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符号价值研究

2011-07-26陈华新马琛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杨家埠木版年画

陈华新,马琛

(1.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1;2.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建筑文化与景观艺术研究基地,山东济南250101)

0 引言

随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艺术设计领域也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各种意识、世界观相互渗透与融合,致使设计呈现出单一性与趋同化的态势。设计中地方精神的缺失使其地域特色逐步消褪,人们记忆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也日渐式微。在这种背景下,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符号价值,将民族特色纳入现代设计以树立有地域特色的设计风格成为艺术设计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瑰宝的杨家埠木版年画根植于齐鲁大地的乡土之中,在世代传承中经过历史的积淀与荡涤不断嬗变、发展,无论在艺术风格还是文化内涵等方面,都体现出其特有的地域特色和审美情趣。杨家埠木版年画所承载的艺术形式蕴含着极强的文化示差性,其符号价值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的内在驱动力。

1 杨家埠木版年画符号形式构成

德国哲学家、符号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所有的文化形式都是符号的形式”[1]。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其造型、色彩等形式语言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较为程式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并被赋予了约定俗成的意义,演变成为典型的传统民间艺术符号。

1.1 造型形式

杨家埠木版年画在塑造形象上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方法,并写成口诀世代相传:年画待要好,头大身子小;眉眼清楚,头脸俊俏;身架四称,颜色花哨;不要一个眼,七分八分才凑巧[2]。这也就是杨家埠木版年画的造型要素的特点。杨家埠木版年画中的造型取舍大胆,造型夸张。与主题毫无关系的背景、情节抛得一干二净。造型夸张但符合在农民心中“画画无正经,好看就中”的心理需求。如《神荼郁垒》只有一个身穿铠甲的将军,与主题无关的背景情节全都抛弃了,并且作者把其形象加以夸张头大身子小,画成一个威武、具有震慑力的形象。

在总的要领规范下,杨家埠木版年画在细节处理上也有其共性:

(1)在人物动作的处理上,择取典型性强,概念明确的动作加以刻画。如《男十忙》中赶马的就要刻画其挥鞭子赶马的动作;割麦子的就要刻画农民把镰刀搭在麦杆上的动作;拾穂的就要刻画把麦穗拾起的动作……

(2)在说明典型的意义时,都利用典型的事物或典型的人物形象来表现。像发财还家的意义就要用“人抬元宝”或“车拉金钱”的动作来表现;五子夺魁的意义就要用五个童子夺头盔的动作来表现;表现“连环计”就一定要有貂蝉的人物形象……

(3)为了使人物头脸俊俏,对于脸型杨家埠木版年画也有明确的成法:男子汉,四方脸;姑娘媳妇,瓜子脸;儿童娃娃,大圆脸;戏曲人物,化妆脸。

(4)为了使人眉眼清楚,对于眼睛杨家埠木版年画也有明确的画法:青年壮年,蚂蚱眼;儿童娃娃,杏核眼;姑娘媳妇,眼含情;老人要花丹凤眼[3]。

在杨家埠木版年画中,造型内容通过借代、谐音等手段表达一定的象征喻意。如,人间的帝王、文官、武将、宫女等形象来表现“神”“佛”“天仙”,用蝙蝠、桃子等形象来表现“福”“寿”等。再如《挂印封侯》画的是猴子捅蜂窝,取“蜂猴”与“封侯”的谐音,“蜂窝”状似“官印”来表现等等。还有一种是利用来自于历史典故的吉祥图案,具有象征与寓意的性质来表现。比如蟠桃代表长寿,鲤鱼跃龙门代表平步青云和飞黄腾达等等。

1.2 色彩形式

杨家埠木版年画用色大胆,“对比强烈,鲜艳明快”是杨家埠木版年画独有的色彩特点。年画艺人们善于运用纯度较高的原色,红、绿、黄、紫等,形成色彩的强烈对比,使画面色彩浓烈艳丽、粗犷豪放,富于装饰性。

