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时代图书馆集成系统的构建

2011-07-21

图书馆学刊 2011年8期
关键词:服务商厂商服务器

李 腾

(福州大学图书馆,福建 福州 350002)

李 腾 男,1982年生。本科学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网络安全。

云是网络的象征,所以云计算最广义的解释是网格计算,但是云计算又不等同于网格计算。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1]。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登录互联网上的某个网站来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来组建自己的数据中心[2]。

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的运用将给图书馆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并对图书馆产生深远的影响,将成为图书馆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图书馆里最核心的应用系统是ILS,全称是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即图书馆集成系统,因此构建云图书馆的核心任务就是构建云计算的图书馆集成系统。

1 图书馆集成系统使用现状及问题

1.1 国内图书馆集成系统现状

目前,对于国内大多数图书馆来讲,无论馆的大小,地方或学校的,图书的采访、编目、典藏、流通等基本业务都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化的管理。图书馆通常的做法是采购一定数量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然后购买、订制或自行开发一套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这个系统集成了图书馆各应用功能模块,一般采用C/S模式。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来维护系统的稳定运行,这笔开销对图书馆来说并不小。

1.2 存在的问题

1.2.1 硬件维护投入大

由于IT系统相关设备的更新频率快,一般服务器使用期限在5年左右、保修期在3年左右,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其故障率就大大上升。因此,硬件的更新及维护、专业的IT技术人员配备都给图书馆带来沉重的财务负担。如何降低图书馆IT系统的运行成本,成为各个图书馆面临的一大难题。

1.2.2 系统冗余性低,抗风险能力弱

受制于经费与技术力量,图书馆集成系统往往运行在单机模式,一旦出现软硬件的故障,常见服务器的中毒和硬盘故障就会使图书馆的运转面临瘫痪局面。如何增强系统稳定性,提高图书馆业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成为各个图书馆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1.2.3 C/S模式局限性

现有的图书馆集成系统大多采用C/S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局域网中能很好地适应图书馆各业务开展。但随着图书馆业务的发展,编目数据的外包、图书的现场采集、馆际互借等工作流程都要脱离图书馆局域网进行,C/S模式的应用系统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更为便携的B/S模式将替代传统的C/S模式。

1.2.4 互操作性差

各个图书馆集成系统各自为政,互不兼容,MARC数据和馆藏数据只能在系统内部使用,要导入其他系统需要经过复杂的数据转化。这给互联网时代下的馆际通还通借、资源共享造成了很大困难。

2 云计算的图书馆集成系统方案

云计算的图书馆集成系统是由各个云计算服务商采购一定数量的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相关硬件,这些设备可以分布在世界各地,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运算能力强大的云计算中心,在云计算中心统一部署图书馆集成系统、数据库等相关软件来为各个图书馆提供业务系统支撑。这个图书馆集成系统采用B/S的模式,各个图书馆只要向这一厂商购买相应的服务后,就可以登录到类似网站的一个平台,创建自己的图书馆集成系统。大型馆可以购买较高的计算能力、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和齐全的功能模块,小型馆可以购买较低的计算能力、小容量的存储空间和部分的功能模块,这些资源都由服务商动态分配,不够用时可以申请快速升级。

2.1 云计算的服务类型

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是最早出现也是目前最为普遍的云计算类型。目前云计算的图书馆集成系统主要采用SAAS的类型。SAAS是一种软件布局模型,厂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客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向厂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按定购的服务多少和时间长短向厂商支付费用,并通过互联网获得厂商提供的服务[3]。客户只需能够连接到internet的普通PC,通过向厂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按定购服务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来支付相应费用,最后通过互联网获得厂商提供的服务。

2.2 SAAS的图书馆集成系统模型

一套云计算的图书馆集成系统如图1所示,云计算服务商通过云计算中心来提供云端的服务目录,如采访、编目、典藏、流通、OPAC等业务模块,图书馆在购买一些业务模块和存储空间后,无需安装任何的客户端软件,只要使用普通PC、PDA或手机等终端通过浏览器登录到一个门户网站即可访问各个应用系统,网站会根据事先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来判断所能使用的各项业务服务及存储空间大小。

图1

2.3 云计算方案的优势

各个图书馆无需自购服务器、存储等设备,无需配制专业的IT人员,大大降低了图书馆运营成本。系统运行在厂商的云计算中心,大量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利用负载均衡技术,提供高冗余度、高稳定性的服务。基于B/S模式开发,用户在互联网的任一节点都可以使用图书馆集成系统。用户按统一格式联合编目,互操作性大大加强,可以方便地实现馆际间通还通借、资源共享。

3 现有云计算图书馆集成系统产品

3.1 国内

目前在CALIS、国家图书馆、很多省市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联合编目系统[4],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云计算应用模式,它的功能还比较单一。而通过云计算技术来构建完整图书馆集成系统,目前在推广使用的有北京云比特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的“馆吧”在线图书馆管理系统。“馆吧”将图书馆管理系统移到互联网大平台上,采用SAAS技术,使用户只要通过网页登录,就可以随时随地管理自己的图书馆。它拥有系统流通、读者管理、文献管理、论坛管理、新闻公告、系统管理、数据管理、流通信息、报表统计9大功能模块,可进行图书馆的采访、编目、流通、典藏、期刊登到等业务流程操作,能够满足各个图书馆的基本需求[5]。

