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人群防癌健康教育评估研究

2011-07-23龚杨明陈英耀黄葭燕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1年3期
关键词:防癌基线癌症

◆龚杨明 陈英耀 郑 莹 黄葭燕*

责任编辑:于 勇

在社区防癌工作中,以社区防癌健康教育为先导的医学干预理论和实施方法,是促进社区防癌知识普及,使社区成员主动参与防癌计划的有效方式[1,2]。肿瘤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建设是上海市公共卫生3年行动计划中的子项目。其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开展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活动。即通过一系列的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对“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认识和参与程度,促进社区居民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致癌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社区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居民生命质量。

2008年初,根据社会经济水平、地理分布情况,同时考虑现有肿瘤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选择了4个区,包括松江区、徐汇区、闸北区和闵行区,在每个区选择了1个社区作为干预点,开始本项目的试点运行。这些社区分布在上海不同区域,在肿瘤管理方面有较好的基础,便于项目的实施与推进。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重点评价该项目的阶段性效果,为今后工作提供政策建议和循证基础。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项目设计了社区居民关于肿瘤防治知识的 KAP(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调查问卷。问卷包括2部分:第一部分,癌症相关知识,要求所有被调查者完成填写;第二部分,女性防癌相关知识,要求所有女性被调查者完成填写。

在项目实施前,在4个项目实施区域进行了整群抽样,并进行问卷填写。研究共回收1 680份有效问卷,作为基线组。在项目实施1年后,在4个项目实施区域,对所有参与本项目健康教育的社区居民,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5份,作为干预组。

通过分析基线组与干预组的调查结果,比对社区居民在肿瘤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的改变程度,据此评价项目成效。

2 结果与分析

2.1 知信行(KAP)调查结果

2.1.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被调查者的年龄在24~85岁范围内。干预组为28~81岁,平均年龄为63.25±9.86岁,中位年龄为 65岁;基线组为24~85岁,平均年龄为 54.86±10.73岁,中位年龄为55岁,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干预组与基线组在性别和文化程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因此,就基本情况而言,基本排除了因人口学特征带来的对干预的影响,保证干预组和基线组均衡可比。

2.1.2 癌症防治早期检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比较 对于癌症防治早期检查的信念形成,4个社区居民在“癌症早发现的重要性”、“在无肛肠症状下,每年做大便隐血检查的主动性”、“在无肛肠症状下,每5年做肠镜检查的主动性”以及“每年自费防癌体检的主动性”等4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干预后癌症防治早期检查的信念形成率高于基线水平。

癌症防治早期检查的知识的知晓方面,肛肠症状的知晓率,干预后为64.8%,高于基线水平的5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癌症防治早期检查的行为形成方面,干预组进行大便隐血检查和肠镜检查的比例明显高于基线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可见,健康教育活动对居民的行为形成效果明显。

2.1.3 癌症防治早期检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综合得分 癌症防治早期检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平均得分评判标准,答对者赋2分,答错者赋1分,知识(1项)、态度(4项)和行为(2项)各项内容及综合得分判断见表3。

癌症防治早期检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3部分总分的平均得分,干预后是1.65 ±0.478,基线得分是1.36 ±0.480,二者经 t检验差别具有显著性(P=0.000 <0.05)。提示干预后社区居民对癌症防治早期检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3方面都有所提高。

2.1.4 肠癌防治早期检查的接受程度分析 肠癌防治早期检查的接受程度比较,干预与基线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见表3)。对于大便隐血检查,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表示可以接受,1/3左右表示比较麻烦,还可以接受;对于肠镜检查,近半数的被调查者表示比较麻烦,难以接受,1/3左右表示完全接受。可见肠镜检查的接受程度较低。

2.1.5 拒绝肠癌防治的原因分析拒绝肠癌防治早期检查的原因分析,基线组中不做大便隐血检查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和“由于经济原因,不能承担相关费用”,分别占 22.3% 和 14.6%;“缺乏早期癌症症状和体征的相关知识”占9.9%。而干预组中不做大便隐血检查的原因,主要是"“乏自我保健意识”和“由于经济原因,不能承担相关费用”,分别占30.5%和25.4%;“缺乏早期癌症症状和体征的相关知识”占8.5%,略少于基线组。这说明,除相关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外,检查还一定程度的受客观因素影响。

拒绝肠镜检查的原因分析,基线组中不做肠镜检查的原因中,“缺乏自我保健意识”23.2%;“由于经济原因,不能承担相关费用”占12.6%,“缺乏早期癌症症状和体征的相关知识”占7.4%,其余为“其他”或“不知道”。干预组中不做肠镜检查的原因,“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占 23.2%,“由于经济原因,不能承担相关费用”占12.6%,但“缺乏早期癌症症状和体征的相关知识”占4.2%,明显减少。

表1 癌症防治早期检查信念形成率和知识知晓率比较

表2 癌症防治早期检查行为形成率比较

表3 肠癌防治早期检查的接受程度比较

因此可以认为,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群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但是除相关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外,检查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客观因素影响。

2.2 女性行为知识调查结果

2.2.1 女性被调查者基本情况本部分由社区居民中的女性进行填写,基线组有925人,干预组有108人。两组在婚姻、文化程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这保证了干预组和基线组的均衡可比。

2.2.2 妇女体检知识的知晓程度比较 在乳腺自我检查方法、乳腺癌症状和体征、女性癌症的常见症状和定期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的知晓率方面,干预组和基线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在乳腺自我检查方面,干预组的知晓率为47.5%,明显高于基线组的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在妇女体检的相关知识中,乳腺自我检查和定期的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的知晓率较低,在下一步健教活动中有待关注。