图1 秦琼敬德

在色彩的使用上,年画艺人们也特别讲究,色块的位置和面积比例都经过精心安排,色彩强烈而和谐,火爆而不刺眼。遵循的用色口诀是: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画真新。红主新,黄主淡,绿色大了不好看。紫多发恶黄多傻,用色干净画新鲜。红间黄,喜煞娘,红重绿,臭其屎。其中门神画《秦琼敬德》(图1)就是典型的代表。画面为大红、蓝绿、紫、嫩黄四色组成,用蓝绿、紫色处理人物大面积的服饰、铠甲,构成稳定的骨架,再配以红黄,镶嵌于骨架之上,使人物形象如光如火,活跃于人们的眼前。

杨家埠木版年画在颜色的使用上以火红的大红色为主要颜色,因为红色代表着“年”的色彩——喜庆;在颜色的关系方面,多采用红绿、黄紫、黑白等对比色,色彩追求鲜明艳丽完全是顺应年心理要求的体现;在颜色的明度上,选用的颜色都是纯净的,从颜料店买来直接加水冲开使用,基本不存在使用调和色,这便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心目中色彩的再现。

1.3 构图形式

杨家埠木版年画在构图上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满”。它在有限的画面上,密密麻麻的布满所表达主题的人物和象征吉祥的形象,又因为杨家埠木版年画都是手工印刷,画版上若存有大面积的空间就会造成塌纸污染画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年画艺人们在一些不容易补起的空间上也添加了大量的吉祥图案(各种具有吉瑞喜庆含义的动物、花卉、瓜果、物品、暗八仙以及象征吉祥、发财之类的东西等等)。然而年画艺人们并不怕这些蜂拥而至的吉祥物与主题无关,反而认为这种一再被强化的表现形式,正满足了人们殷实与丰足的年心理的需要,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充实与热闹的年气氛。

图2 增幅灶王

杨家埠木版年画在构图上的另一个特色就是讲究“对称”。一种是以主要神位为中心,向左右乃至上下排列,形成基本对称的图形(图2),这样形成并强化主神的中心地位,这主要是古代主从尊卑的等级观念的反映。一种是双幅对称(图3),其主要是张贴方位的需要,也是满足人们成双成对心理的体现。而且在中国人的偶数观念中,有着很强的生命繁衍的意识。

图3 年年有余

2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符号价值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说过:“符号赋予万物以价值,而价值使万物生辉”[4]。作为民间艺术符号的杨家埠木版年画经过500多年的发展完善,在今天,它呈现出的不仅仅是直观和明晰的视觉审美,也有让人解读玩味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脉络,它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更使之成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的象征。

2.1 文化价值

2.1.1 时代性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它源于唐,流于宋,到明清时期已经十分发达。康定斯基曾说过,“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自己时代的孩子”[5]。同样,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绘画内容在每一个时代都有所不同,而这种变化正是时代背景的烙印。像明代,刚结束了对内残酷统治的元朝,人们终于得到安定的生活。当时人们最大的希望就是福禄安康、未来幸福,所以明代杨家埠木版年画的题材内容是满足人们信仰方面的要求。而到了清朝初、中期,社会太平盛世,人们不止希望福禄安康更开始追求“精神生活”,这样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内容就增加了历史故事、传奇小说、神话、戏文等内容。

同时,杨家埠木版年画间接地记录下了当地居民和民间社会生活的情况,以年画艺人们切身的所知、所感、所悟用年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能更加直接的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情况,各个时期的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像《民子山》就是为了劝说朱元璋不要忘本,《男十忙》就是再现了当时农民的生活,《二十四孝图》就是宣扬封建道德思想等等。

