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国企数“神东”

2011-07-28董瑞王超

西部大开发 2011年11期
关键词:神东建设

◎ 文/本刊记者 董瑞 王超

神东公司花园式的生活小区

榆林市,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素有“九边重镇”之称。悠久的历史、人杰地灵的优势,赋予了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也造就了中国的“科威特”。这里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煤炭、天然气、石油开发潜力巨大,当之无愧地成为21世纪中国能源接续地。

闻名遐迩的中国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就坐落在物华天宝的榆林市,它得益于榆林、鄂尔多斯丰富的煤炭资源,矿区整体产能达到2亿吨,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经济等主要指标达到国内第一、世界一流水平。

崛起的神东饮水思源,深化地企合作,反哺地方经济,勇担社会责任,唱响了一曲企地和谐发展的赞歌。

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

现代化的科技和先进的管理理念,铸就了神东的发展与辉煌,耀眼夺目的光环下隐藏着采空与塌陷区居民群众的奉献与支持。奔跑中的神东没有忘记他们,神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搬迁与补偿工作思路,按照地方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要求,不遗余力改善搬迁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条件。

从2001年至2010年,神东累计在晋陕蒙境内搬迁居民4175户12011人,支付搬迁和塌陷补偿费用215276万元。其中在陕西省神木县境内搬迁居民1960户5223人,支付搬迁和塌陷补偿费用93644万元,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兴建完成了移民区2个。在内蒙古伊旗、东胜区和达旗境内搬迁居民852户2412人,支付搬迁和塌陷补偿费用68230万元,兴建完成了移民区3个。目前,由神东出资4亿元兴建,将于2011年底竣工的神木神华新村,可安置采区搬迁居民1000户;在山西省保德县境内搬迁居民1363户4376人,支付搬迁和塌陷补偿费用53403万元,已经完成了4个移民新村建设,还有5个移民新村正在建设中。

投资公益 回馈地方

神东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时刻不忘地方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倾力进行公益投资。近年来,已累计投入近25亿元,用于解决地方的生态环境建设、公路建设、供电通讯建设与改造、特色产业发展、地方企业扶助、地方机构援建、人畜饮水、医疗卫生以及捐赠等,有力地支援了地方的经济建设,积极主动地改善和促进了地企关系的和谐发展。

从2002年开始,神华集团公司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定点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分别在陕西省府谷县和米脂县开展了定点帮扶活动,并指定由原神东煤炭分公司代管。按照神华集团公司的总体安排和具体要求,截至目前,神东已累计为两县投入扶贫资金4687万元。

其中在府谷县投入2637万元,实施了助学育才工程,解决了6000余名学龄儿童入学难的问题;新建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21000人及3120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新修乡村道路97公里,改造道路68公里,解决了19个自然村的行路难问题;架设6-10kv电线路39.7公里,解决了8个行政村、712户2985人和3000亩农田的灌溉用电问题,有效地改善了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米脂县投入2050万元,大力扶持农村贫困户养羊、养牛、种草,在13个乡镇建立了数十个白绒山羊养殖基地,仅此一项每年为米脂贫困户增收100多万元;投资兴建了2个全奶牛养殖基地,1个中心奶站,改良了米脂县的奶牛品种;在全县13个乡镇建立了500个沼气池,为米脂县沼气利用开创了先河。通过实施卓有成效的扶贫帮困项目,明显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快了贫困农民脱贫的步伐。

神华在米脂县建设的扶贫蔬菜大棚

神东公司塌陷区生态治理

在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的同时,神东不忘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根据国家新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的规定,神东企业所得税的50%应当缴纳到地方政府,50%缴纳到神华集团总部机构所在地北京市。但在企业和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为大力扶持老、少、边、贫地区,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神东企业所得税的95%缴纳到地方政府。按照国家税法的要求和地方税务部门的规定,神东每年都能及时、足额缴纳实现的税费。

据统计,公司2010年共在矿区所处三省区上缴各项税费1,638,208.34万元;而从1998年到2010年12年间,神东共实现各项税费6,289,474.82万元,成为地方创税大户。

开发治理 齐头并进

在陕西、内蒙古各级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神东获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本着开发与治理并重的原则,神东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秉承绿色开采理念,采前进行大规模水土保持和风沙治理,采后营造生态经济林。

