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型大学留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为例

2011-07-17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图书馆建设 2011年9期
关键词: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检索网络资源

陈 莹 (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留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是研究型大学培养留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其科研水平的基础,也是保障留学生教育质量的途径之一。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国内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办学趋势的不断增强,留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已成为亟待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对留学生生源情况、信息素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在硕、博学历留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中,针对留学生特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尝试解决的方案等,仅供广大同仁参考。

1 留学生背景情况调查

当代信息素质教育与以往不同,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信息素质教育发生了转变,有学者认为应“针对学生信息能力开展信息素质教育”[1]。然而,高校图书馆要想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首先要对学生的生源情况、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等方面有所了解。

1.1 留学生基本情况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建国60年来,我国累计接受来华留学人员169万人次[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也一路攀升, 2006—2009年,仅学历留学生①人数就增长了41.29%(见表1)。教育部指出,到2020年,接受中国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人数将达到15万[3]。

面对不断涌入的留学生,国务院办公厅从2010年起,将包括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内的部分高校设为试点院校,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完善来华留学生培养体制机制,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6],这足以说明我国对留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

表1 2006—2009年来华留学生人员情况[2,4-5]

1.2 留学生信息需求情况

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王英杰对国内6所高校的留学生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见图1、图2),调查结果显示,体现在言语交流和理解方面的问题是留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除文化差异外,解决专业问题是学历留学生的主要信息需求[7]。

图1 留学生利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障碍[7]

图2 留学生对图书馆的信息需求[7]

1.3 留学生信息素质状况

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自2010年起为硕、博学历留学生开设全英文信息检索课程。在开课前,我馆以问卷的形式对其进行了部分背景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如图3、图4及表2所示。

图3 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博学历留学生国籍分布情况

图4 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博学历留学生学习经费来源

表2 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博学历留学生在本国利用图书馆的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1)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留学生主要来自亚洲和非洲国家,少数来自欧洲国家,语言、文化等背景各不相同。对有些学生来说,英语甚至是第二外语;而有的学生由于受到本国发展水平的影响,其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水平不高。(2)通过对奖学金的获得情况分析可知,大部分留学生的学习和科研能力处于其国内中等以上水平。(3)很大一部分留学生对图书馆并不了解,因此亟需信息利用技能方面的指导。此外,数据库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硕士留学生很少或从未使用过数据库,而大部分博士留学生不仅使用过,而且能够针对使用情况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在发表文章方面,很多硕士留学生没有发表文章的经验,而多数博士留学生不仅发表过文章,并且有的文章已经被EI(The 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等检索工具收录。

2 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在了解留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我馆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进行设计,针对他们的信息素养现状开展教学实践。

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

我馆硕、博学历留学生全英文信息检索课程共9学时,考虑到留学生的语言问题、计算机操作水平、信息素养等情况,我馆设置了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的课程体系(见下页表3)。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的留学生反映,虽然在开学报到时已经有老师组织参观了校内各主要教学设施,但直到信息检索课第2讲结束后,他们才对图书馆有了真正的了解,从而也更愿意到图书馆借阅书刊;还有很多留学生在实习课结束时对授课教师表示,这门课非常实用,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2.2 以实践性为主导的教学内容

表3 留学生信息检索课程设置

信息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留学生而言,语言障碍及其影响下的信息环境给其信息素质的提高带来了更多的阻碍,为此,我馆力求在仅有的几堂课内,以“实践”为切入点对留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以减少客观因素对他们的影响,帮助他们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提高其publishing year 2010, issue 4,volume 34.Try to get the abstract!”(假设导师推荐你阅读《面向事件的智能化电网调度运行日志管理系统》这篇文章的摘要,已知信息有:ISSN为10001026,作者为顾飞飞、唐陇军、孙勇、杨林,2010年发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第4卷34期上,你如何获得摘要?)。为完成这个题目,学生首先要充分了解各数据库的类型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利用Google Translate(谷歌翻译)进行无歧义语言转换(如将作者姓名转换成英文,而不是将文章题目直接翻译成英文,从而确保语言转换后不会产生歧义),最终通过EI获得摘要。对信息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1) 在 “图书馆的使用”的讲授中,授课教师将重点放在OPAC(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的操作和使用上,同时详细地介绍了我馆图书排架规则及文献传递流程等内容,对于图书馆发展历史、《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使用方法、图书馆主页的其他功能等内容则简要概括。