3.2 国外

在云计算领域,走在前列的是几个国外的厂商,同样,把云计算首先应用在图书馆集成系统领域的也是国外的ILS厂商。早在2006年,针对小型公共图书馆的产品,Auto-Graphics和Polaris系统采取的就是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6]。这是最早的云计算图书馆集成系统尝试。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各大ILS厂商也在不断寻求基于云计算的全面的ILS解决方案。作为图书馆业内最有影响力的组织OCLC(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在2009年4月23日宣布将把WorldCat Local由OPAC前端变成完整的图书馆集成系统,这被公认为是一项影响重大的图书馆集成系统的云计算服务,它预示着云计算在图书馆领域广泛运用的开始[7]。这个系统包含OPAC、联合编目、流通、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印刷术与电子资源的采访、许可权限管理、自助配置、工作流程、合作情报等功能模块。OCLC在2010年又将推出流通管理、采购服务、版权管理等应用,使提供的云计算服务更加全面,功能更加完善,支持的数据量更大,能够适应中大型图书馆的需要。

4 构建云计算的图书馆集成系统

图书馆在构建自己的云计算图书馆集成系统时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4.1 产品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是构建云计算的图书馆集成系统的前提。目前云计算的图书馆集成系统服务商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从价格上来讲,国外的比国内的高;功能上来讲,国外的更齐全,以上述的案例为例,馆吧在线图书馆管理软件的共享书目数量在百万条左右,而WorldCat Loca高达2亿多条[8];就售后支持及使用习惯来讲国内的系统更贴近国内图书馆的需求。因此,各个用户要根据自己的功能需求及预算,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云计算的图书馆集成系统,作为小型的公共图书馆来讲,国内的系统无疑是性价比最高的。

4.2 搭建网络环境

网络是云计算的图书馆集成系统最基本的支撑。网络不稳定,一切应用都是空话。因此用户在选择云计算的图书馆集成系统服务商时,还需要考虑自身的网络带宽,特别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可能连接到国外的网络带宽不够。在经费及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还可考虑使用VPN专线,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3 分配系统权限、配置系统参数

选择完云计算的图书馆集成系统服务商并购买相应服务后,云计算服务商就会给图书馆用户分配超级管理员账号,利用这个账号,用户可以创建图书管理员、期刊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等工作人员账号并分别赋于相应的管理权限,配置系统运行的各项参数,比如借期、预约、超期罚款等规则。

4.4 导入原有的数据

对于大多数图书馆来讲,在选用云计算的图书馆集成系统之前,原有系统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书目数据及流通记录,因此数据的正确迁移成为新系统能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这项工作可由图书馆自己完成,也可以请云计算服务商的专业工程师来协助完成。

4.5 系统的日常运行,做好备份

系统搭建完成后就可以正常运行,日常运行中要注意定期给自己图书馆的数据进行备份,给数据安全增加保障。

5 云计算的图书馆集成系统面临的问题

5.1 云计算缺乏统一的标准与协议

目前各个厂商在云计算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与协议,这样就使不同云计算服务商之间的数据共享存在着障碍。一个图书馆在更换云计算的服务商后不仅数据格式要变,很多应用也要重新编写,从而限制了云计算的普及与推广。

5.2 网络建设问题

云计算的系统和数据都分布在网络中,图书馆的所有应用都要依托网络来进行,因此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成为了云计算得以推广的基础。数据长途传输带来的延时,给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图书借还、证件挂失等图书馆业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5.3 数据安全与保密问题

数据安全对于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云计算的图书馆集成系统中,数据存放在厂商的大型计算中心,它的硬件条件和管理能力比普通图书馆的要高出许多,因此单就数据的物理安全而言,图书馆将数据置于云上不会比置于本地硬盘更不安全。然而由于数据是存在于开放的网络中,如何抵御数据受到病毒、黑客的非法入侵,保护数据不被窃取和篡改成为了云计算服务厂商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同时对于图书馆而言,一旦管理帐号被黑客获取,黑客将能随时随处通过网络对数据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6 结束语

云计算的图书馆集成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高兼容性、低维护性等优势,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成熟和广泛。如何更好地利用云计算技术来开展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将是图书馆人在即将到来的云时代所要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1]钱文静,邓仲华.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图书与情报,2009(4):47-52.

[2]http://cloud.51cto.com/art/201003/190301.htm.

[3]钟文一.基于SAAS理念构建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平台.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1):48-51.

[4]孙卫.图书馆在云时代的思考.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6):35-41.

[5]http://www.guanbar.com/systemweb/1/web/default.aspx.

[6]marshall breeding著;王启云译.重构中的图书馆软件产业.图书馆杂志,2007(9):56-60.

[7]胡小菁,范并思.云计算给图书馆管理带来挑战.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4):7-12.

[8]http://www.oclc.org/asiapacific/zhcn/worldcat/statistics/default.htm.

猜你喜欢

服务商厂商服务器
航天卫星领域专业服务商
论IaaS云服务商的著作权侵权责任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中国服务器市场份额出炉
得形忘意的服务器标准
考虑产能约束的耐用品厂商易耗部件兼容策略
计算机网络安全服务器入侵与防御
电视厂商与好莱坞公司将制订超高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