央企和地方就像鱼和水、凤凰和梧桐一样,两者相互依托,互惠互赢。

神东在陕西省境内开采面积60.8平方公里,治理面积72平方公里,吨煤提取生态建设资金1.3元,总投入达6.6亿元。在内蒙古境内开采面积68平方公里,治理面积108平方公里,吨煤提取环保生态建设资金1.8元,累计投入资金6亿元。神东在两省同时实施了井田内及周边风沙区治理工程,总治理面积180平方公里,消除了明沙,有效控制了风沙危害,建成了神东矿区“外围防护圈”。 在陕西大柳塔矿采煤沉陷区建设沙棘经济林基地12000亩,神东沉陷区经济林建设模式得到了充分肯定。从2000年开始,神东在内蒙古巴图塔建设沙柳林基地3万亩;2008年在上湾煤矿采煤沉陷区建设以文冠果为主的生态经济林基地1万亩,经济效益初步显现。对两省区内风沙土类与硬梁土类沉陷区裂隙实施综合治理,采取人工与大型机械封堵裂隙、水保整治等措施治理地表沉降;采取封育、播草等措施修复地面植被;栽植文冠果、沙棘等经济林。

打造“三圈一水”环境保护区。通过大面积建设网障固沙与林草绿化相结合治理风沙危害,建设矿区绿色外套,形成“外围防护圈”。完成乌兰木伦河道治理面积13302亩,治理矿区周边流动沙地92.36km;在矿区公路与铁路两侧坡面栽植行道树57.2万株。2007年投资4000万元进行了阿大公路绿化,2009年投资70万实施了大柳塔过境公路绿化,投资860万实施了神木至店塔路段的部分绿化,有力地支持了地方公益事业。

经水利部验收,矿区植被覆盖率由开发初期的11%提高到目前的60%,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神东生态环境治理获得了“中华环境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安全为天 地企共惠

神东原煤产量从1999年开始,连续11年均以千万吨速度递增,2005年突破亿吨大关,2010年达到2.0605亿吨。全员工效由19吨/工提高到120吨/工以上,提高了5倍。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安全,始终是神东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

开建20年以来,杜绝了3人以上重大安全事故,历年平均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02以下。其中2004年3月21日至2005年10月9日,实现连续安全生产567天,创造了井工矿连续生产煤炭1.45亿吨无死亡的安全生产水平。2007年百万吨死亡率为0.0084,2008年百万吨死亡率为零,2009年百万吨死亡率为0.0168,2010年百万吨死亡率0.0146。对扭转煤炭工业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降低百万吨死亡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矿区安全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井下开采不断延伸,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应急救援队伍承担社会责任越来越多。神东不断加强安监队伍和应急救援基地建设,为安全生产和事故救援提供可靠保障。据统计,神东发挥专业化救援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地方救援服务工作,先后参与地面抢险救灾115次,成功救出29人;参与井下救灾7起,有效促进了地企关系的进一步融合。

广纳贤才 共进双赢

如果把企业看作树木,人才就是树干,知识是树根。这棵树是否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完全取决于树根的发达和树干的壮大。

截至2010年12月底,神东有合同制员工18610人,其中榆林籍员工4039人,占22%,鄂尔多斯籍员工3909人,占21%。2004年以来内部收接的陕西籍大中专毕业生1824人,内蒙古籍大中专毕业生1915人。

截至2010年12月底,通过劳务派遣方式,为社会提供24641个就业岗位,其中陕西籍12382人,占50.2%,内蒙古籍8420人占34.2%,为神东的快速发展壮大奠定了人才基础,也为解决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创造了条件。

央企和地方就像鱼和水、凤凰和梧桐一样,两者相互依托,互惠互赢。双方的和谐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彼此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将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另一方面可以使先进的生产力落户地方,优化地方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在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地企关系已经发展成为难以割裂的共生链条,彼此之间的依存度也越来越高。神东在科学发展中着力创建地企和谐关系,深化地企合作,勇担社会责任,利用密不可分的地缘关系和依存关系,变利益冲突为利益和谐,建立利益共同体,携手共进,不遗余力地谋求着地企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猜你喜欢

神东建设
传承弘扬神东精神,为企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源动力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新时代下神东某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探索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神东薄煤层综采工作面自动化开采技术研究
陕西神东总医院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