(2)在“数据库使用”的讲授中,教师尽量列举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数据库,如Elsevier、Netlibrary、PQDT与PQDD、Scopus、Refworks等,同时结合硕士或博士发表文章的要求将重点放在信息检索与数据库选择和利用对应关系上的讲授,而对每个数据库的具体操作方法在课堂上仅作简要介绍,力求使学生通过在实习课上的亲身体验掌握检索技巧。在数据库特色功能的讲授上,偏重于信息检索技巧,如EI中Thesaurus(词库)、broader terms(上位词)、related terms(同义词)、narrower terms(下位词)的选取,而对数据库提供的个性化定制等功能仅作扼要介绍。

(3) 在“网络信息资源”的讲授中,除了介绍OA(Open Access,开放获取)、免费电子图书网站、网络资源获取软件之外,还适当地介绍了汉字转换拼音的网站,以配合留学生必修的对外汉语课程,在帮助他们尽快度过语言难关的同时,也帮助他们树立了信息检索意识。

(4)在实习题的设计中,除了要对课堂讲授的内容进行练习之外,还采用情境模式设置了综合性题目以培养留学生综合利用各类数据库和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检索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其中一题为“suppose your supervisor recommends you to read the abstract of article named ‘面向事件的智能化电网调度运行日志管理系统’ written by 顾飞飞、唐陇军、孙勇、杨林 and published on 《电力系统自动化》. You have got some information, such as ISSN 10001026,

从教学反馈结果来看,这种以实践性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很多有科研经历的学生会就论文格式、文章发表要求、原文获取途径、网络免费资源获取方式等内容提出问题,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此外,由于硕、博学历留学生课程是2010年开设的,因此之前几届的留学生没有选过该课。但在授课的过程中发现,不断有2009级甚至2008级的留学生参与进来,不仅听课,还与授课教师探讨信息检索方面的问题。这表明,留学生对信息检索指导的需求度高;以实践性为导向的教学内容的确能够解决留学生在信息检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

2.3 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3.1 展示已毕业学历留学生的学位论文

由于授课教师和留学生的母语都不是英语,在讲授毕业要求、流程、论文格式及参考文献著录等内容时,极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并最终导致留学生的毕业论文不符合规范。为避免这一问题,我们将已毕业学历留学生的学位论文拿到课堂展示,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减少理解偏差。同时,已毕业学历留学生的论文还能够对他们产生激励作用,促进他们更好地利用这段留学时间,不虚度光阴。

2.3.2 多媒体教学

目前,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检索课全部采用PPT演示教学,尤其是在抽象内容的讲授过程中,使用PPT动画演示可以帮助留学生增强理解,尽快掌握所学内容。这种方法在留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国家背景不同,有的学生在本国很少接触PPT,因此对这种教学方式十分感兴趣。此外,我们还采用了截取英文视频、屏幕录像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授课,在教学中也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3.3 网络资源的融入

网络资源是留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网络资源具有灵活性、多变性,这部分教学如果仅停留在介绍层面则无法真正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融入了一些网络资源的使用方法。

(1)Google Translate的应用 在教学中穿插使用Google Translate,尤其是在讲解中文数据库时,能够帮助留学生缓解语言不通的问题,但在使用的同时要说明Google Translate只能作为参考,其翻译的水平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有时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2)E-mail自动回复的应用 在实习课时,我们将实习题设置成授课教师电子邮箱自动回复中的内容,留学生使用自己的电子邮箱给教师发送邮件后即可获得实习题。一方面,这种方法简单有效,即使是网络应用水平不高的留学生也可以使用;另一方面,该方法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还能够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3)网络硬盘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网站推出了网络硬盘功能,人们可以随意上传、下载大型文件。我们选取了国外的网络硬盘网站Divshare,将课件等资源上传至该网站,以方便留学生随时下载学习资料。在使用网络硬盘的过程中,留学生既掌握了方便、实用的信息传递方法,同时也对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加深了印象。

3 留学生在信息检索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3.1 语言瓶颈及其带来的心理影响

首先,虽然在留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中采用的是全英文教学,但对语言的理解不同还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英语都不是母语,因此在使用时都会受到本国语言习惯的影响,导致语言理解偏差。例如,在讲授期刊论文格式时,有的学生会认为article(论文)和journal(期刊)是同义词。此外,有些性格内向的留学生本身不善于表达,再加上语言沟通不畅,他们即使遇到问题也不愿意提出来,这给他们信息素质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对于这类问题,教师首先要关注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如果留学生对专用词汇感到困惑,则要通过各种实例进一步阐释;如果是语言习惯造成的问题,则需要师生双方达成共识,找到理解一致的词汇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用。此外,还要关注留学生在实习课上的表现,遇到不善于表达而又明显有检索困难的学生,要主动为其讲解,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他们能够进行独立检索,从而提高其信息素质。

