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女性居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分析
2011-07-17黄青
黄青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 南宁 530012)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HBV为球形,直径为42nm,具有双层衣壳,因Dano首先在乙肝感染的血清中发现,故又称为Dano颗粒[1],为了解社区女性居民HBV感染状况,为防治干预措施提供资料,对社区女性居民进行HBV感染监测研究,现归纳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均为社区女性居民,年龄0~77岁。
1.2 检测方法
清晨空腹采静脉血,经离心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检查分析,以HBsAg阳性为乙肝感染标志。所用试剂盒为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诊剂盒(酶联免疫法),HBsAg阳性判断标准:标本OD>COV为阳性,标本OD<COV为阴性。
1.3 资料来源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2 结果
2.1 社区女性居民HBV检测率的年龄分布
社区女性居民HBV检测率的年龄分布,50~59岁组100%(370/370)=60岁以上组100%(180/180)>0~9岁组95.55%(1909/1998)>20~29岁组86.74%(7447/8585)>10~19岁组72.95%(480/658)>40~49岁组8.83%(251/284)。住院女性HBV总检测率87.32%(12886/14758),见表1。
表1 社区女性居民HBV检测率的年龄分布表
2.2 社区女性居民HBV感染率的年龄分布
社区女性居民HBV感染率的年龄分布,20~29岁组12.82%(955/7447)>30~39岁组11.59%(318/2744)>40~49岁组8.37%(21/251)>10~19岁组8.33%(40/480)>60岁以上组5.56%(10/180)>50~59岁组5.54%(20/370)。社区女性居民HBV总感染率10.21%(1367/13381)。见表2。
3 讨论
3.1 HBV感染状况
本研究表明,社区女性居民HBV感染率的年龄分布,20~29岁组12.82%(955/7447)>30~39岁组11.59%(318/2744)>40~49岁组8.37%(21/251)>10~19岁组8.33%(40/480)>60岁以上组5.56%(10/180)>50~59岁组5.54%(20/370)。社区女性居民HBV总感染率10.21%(1367/13381)。HBV感染率,20~29岁组和30~39岁组的HBV感染率为最高峰,20岁以下年龄越小,40岁以上年龄越大,HBV感染率越低。HBV感染多为后天感染,来源于宫内感染的机率较低,随年龄的增长,接触HBV的机率增高,且接种乙肝疫苗产生的抗-HBs水平随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递减,因此,20岁以前,HB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人体感染HBV后,(1)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作用,随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消灭H BV,HBsAg呈阴性增多;(2)人体感染HBV后破坏肝细胞及其功能,使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肝癌发生而从人群中消失。因此,40年以后,HBV感染年龄的增长递减。我国HBV感染存在普遍,根据张义达[2]等报道,对0~60岁社区人群共898人进行乙型肝炎感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HBsAg总阳性率和抗-HBsIgG总阳性率分别为5.36%、39.76%,15岁以下青少年儿童HBsAg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成人组(P<0.01),抗-HBsIgG高于成人组人群37.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张振开[3]等报道,随机抽取2个城市社区和1个农村自然村,以家庭为单位每隔1户抽取1户,对所抽家庭中1~59岁人群和全部1~4岁儿童进行调查944人,HBsAg阳性率为5.19%,HBsAg阳性率男性与女性分别为3.84%、6.13%(P>0.05);1~4岁最低,不同年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区居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文献报道都是儿童期的感染率最低,与本调查结果是一致的。
表2 社区女性居民HBV感染率的区域分布表
3.2 HBV母婴传播
HBV的传播途径有2条:(1)通过血液、血制品传播,(2)通过母婴传播,分娩时通过婴儿的微小伤口受母体的病毒感染所致,哺乳也被认为是传播HBV途径,有些婴儿在母体子宫内已感染,表现出生时已为HBsAg阳性[4]。根据魏俊妮[5]等报道,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HBsAg阳性孕妇血清HBV DNA,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及半巢式PCR技术扩增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外周血中母亲DNA,通过检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M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等位基因确定母-胎细胞转运,用巢式PCR检测新生儿血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 DNA。结果显示,随着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的增加,新生儿HBV DNA阳性的危险性呈现增高趋势,而孕妇血清HBV DNA 含量与新生儿PBMC HBV DNA阳性无关,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与母-胎细胞转运无关。根据甘志远[6]报道,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孕妇的新生儿HBV感染情况,将511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按HBsAg、HBeAg、抗-HBc三项指标阳性者分为“大三阳”组,共191例,HBsAg、抗-HBe、抗-HBc三项指标阳性者为“小三阳”组,共320例,并对其所生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内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显示,“大三阳”组孕妇的新生儿HBV感染92例,感染率48.17%,“小三阳”组孕妇的新生儿HBV感染12例,感染率3.75%;2组比较χ2=145.57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新生儿联合使用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已成为阻断母婴传播的重要措施。
3.3 HBV感染的预防
乙肝疫苗接种可降低HBV感染率,根据刘庆山[7]报道,儿童接种乙肝疫苗1年内,抗-HBs阳性率为93.49%(539/630),第5年抗-HBs阳性率为63.45%(92/145),抗-HBs水平随时间的推移,随年龄的增长递减。根据杜国明[8] 等报道,张家港市15岁以下人群组乙肝疫苗接种率99.09%,15岁以下人群组HBsAg阳性率0.30%,15岁以上人群组乙肝疫苗接种率2.71%,HBsAg阳性率11.14%。以上资料表明,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HBV感染的有效措施,对儿童及成年人抗-HBs阴性者应常规补种乙肝疫苗。
[1] 陆德源.医学微生物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62~265.
[2] 张义达.社区人群2007年至2008年乙型肝炎调查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4):63.
[3] 张振开,汤杰,唐国荣,等.2008年桂林市城乡居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0(7):590~592.
[4] 陆德源主编.医学微生物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66~267.
[5] 魏俊妮,王素萍,冯永亮,等.母血HBV DNA 含量与新生儿HBV感染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98~99.
[6] 甘志远.南宁市区511例HBV阳性孕妇的新生儿HBV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临床新医学,2009,2(7):741~742.
[7] 刘庆山.西湖区划儿童预防接种后免疫水平的监测和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4):125~126.
[8] 杜国明,刘清芳,黄莉芳.等.张家港市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3):4560~4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