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牦牛资源开发利用设想
2011-08-04丛英利
谈 锐,丛英利
(1.新疆畜牧总站,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9;2.新疆草原总站,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畜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存栏牲畜从1978年的2 475万头(只)发展到2008年的4 747万头(只),增长了近一倍,主要畜产品肉、奶 、蛋、毛则分别从 1978 年的 9.65、5.25、4.29(1985年数据)、2.93万 t增长到2008年的 175.5、209、29、8.40 万 t,分别增长了 17.2、38.8、5.7 、1.8倍。而同作为新疆畜种的重要一员,牦牛的发展却波澜不惊,比较平缓,从 1987年的17.2万头,到2008年的18.2万头,仅增长了1万头,尽管九十年代中期曾一度发展到了25万头左右,但从没上过30万头[1]。
1 新疆牦牛资源现状
据新疆畜禽遗传资源调查,2008年新疆有牦牛18.2万头,主产区在巴州和静县、和硕县的海拔2 400~4 000 m的高寒草甸草场,有9.4万头;克州的阿克陶县、阿克奇县有4万头,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县、叶城县有1.5万头,和田地区有1.5万头,阿克苏地区的高山地带有1万头;其余地州有零星分布。
新疆牦牛主要是1920年由西藏引入,已有八十多年饲养历史。新疆各地分布有许多高山草场,牦牛在这些草场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逐渐在这些区域得到推广,形成了新疆牦牛这一资源。由于基本没有进行过比较系统的选育,在1980年~1983年的资源调查中,只有巴州的牦牛在种群来源、体貌特征、生产性能等方面较为一致,被确定为我国的一个优良地方类群,并命名为巴州牦牛[2]。
新疆牦牛有计划的选育和开发始于上世纪末,自治区成立了牦牛生产领导小组和牦牛科研协作组,开展牦牛资源调查、推广人工授精、进行种间杂交试验和牦牛各种传染病及寄生虫病调查等工作。21世纪以来,主产区巴州先后从青海、四川引入种公牦牛进行换血,并进行了导入野牦牛血的实验,且于2006年编制完成了《新疆牦牛标准体系》。在牦牛系列产品的开发上,已有一些企业参与,但都在起步阶段,还没做大做强。
由于牦牛终年放牧在高寒草原,无棚圈,无补饲,流动性大,人工授精技术等现代改良技术的推广应用存在很多困难,所以繁殖多采用自然交配方式进行,牧民对种公牛的选留和使用方式比较落后,导致牦牛品质逐年下降。近年除主产区巴州在提纯复壮、改良选育方面做过一些工作外,其余地州几乎占全疆近一半的牦牛处在完全放任的状态下,基本没有人工干预,出栏率低,周转慢。产品开发方面更是落后,主要以出售活牛为主,产品除鲜肉供应市场外,基本没有开发深加工系列产品,严重影响了牦牛养殖业经济效益。
2 新疆发展牦牛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牦牛产品的优势
在当今世界环境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的情况下,畜产品食品安全正日益受到威胁,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受到人们的青睐。牦牛生活的高寒草地,无论是土壤、牧草、水源,受有害烟尘、重金属、农药化肥的污染很少,牦牛的产品,是洁净的绿色产品。随着人们对绿色畜产品选择性的增加,牦牛产品的开发和利用开始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商业界的兴趣和关注。
