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围生期护理体会
2011-07-17胡小娟丁余妍王方明
胡小娟 丁余妍 王方明
(黄陂区人民医院 武汉 430300)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围产期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可危及母婴安全,可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小于胎龄儿和围生儿死亡率增高[1]。据国内资料报道,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为1.06%,死亡率为0.73%[2]。为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必须针对性加强护理和监测,以使患者安全度过妊娠分娩期和产褥期。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5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52例孕产妇,均在孕前或孕期明确诊断为心脏病。年龄23~32岁,平均(26.8±3.5)岁,孕周34~42周,平均(38.2±2.4)周;初产妇40例(76.92%),经产妇12例(23.08%);剖宫产35例(67.31%),阴道分娩17例(32.6%);心功能情况:心功能Ⅰ级26例,心功能Ⅱ级14例,心功能Ⅲ级7例,心功能Ⅳ级5例。心脏病类型:先天性心脏病20例,风湿性心脏病17例,围产期心肌病5例,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甲亢性心脏病2例,其他4例。
2 护理
2.1 产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妇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和担忧。护理人员应主动、耐心地与患者交流,积极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运用沟通技巧,介绍成功治疗的病例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慰藉,针对性地鼓励和诱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以乐观豁达的胸怀解决问题,努力使自己适应环境,以减少患者的负面心理,增强治疗的信心,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2.1.2 饮食护理 加强对患者饮食知识的宣教,进食要少量多餐不宜过饱,防止妊娠期体重过度增加[3],整个孕期体重增加不得超过10kg。给予少盐、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易消化且无刺激的饮食,多吃蔬菜及水果以防便秘而增加心脏负担。注意入液量的平衡,必要时可监测尿量。
2.1.3 加强母胎监测 指导孕妇进行自我监测,每天3次听胎音和胎心率并记录,同时进行胎心监护并给予氧气吸入等,配合B超,了解胎儿及胎盘功能。及时了解心功能情况,每日或隔日测尿蛋白和体重,必要时予以利尿,减轻心脏负荷。
2.2 产时护理
第一产程, 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可以适当地使用镇定剂,密切观察孕妇心率、呼吸、血压、体温、脉搏的变化,监测及早期发现心力衰竭的征象。因易发生胎儿窘迫,应密切注意宫缩和胎心音。第二产程,避免过早屏气,缩短第二产程,同时可实行手术助产,及早结束分娩。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立即压迫宫底,将砂袋置于腹部持续24h,防止腹压骤降引发心衰。对于宫缩不佳的患者可给予缩宫素10~20U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
表1 不同级别心功能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
2.3 产后护理
产后72h仍应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心功能变化,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指导产妇继续卧床休息,有心衰患者应酌情延长,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嘱产妇低盐饮食,多食蔬菜和水果,预防便秘。保持稳定情绪,注意外阴部清洁,合理应用抗生素,严防产后出血和产后感染的发生。根据心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心功能允许时,帮助产妇下床适度活动。向产妇宣传有效的避孕方法,强调再孕的危险,待病情稳定后劝患者做绝育手术。
3 结果
52例患者中仅1例因剖宫产后发生严重心力衰竭而死亡,病死率1.92%,其余均好转出院,围产儿无死亡。心功能越差对胎儿的影响越大,新生儿出生体重也越低(P<0.05),见表1。
4 讨论
围产期母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解剖变化,其中以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最为明显。在妊娠32周时达到高峰,心脏的后负荷增加,加重了心脏的负担[4],促使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生,该病直接危及母婴安全,是导致孕产妇心力衰竭,甚至死亡,以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5]。因此根据各类心脏病特点和产科的特殊性,对心脏病孕妇加强针对性的围产期监护和护理,减少心衰诱发因素,及时诊断治疗和精心护理对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母婴的生命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1] 沈蓉蓉.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护理经验[J].中华护理杂志,2000,32(7):376.
[2]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9~144.
[3] 楼红.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分析和护理[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51.
[4] 郝凤瑞.19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围生结局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3):174~175.
[5] 黄荷.高危妊娠[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