其次,在我国使用网络的人群主要是中国人,因此很多网络资源默认中国人为受众对象,即便是由国外公司开发的一些网站,在输入网址后仍然会根据IP设置自动跳转到汉化界面(如在输入www.google.com时常会自动跳转至www.google.com.hk简体中文界面),这给不懂汉语的留学生的信息检索带来了很大困难。从图3中可以看出,有些留学生的母语属于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阿非罗语系等,与汉藏语系完全不同,因此在面对汉语界面的网站时常常觉得茫然,无从入手,即便该类网络资源是他们在科研过程中所需要的,在心理上他们也会拒绝去尝试浏览网站。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建议留学生首先使用Google Translate中的网站翻译功能,将目标网站的语言翻译成他们可识别的语言,然后再对具体内容进行操作。这种间接的方法能缓解留学生在信息检索初期遇到的语言困难,增强他们的信心,也从另一个角度提升了他们的信息检索能力。

3.2 馆藏英文文献资源不足

由于我馆外文资源采购渠道和经费有限,图书馆馆藏英文文献资源尤其是外文专业文献远不如中文文献资源丰富,这对留学生信息素质的提高十分不利。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一方面向留学生介绍已购买的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同时推荐他们使用Google Books、Gigapedia等免费外文图书网站,以弥补专业外文文献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让留学生参与在图书馆举办的外文书展,鼓励他们在书展上向图书馆推荐购买自己专业的外文文献,以此来扩充专业外文文献的馆藏。但需要注意的是,当留学生读者荐购的图书到馆时,图书馆一定要及时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通知其本人,否则不仅失去了最佳阅读时机,还有可能造成荐购的图书无人问津的情况。

4 留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引发的思考

近年来,媒体、网络科技快速发展,网络资源获取日益简便、快捷,这给信息检索课程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很多学生认为掌握了网页搜索就等于掌握了信息检索,只有已经开始进行科研活动的学生才会正确认识到信息检索课程的意义和重要性。通过对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的听课状况、实习情况、教学效果、信息反馈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无论是中国学生还是外国留学生,其信息意识都与科研经历成正比,而信息检索技能则与信息环境和检索指导有关。因此,未来的信息素质教育可以定位为保障科研活动的实践性教育,教育内容首先应从培养信息意识开始,可以介绍参与科研活动的方式、论文撰写的格式、文章投稿的方式、不同类型期刊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类数据库和网络资源使用技巧的讲授,注重学生在实习课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对知识进行检索、分析、评价、判断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适当融入对各种科技手段和实用的网络资源的应用,将信息检索课打造成一门开放的多元化课程。

5 结 语

留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使其在发表文章、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能够广开视野、开阔思路,撰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进而整体提升研究型大学留学生的培养水平;而且有助于增强他们的信心,避免由于语言不通、信息闭塞等障碍而形成心理问题。此外,留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中外文化交流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比中国学生与留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过程和效果,可以得出很多宝贵的经验,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中国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因此,对留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注 释:

①学历留学生是指进入各学校接受各层次学历(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外国留学生。

[1]赵丽光.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研究[J]. 情报科学,2009(10):1480.

[2]教育部:2009年全国来华留学生人数首次突破23万[EB/OL].[2011-03-14]. http://www.gov.cn/gzdt/2010-03/22/content_1562026.htm.

[3]教育部统计:06年接待来华留学生人数创历史新高[EB/OL].[2011-03-14].http://www.gov.cn/jrzg/2007-05/28/content_628456.htm.

[4]教育部:2007年来华留学生数量保持快速增长势头[EB/OL].[2011-03-14]. http://www.gov.cn/jrzg/2008-03/13/content_919387.htm.

[5]留学中国计划[N].中国教育报, 2010-09-30(2).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EB/OL].[2011-03-14]. http://www.gov.cn/zwgk/2011-01/12/content_1783332.htm.

[7]王英杰. 高校留学生用户图书馆信息需求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1(2): 47-49.

猜你喜欢

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检索网络资源
Research on Real Meaning of American Dream in Great Gatsby
Research on Uranium Mining
An Analysis of Mood System of Narrative Rock Song Lyrics and Its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医学期刊编辑中文献信息检索的应用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基于神经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
教学型大学《信息检索》公选课的设计与实施
对等网络资源搜索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