牦牛肉蛋白质含量高(20%~23%),脂肪含量低(5%左右),含 Zn、Fe、Mn 、Cu 、Mg 、Ca、Co 等矿物质元素,氨基酸含量较高,且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例为0.6~0.83。牦牛肉能制成各种优质的肉产品,如灌肠制品、肉干、肉松、肉脯、肉条等制品,无论从食品安全还是节粮型畜产品生产,都会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牦牛奶具有丰富的蛋白质、乳脂、乳糖、矿物质元素、人体必需氨基酸及乳清白蛋白。干物质总量比荷斯坦奶牛高出1.2~1.4倍,牦牛奶本身就是一种浓缩奶[2];牦牛绒是毛纺织品的紧俏原料,无髓毛含量高、纤维细度小,强力和伸度较高,其纺织品与山羊绒相比近似于同类产品,但价格比山羊绒低,特别是白牦牛绒一直是国际市场上的畅销品;另外,牦牛器官、组织和牛体内的一些病理产物和代谢产物达40余项,是很丰富的药用资源,其中相当一部分组织和器官,还是很好的滋补品和美味佳肴,经济价值较高。
所以,牦牛全身都是宝,其在营养价值、食品安全性、开发利用价值等方面均较一般黄牛有竞争优势。
2.2 新疆发展牦牛业的优势
新疆阿勒泰山脉、天上山脉及昆仑山脉一带,有多处海拔2 000 m以上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农业,种植业所占比重很小,畜牧业是主体,而牦牛养殖又是当地畜牧业的主体。这一区域有高寒草场,适宜牦牛养殖,按每头牦牛约需要7公顷(折合100亩)草场,如能均衡利用,可饲养牦牛约100万头,而2008年新疆仅有牦牛18.2万头。说明新疆高寒草场的利用存在不均衡,苦乐不均问题。牦牛是高原农牧民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资料,也是重要的经济来源,由于管理原始粗放,单产水平低,产业化程度底,开发利用程度低,作为主要产业的牦牛养殖还未给当地农民带来应有的经济效益,如何发展和开发利用好高寒地区牦牛业,增加当地农牧民经济收入,是我们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要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 开发利用对策探讨
3.1 确定总体发展战略
考虑到新疆有较为丰富的高寒草场,但利用不均衡,牦牛类群品质优良,但生产方式落后,退化明显,产品品质优良,但开发利用程度不够,对牧民致富带动力不强的现实,在新疆牦牛业的发展上,要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树立商品理念,加强饲养管理,科学养畜,切实变粗放式牦牛业为现代牦牛业,走产业化的路子,使牦牛业得到快速发展。
3.2 确定主导产品
牦牛的大宗产品就是肉和奶,但牦牛产奶量小,又有季节性,不能全年均衡产奶,加之饲养分散,难以收集加工,制约了牦牛奶的商品化。牦牛肉包括血骨,占整个牦牛的生物量比重大,特色显著,商业价值高,市场前景好,加工储藏运输能够采取工业化方式,适合规模化商品化生产,同时,新疆牦牛在体型上偏肉用性,因此,应把肉作为主导支柱产品。同时,考虑到白牦牛产品的特色,适度发展白牦牛。
3.3 确定具体的发展措施
3.3.1 要抓好本品种选育,提纯复壮 由于缺少科学的人工选育,新疆大部分牦牛处于原始的自然选择的状态下,大小公母混群饲养,饲养周期长,肉、奶、毛等生产性能不高。牧民个人选留种公牛方式落后、不科学,种群适应性、抵抗力、生产性能等呈下降趋势,亟需做好本品种选育、提纯复壮工作。
做好本品种选育,要从种牛场着手。①是要改变以往牧民依个人喜好选留培育种公牛,种公牛利用多年不换的方法,发挥好牦牛种牛场作用,培育种公牛,扩大优秀种质的辐射面;②是要加强种群的选育工作。鉴于新疆牦牛体格偏肉用型和以肉为主导产品的发展战略,在选留时,要重点强调体重、体型等肉用性状,同时,逐步淘汰花色、杂色牦牛,提高群体毛色的一致性。近年来,主产区巴州畜牧工作站以巴州牦牛主产区的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多尔布勒金牧场为核心,建立了牦牛本品种繁育育种基地,组建核心群,培育种牛,牦牛品质有所提高。目前,核心群牦牛数量已达到了1 000头[3]。
3.4 要抓好杂交改良工作
