2)℃,湿度为60%。
2 方法与结果
2.1 金纽扣提取物的制备
按常规回流提取法,用95%乙醇回流提取金钮扣茎部,浓缩得醇提取物浸膏151.5 g。取95.5 g醇提取浸膏,加水溶解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萃取至萃取液无色为止,浓缩分别得石油醚浸膏6.2 g、氯仿浸膏9.8 g、乙酸乙酯浸膏5.5 g、正丁醇浸膏14.0 g和水溶部分浸膏15.1 g。4℃贮藏,备用。
2.2 金纽扣提取物对豚鼠枸橼酸引咳的影响[3]
筛选豚鼠:取豚鼠置于诱咳引喘仪中,17.5%枸橼酸喷雾1 min,以豚鼠出现响亮的咳嗽声为标准,记录5 min内豚鼠的咳嗽次数,次数多于10次的豚鼠为合格动物,用于实验。
取豚鼠80只,随机均分为8组,即空白对照、阳性对照、金钮扣醇提取物和金纽扣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溶性部分组。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 h,金纽扣各提取物组按17.12 g·kg-1ig给药,每天1次,连续3 d;阳性对照组于金纽扣各提取物组ig给药第2天按0.3 g·kg-1ig给予氢溴酸右美沙芬,每天1次,连续2 d;空白对照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1 h,将豚鼠放入诱咳引喘仪中,并使豚鼠接受恒压17.5%枸橼酸刺激至预定时间引咳,喷雾刺激时间为1 min,记录豚鼠的咳嗽潜伏期以及在5 min内咳嗽次数。
2.3 金纽扣提取物对小鼠气管酚红分泌的影响[3]
以 5%NaHCO3作为溶剂,测定浓度为 0.25、0.50、0.75、1.00、1.50、2.00、2.50、3.00 μg·mL-1酚红的吸光度(OD)值,通过酚红浓度和OD值计算出回归方程,再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出各小鼠的气管酚红的排泄量。
取小鼠80只,分组同“2.2”项下方法。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 h,金纽扣各提取物组按17.12 g·kg-1ig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阳性对照组于金钮扣各提取物组ig给药第6天按1 g·kg-1ig给予氯化铵,每天1次,连续2 d;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30 min,ip2.5%酚红生理盐水溶液0.5 mL/只,注射30 min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钝性分离甲状软骨至气管分支处段气管,用5%NaHCO3溶液反复抽洗气管3次,每次0.5 mL,合并洗出液,装入试管中,1 500 r·min-1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计测546 nm波长处OD值。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出酚红的分泌量,根据酚红分泌量和动物体重计算出酚红校正量。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金纽扣提取物对枸橼酸所致豚鼠咳嗽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金钮扣乙酸乙酯、正丁醇、醇提物组咳嗽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咳嗽次数显著减少(P<0.05);金纽扣石油醚、氯仿、水溶部分组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均有改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金纽扣提取物对枸橼酸所致豚鼠咳嗽的影响见表1。
3.2 金纽扣提取物对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金钮扣乙酸乙酯、正丁醇、醇提物组的酚红分泌量显著增加(P<0.05),酚红校正值也相应显著增加(P<0.01);金纽扣石油醚、氯仿、水溶部分组酚红分泌量、酚红校正值有改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金纽扣提取物对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影响见表2。
表1 金纽扣提取物对枸橼酸所致豚鼠咳嗽的影响(±s,n=10)Tab 1 Effects of extraction of S.paniculata on citric acid-induced cough in guinea pig(s±s,n=10)
表1 金纽扣提取物对枸橼酸所致豚鼠咳嗽的影响(±s,n=10)Tab 1 Effects of extraction of S.paniculata on citric acid-induced cough in guinea pig(s±s,n=10)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vs.blank control group:*P<0.05,**P<0.01
组别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金纽扣石油醚组金纽扣氯仿组金纽扣乙酸乙酯组金纽扣正丁醇组金纽扣水溶部分组金纽扣醇提取物组剂量/g·kg-1-0.30 17.12 17.12 17.12 17.12 17.12 17.12咳嗽潜伏期/s 87.8±21.89 152.8±16.60**78.6±19.45 101.3±20.16 138.4±18.94*137.1±24.57*76.9±11.23 133.5±19.70*咳嗽次数/次16.0±2.8 5.0±1.5**13.0±2.2 9.0±1.9 8.0±2.0*8.0±2.6*13.0±3.8 7.0±2.9*
表2 金纽扣提取物对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影响(±s,n=10)Tab 2 Effects of extraction of S.paniculata on phenol red secretion in mice(±s,n=10)
表2 金纽扣提取物对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影响(±s,n=10)Tab 2 Effects of extraction of S.paniculata on phenol red secretion in mice(±s,n=10)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vs.blank control group:*P<0.05,**P<0.01
组别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金纽扣石油醚组金纽扣氯仿组金纽扣乙酸乙脂组金纽扣正丁醇组金纽扣水溶部分组金纽扣醇提取物组酚红校正值/μg·g-1 0.026±0.004 0.055±0.016**0.027±0.012 0.023±0.002 0.045±0.012**0.053±0.024**0.018±0.014 0.045±0.020**剂量/g·kg-1-1.00 17.12 17.12 17.12 17.12 17.12 17.12酚红分泌量/μg 0.656±0.086 1.338±0.024**0.655±0.087 0.623±0.099 1.014±0.023*1.262±0.021*0.563±0.058 1.031±0.069*
4 讨论
金钮扣为茄属植物,茄属植物具有降压等多种功效[4],而金钮扣则有散瘀、通经、消肿、止痛、止咳之功效,是中华老字号广东益和堂生产的传统名药沙溪凉茶的主要成分之一[5]。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已发现金钮扣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具有止咳和化痰的功效,但以醇提取物的疗效更佳。根据溶剂极性大小,笔者对醇提取物进一步萃取分离,探究金钮扣止咳、化痰有效成分的部位。结果显示,止咳化痰的有效成分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极性较小的石油醚、氯仿和极性较大的水溶性部分未明显显示其止咳、化痰的功效。
谢纲等[6]研究发现,金钮扣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黄酮及苷类、甾类、挥发油、有机酸及其衍生物等。最近,陆园园等[7]在金钮扣中发现甾体、生物碱、皂苷、芦丁、山柰酚和槲皮素等。另外,舒伟虎等[8]在金钮扣95%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出酰胺类、甾体、苷类、黄酮和有机酸等11种成分。笔者前期研究发现,金钮扣中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挥发油、黄酮类和三萜类等[9],生物碱、皂苷类往往具有止咳、化痰作用[10]。笔者推测金钮扣醇提取物不同萃取物中具有止咳、化痰作用的有效成分可能与生物碱及皂苷类的成分有关,此为其药理作用的化学基础,下一步将对其药理活性进行研究。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18.
[2] 梅全喜主编.广东地产药材研究[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430.
[3] 徐叔云,卞如濂,谢强敏.药理实验方法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 359.
[4] 汤丹灵.乌点规醇溶性成分降压作用研究[J].中国药房,2008,19(9):659.
[5] 房志坚,刘基柱主编.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手册[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7:121.
[6] 谢 纲,李 冲.茄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6,21(2):63.
[7] 陆园园,罗建光,孔令义.水茄的化学成分[J].中国天然药物,2011,9(1):30.
[8] 舒伟虎,周光雄,叶文才.水茄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1,42(13):424.
[9] 吴冬凡,房志坚.金钮扣根化学成分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24(2):139.
[10] 沈映君,陈长勋.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