2.1.2 精神性

传统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文化的积淀和积累的结晶,是人类的精神依托和情感归宿[6]。美学家苏珊朗格就将艺术形式看成情感的符号,人类精神的体现。杨家埠木版年画融入了劳动人民的人生感悟、审美情趣,无论是农业生活、男耕女织的内容,还是礼教信义、门神一类的题材都反映出劳动者明晰可读的精神世界,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幅编织着生活和理想的美妙画卷。

(1)祛邪祈福。百姓祈福迎祥的精神内涵通过年画来实现,反映出中国古人的传统思维模式。

(2)增殖吉祥。在杨家埠年画中,自然界中许多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动植物被赋予了新的寓意,进而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民众接受与传承。正如左汉中先生所说:“如果透过整个文化现象来观察我国的民间美术,就不难发现民间美术与原始艺术思维方式和造型艺术的相通之处,那些远古的原始经验、原始幻想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已经悄然沉积在民间艺术家的深层心理结构之中”。这些文化内涵在民间年画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现[7]。

(3)精神庇护。两千多年来,中国农民崇尚多神信仰,对直接影响其生活的生存环境产生执着的崇拜,在他们眼中,处处是神,物物是神。而“万物有灵”是古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一种解释。如做饭烧火时的灶头也由灶王爷把守,门口要由门神守护。这些思想观念在杨家埠木版年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对生活的欲求和向往。年是大自然对于旧的一轮生活的终结,也是新的一轮生活的起始。在古代,农民艰辛的度过一年,满心期待的迎来了年的到来,这一刻人们心中充满喜悦,因为在这一刻他们可以拒绝与回避面对曾经的灾难和不幸,他们心中充满了对未来一年生活幸福的希望。所以,面对年画,人们可以直观的看到自己的想象愿望,比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生活富足、家庭安乐、仕途得意、生意兴隆等等[8]。由此可以折射出人们对生活的欲求和理想化的向往,展示出农民的生命理想和生活感情。

(5)回顾历史,朝代更迭,杨家埠木版年画所处的齐鲁大地经常作为混战的主战场,许多名将被人们歌颂,再加上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农民用年画这种艺术形式来纪念流传,例如门神画。

透过杨家埠木版年画,能深刻体味到古代劳动人民对天地诸神的朦胧思索,体现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美好想象,以及对丰衣足食、世事太平的幢景与向往。表达出了劳动人民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和朴素简明的审美意象。

2.2 审美价值

美,直接起源于功能之中。杨家埠木版年画长期以来起着重要的装饰作用,是一种室内外空间装饰品,特别是逢年过节、嫁娶时,都是将年画作为民间室内外空间的装饰手段。例如,走进一所宅舍,就会发现门上装饰有门画,卧室炕的周围墙壁上装饰有炕头画,窗子周围装饰有窗顶、窗旁,窗子两边的墙面背光装饰有月光,天花板、墙面还装饰有花纸,甚至牛棚槽头、大车帮上都装饰有牛子图。另外,过年还装饰有神像,门内影壁墙上装饰有福字灯,过年、寿辰、结婚祭祀、祈祷时装饰有中堂,中堂两边还装饰有配轴等。年画的这种追求和创造,最初就是以生活的实用为目的,以“用”和“美”、“功利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息息相关为特征。但其审美价值较之于民居建筑、日常器具等实用性功能为主的民间艺术品更为突出。并且,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型以及现代文化艺术的影响,民间艺术的多种精神内涵和功能又趋于审美功能的凸显。

2.3 地域价值

木版年画是随着社会风俗的演变而产生的。风俗习惯包括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所谓“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形成的风俗习惯自然有着本质的差异。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所产生的民间艺术必然体现出当地劳动者的审美要求,即表现出浓厚的地域特性。像杨柳青地处天津卫,于北京相邻,北京是元明清三朝京都,禁中御用画家云集,杨柳青就深受其影响,形成了绘刻精细、设色雅致的特点。桃花坞位于苏州,其商业繁荣,手工业发达,对外贸易交流比较活跃,文化类型呈现开放的格局,文人荟萃。这样就促使它善于描绘印刷大的场面,色彩也多受文人的影响,多用粉红、粉绿,鲜明而又清雅。而杨家埠年画产生于齐鲁大地,又有四川古文化的基础,年画以套印为主,善于运用纯度极高的红、黄、绿、紫等对比强烈的颜色,稍加烘染,质朴、明快、简洁、乡土气息浓郁。同时杨家埠年画所处的齐鲁大地还有以下的地域特点:

(1)地处中国黄河流域,殷朝以后,直至北宋,近二千多年,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西汉至隋唐,先后有11个朝代建都于此,历时1100多年,而宋以后,虽然其经济地位发生了改变但其政治地位仍未发生改变[9]。如会有《一门三状元》、《状元游街》等题材的年画。

(2)大多尊孔尚儒,形成了以“礼”为核心的山东民俗,并且在整个封建社会都处于主导地位。如《过春节》便再现了过去山东农民的过年习俗。

(3)汉唐以后,各代政府颇重农工稍轻商业,所以该地区人民相对于南方较淡漠商业活动,人们认为比较可靠的还是劳动致富。例如,对明代在江南靠投机发家的有名的富豪沈万三,他因其家中藏有聚宝盆而不愿上缴最终被朱元璋杀害,这样的一个题材在南、北方木版年画中就有着不同的刻画,在江南年画中沈万三被刻画成一个满脸堆笑的阔老形象;但在杨家埠年画中,被刻画成一个渔夫的形象,图的右侧描绘沈万三正在船上撒网,聚宝盆现于水中,图的左侧描绘了龙王及太子现身水上,拱手感谢,这里可以看出沈万三是当地老百姓心目中平民创业、劳动致富的榜样,在他身上寄托着劳动致富的美好憧憬,是老百姓心灵深处的仰慕人物[10]。

3 结语

杨家埠木版年画清晰地描绘出了齐鲁大地古代人民的精神天地,表达出了具有地域性特征的社会生活全相,它独有的符号特质更使之成为我国民间艺术中一朵奇葩。历史发展到今天,仍然面临着其文化传承的问题。杨家埠木版年画其艺术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趋于程式化,符号形式明确清晰,便于抽取和借用。所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它的同时也应考虑把这种民间艺术符号与设计领域的交流融合。一方面可以让传统文化通过艺术设计融入到现代生活中,使之多方位地得到弘扬和发展,并起到强有力的文化传播效应;另一方面以民间艺术作为设计资源,将有效地提高艺术设计的力度,彰显设计的地域特色。总之,对杨家埠木版年画符号价值的解读与思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设计理念,也将给如何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一个客观而现实的启示。

[1]陈涵子,严志刚.徽派园林的符号学视角解读[J].黄山学院学报,2010,12(5):52 -55.

[2]曹晓飞.杨家埠木版年画考[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5:19.

[3]张殿英.杨家埠木版年画[M].北京: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110.

[4]李鹏程.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价值创新[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34-35.

[5]康定斯基,李政文.艺术中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16.

[6]张丹丹.中国传统文化与标志设计的融合[J].艺术教育,2007(8):128-129.

[7]毕凤霞.略论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形式分类与艺术内涵[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22-123.

[8]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的价值及普查的意义[C]//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5:1-6.

[9]叶涛.山东民俗论纲[J].山东:山东社会科学,2000(3):82-85.

[10]王伟.木版年画风格差异及其比较[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1(4):64-67.

猜你喜欢

杨家埠木版年画
2012-2022年杨家埠木版年画文献综述
牛年画牛
年画
浅析杨家埠年画的品牌设计及应用研究
缸鱼年画之旅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视觉艺术符号分析与解读
杨家埠:刻版坐案子,捎带扎鹞子
平阳木版雕印戏曲拂尘纸一幅一戏四图年画考释
论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的建立与开发——兼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木版年画抢救工程的应用价值研究——冯骥才先生对中国木版年画的抢救及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