3.4.1 引进野血牦牛冻精,提高家养牦牛的生活力、抗逆性和生产性能 由于极强烈的自然选择与淘汰和特殊的闭锁繁育方式,野牦牛基因高度纯化,其体型外貌、毛色特征等高度一致,一些重要的经济性状如体重、体格大小、生长发育速度、生活力、抗逆性等群体平均遗传水平远高于家牦牛,具有很大的选择差,所以家野杂交后代具有显著的杂交优势。用野血牦牛进行种内杂交,对家牦牛进行改良复壮,经我国牦牛科学家的多年努力,在实践中已经获得巨大成功。据报道,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和青海省大通种牛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通过捕猎公野牦牛犊,将其驯化培育至性成熟,采其精液制作冻精,以人工授精方式与家养牦牛配种产出含1/2野血的杂交后代,采用低代牛横交固定、闭锁繁育等手段,于2005年育成了肉用性能好、抗逆性强、体型外貌高度一致、遗传性稳定“大通牦牛”[4]。
这一点在新疆也得到应用,而且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2000年,巴州畜牧工作站从青海大通牛场引进野牦牛冻精在和静县阿拉沟乡建立牦牛改良点,对当地牦牛进行了冻精人工授精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成绩,1/2野牦牛后代周岁体重明显高于当地牦牛。2002年和2003年在若羌先后捕捉数头野牦牛犊牛进行人工饲养驯化,用于杂交改良,据测定,导入野血后牦牛的各期活重,产肉产奶生产性能明显提高,生活力与抗逆性也明显提高,有效地阻止了家牦牛的退化。2009年,分别在和静哈尔努尔牧场和若羌阿尔金山建立了含野基因牦牛繁育基地[5]。
这些含野血公牛对我区一些已经近交退化的牦牛有换血和复壮作用。所以这些基地关键是培育种公牛,采集各项指标都优良的含野血公牛精液,应用到全疆,改良复壮新疆牦牛。
3.4.2 战略引进具有特殊经济用途的牦牛品种搞杂交,开拓新的经济类型 近年我区有专家提出,引进九龙牦牛等个体比较大的牦牛品种杂交改良新疆牦牛的设想。但笔者认为,现在经过国家权威部门认定的牦牛培育品种只有一个,就是大通牦牛,其在遗传性能的稳定上、各项表型性状上明显优于当地家养牦牛。还有就是天祝白牦牛,是我国珍稀特产牛种,是牦牛中的一个特殊经济类群,其白色牛毛和牛尾特征在遗传上也比较稳定,经济价值也比较高。应该说其它家养地方牦牛资源,是由于生态环境差异和饲养管理水平不同而形成的表型差异比较大的地方生态类群,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选择的作用远大于人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品种”,在种质上有多大差异尚无定论。而且这些地方资源生产性能的测定由于测定方法、季节、放牧水平、年龄等的不一致性,目前所得到的数据的可比性很差,所以这些地方生态类群的变异是由特定的生态环境变异引起的表型变异,还是本身的遗传组成造成,缺少权威的科学的认定,盲目互相引种,效果会因生态环境和饲养条件的变化得不到体现。因此,现阶段从国内其他省区引进其他地方类群杂交改良新疆牦牛不可取。
值得一提是天祝白牦牛的引进,作为一个特殊的牦牛经济类群,其白毛和白尾的经济价值使其具有很强的引种价值。巴州畜牧科研所自1989年起引进天祝白牦牛杂交改良当地牦牛,承担实施巴州重点科技项目“巴州白牦牛培育”,以和静县哈尔诺尔牧场为试验场,在当地牦牛中挑选体躯大、部分毛色基本为白色的350头适龄母牦牛作为基础牦牛群,并在当年引进8头天祝白牦牛种公牛进行了杂交改良。通过3年的杂交改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杂种后代体型均大于天祝白牦牛,并显示出了良好的杂种优势,其抗病力、抗寒力及各项生产性能都优于天祝白牦牛和当地牦牛。据测,杂种一代2周岁公牛的毛绒产量达2.68 kg,周岁母牦牛的产毛量达1.98 kg,而且杂种一代被毛、角纯白个体所占比重大。2003年试验场的白牦牛毛绒收购价15元/kg、尾毛收购价高达20元/kg。此外,试验场哈尔诺尔牧场又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自筹资金自甘肃天祝县引进了83头白牦牛种牛用于当地白牦牛的杂交改良。在此基础上巴州畜牧科学研究所2003年申请并得到批准实施了巴州重点科技项目“白牦牛的选育提高”,在实施的5年时间内,对试验场的白牦牛进行了鉴定,组建了白牦牛纯繁群培育纯种白牦牛种公牛,并用其杂交改良现有杂种白牦牛,促进了白牦牛头数的增加,提高了白牦牛质量,使试验场白牦牛发展到了2007年的1 000多头,为巴州白牦牛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