2.2.3 女性体检的态度比较 对于妇女体检的态度进行分析,在体检性质、乳腺自查的时间间隔和对妇科检查时间间隔的认识方面,干预组与基线组均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见表5)。

在体检性质方面,基线组主要是单位组织和自己主动参加体检,分别占66.0%和17.7%;但在干预组中,除了单位组织参加体检和自己主动参加体检外,还有41.3%的被调查者通过其他途径参加体检。

在乳腺自查的时间间隔方面,干预组中,主要是不定期检查(占68.3%)和 1 月 1 次(占 20.6%);而基线组中,更多的是不定期检查(占82.1%),1月 1次检查的比例为11.0%,低于干预组。

表4 妇女体检知识知晓率比较

表5 妇女体检行为比较

表6 妇女体检行为形成率比较

在对妇科检查时间间隔的认识方面,干预组主要认为是1年1次(56.1%)和 6 个月 1 次(19.6%);而基线组中,主要认为是1年1次(57.4%)和 2 年 1 次((13.8%)。因此总体而言,干预组在对妇科检查时间间隔的认识方面,好于基线组。2.2.4 妇女体检行为比较 过去2年中妇女体检参加率,干预组为59.8%,基线组为 57.4%,二者无统计学差异(见表6)。在乳腺X线钼靶和乳腺自我检查方面,干预组的比例高于基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乳腺临床检查和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方面,干预组和基线组没有差异性(见表6)。这可以说明,干预组女性对于体检的参与程度或高于或等同于基线组。

3 讨论与建议

3.1 健康教育发挥了有效作用,项目实施达到阶段性目标

社区人口集中,社会受益面大,是开展健康教育的有利场所。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社区居民了解和掌握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护理知识,提高自我防护与自我检测能力[3]。肿瘤防治立足于社区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点在以往的农村社区肿瘤防治工作中也得到了验证[4]。本项目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定期定点的健康教育,从知识、态度、行为各个方面,提高了人群对于肿瘤防治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此外,本研究所进行的满意度调查表明,社区居民对于该项目的总体满意度和各方面的满意度都已达标。因此,可以认为本项目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同时也表明了在社区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实际作用[5]。

3.2 丰富课程形式并扩大覆盖面,进一步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

在健康教育的形式上,可逐步多元化。目前肿瘤患者有年轻化趋势,因此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也应年轻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如讲座、展板等,符合社区人群,尤其是有空闲时间的中老年人[6]。建议可将健康教育的精品课程网络化,这符合青年人的生活习惯,也可提高受众面,拓展资源共享性。此外,也可尝试将健康教育融入社区活动等,寓教于乐[7,8],或是采取“东方大讲坛”等方式,形成固定模式,做成品牌,提高公众的认可度和识别度。

在健康教育的覆盖面上,可逐步挖掘。目前的健康教育时间以周末为主。建议将健康教育时间覆盖到上班。在目标人群的选择上,可以公共场所、楼宇、机关等为单位进行整群教育。

在健康教育的内容上,可进一步规范。本项目的健康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议邀请肿瘤、营养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到课程设计中,进一步提高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同时做到通俗易懂。在逐步完善课程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投入,保证师资力量,争取形成专项继续教育项目,提高规范性[9]。

3.3 促进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社区防癌工作实效

肿瘤防治工作需要社区工作人员投入较大的精力和时间,尤其是在入户随访和宣传方面。但目前各社区的工作人员都存在数量不足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癌工作的实效。社区志愿者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应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加强社区志愿者的培养[10]。建议本项目在各实施点尝试健康促进志愿者队伍建设,可将社区中有一定文化知识、精力充沛的中老年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培训后,充当社区志愿者,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健康宣教工作。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可由社区招聘专门的社区志愿者,形成专业志愿者队伍,以此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队伍。

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功能合理、连续方便、综合性的区域卫生服务网络,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1]。社区人群防癌健康教育KAP评估研究为探索社区服务功能的有效拓展,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

[1]王福影,李天萍,吴建国,等.对健康管理及癌症综合防治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4):275-277.

[2]王丹若,冯泽永.美国管理型医疗对我国社区健康教育的启示[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4):4648-4649.

[3]杨青敏,林 文,杜 苗.上海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现状分析及对策[J].天津护理,2008,16(5):252-252.

[4]万德森,戎铁华,李 源,等.广州市越秀区常见恶性肿瘤的早发现及早诊断[J].中国肿瘤,2001,10(4):212-215.

[5]王春芳,郑 莹,顾 凯,等.城市地区癌症早发现工作的策略探讨[J].中国肿瘤,2010,19(2):93-96.

[6]李俊东,万德森,柳 青,等.社区防癌健康教育方式初探[J].中国肿瘤,2002,11(3):139-141.

[7]谭代佳.采取多种形式全面拓展健康教育传播渠道[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4):43-45.

[8]何莉芳,廖淑梅.系统科学方法指导下的社区健康教育[J].当代护士,2005,12(11):80-82.

[9]张苏燕.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与体会[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7(1):70-71.

[10]刘骁敏,陈 勇,丁 玲,等.江苏省张家港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践与经验[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9):693-695.

[11]胡玉宁.金新政.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综述[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6(4):76.

猜你喜欢

防癌基线癌症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吃豆芽有助于防癌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一种SINS/超短基线组合定位系统安装误差标定算法
每位女性都该懂的防癌重点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有真正抗癌的东西吗?
老年人更应注意防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