3.5 重点抓好牦牛肉用性能的提高和开发
提高牦牛生产性能,最好的方法就是种间杂交。在3 000年前的殷周时期,我国已有利用黄牛与牦牛杂交生产犏牛增加肉乳产品的历史,近代又用荷斯坦、西门塔尔、海福特、夏洛莱等牛种与牦牛杂交,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创造了一些很好的杂交方案。这里要重点推荐和介绍的方案是草原兴发的张振武先生及其同事们提出的“双父本交叉轮交”方案,我认为这是一个可行的、能够带动牦牛业产业化和快速发展的方案。
这个方案的技术路线是:首先用西门塔尔做父本,与母家牦牛种间杂交,将其后代公牛在二年内育成,作商品牛出栏。母杂牛做繁殖用,再与野血牦牛杂交,之后利用双父本交叉轮交生产杂种牛[6],示意图如图1。
杂种公牛,都在二年内育成出栏。并交替使用西门塔尔和野血牦牛作父本,与杂种母牛进行杂交,连续生产杂种牛。
这个方案把种间杂交与种内杂交组合在一起,使二者互相取长补短,优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3.5.1 在西杂牛阶段利用了犏牛种间杂交的经验
实践证明:西门塔尔等良种肉牛与家母牦牛杂交效果好,其后代(F1代)生长发育快、产肉量提高50%左右,产乳量提高2倍左右,对高寒环境也有很强的适应性。还改善牦牛肉的品质,增加鲜嫩度,提升了产品价值。有了高回报,牧民才肯投入活劳动和各项付出。
图1 双父本交叉轮交示意图
3.5.2 在野杂牛阶段利用了野血牦牛种内杂交的成果 由于种间杂交生产犏牛到第二代之后,生产性能与生活力都急剧下降。采取双父本轮交,将种内杂交与种间杂交二者组合在一起。在引入西门塔尔提高肉乳生产性能的同时,也安排野血牦牛交叉轮交,及时提升牦牛血液比例,能保持其后代在高寒草原的适应性。
3.5.3 这个方案为实现牦牛业产业化打下了基础
传统的牦牛饲养,出栏需要七、八年时间,而这个方案,在饲养管理配套的情况下,可实现牦牛犊二年出栏,是对传统饲养方式的一场革命,能极大地提高生产力。这个方案既缩短饲养日龄,保证了牦牛肉特有的风味和鲜嫩的优秀品质,使产品增值,又提高牦牛的出栏率、商品率,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牧民致富和边疆稳定。
3.5.4 这个方案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 牦牛生活在高原地带,冬季漫长,寒冷严酷,每度过一个冬季,牦牛就要损失大量能量,度过的冬季越多,损失的能量越多。实行牦牛季节性减员,采取措施让牦牛犊在二年内出栏,仅经历一个冷季,利用了二个暖季生长,减少了冬季消耗,降低了活重损失,提高了出栏率、商品率,有利于牧民增收,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同时,牦牛犊二年育成出栏,需要越冬的只有数量较少的母畜及育成过程中的商品畜,减少了越冬牛群数量,也相应减少了对棚圈草料的需求,可以将宝贵的饲草饲料和棚圈资源,留给基础母畜使用。同时也减轻了冬春草原放牧的压力,保护了冬春脆弱期的草原生态。走的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之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1] 方光新.新疆牦牛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的设想[J].中国牦牛,1995,(1):21-22.
[2] 中国牦牛学编写委员会.中国牦牛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3] 卓 娅,汪忠,蒋超祥,等.新疆巴州牦牛改良现状及对策[J].中国草食动物,2010,30(4):50-52.
[4] 陆仲璘,李孔亮,卢鸿计.中国野牦牛的分布、类型及利用[J].动物学杂志,1993,28(4):41-44.
[5] 宫昌海,尼曼,张金山,等.导入野牦牛血液对新疆牦牛影响效果之浅析[J].草食家畜,2007,137(4):17.
[6] 张振武.对青藏高原地区畜牧业发展问题的探讨[J].中国牛业科学,2006,32: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