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07-13王德亮
王德亮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1.会计核算资料的失真
主要是作为会计信息资料载体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失真。会计凭证出现在原始凭证上,常见的是通过以夸大或缩小的方式来达到隐匿事实真相的目的,或者是借梁换柱,无中生有地引入合法项目之中,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失真受到会计凭证失真影响之外,还大量存在伪造账簿,虚设会计科目,故意违反制度要求,采取不适当的计量方法及直接捏造,篡改会计报表数据等等。
2.资产管理混乱造成计价失真
主要是指企业资产账目价值已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实际占有数。其表现有:目前一些地方国有资产家底不清,管理混乱,大量资产流失或被吞噬,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
3.税金核算失真
虚列项目,编造会计事项,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国家税款。
4.成本费用核算失真
由于企业利益机制驱动,把成本费用作为调节利润的主要手段,采取不正当方法,增加或降低应列费用,人为地造成成本膨胀及压缩最终改变盈亏的结局。
5.经营成果失真
企业弄虚作假,钻政策和制度的空子,虚列收入,乱挤成本,乱列费用,虚盈实亏或少报亏损;不按销实现确认原则,采取年终突击开票方式,虚增“应收账款”和“产品销售收入”,人为地增大当年经济效益;有些企业采取账内资金变成账外“小金库”,人为减少当年经济效益,盈利企业私设“小金库”,非法获取巨额收益;经营欠佳企业则设两本账,以达到多留多分的目的;有些企业领导人明目张胆地要求财务部门虚造利润。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宏观企业体制不完善导致企业领导受经济利益驱使,急功进利
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企业,使经营者有更多的自主权,但却没有很好解决制约和监督经营者权力行为的有效方法。致使董事会上“一言堂”的现象还很普遍,而监事会又形同虚设,导致某些企业领导为一己私利,滥用职权,指使财务人员弄虚作假,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2.管理体制不健全
现行财务人员往往由领导直接选拔任命,与经营者存在相当利益依附关系。往往不得不违反财务制度,听从领导摆布,无法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3.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配合机制
某些企业名义上进行了体制改革,表面上有了现代公司制企业的管理结构,但实质上缺乏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和机制。各部门间出现多头领导,互相推托责任、牵拉扯皮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某些管理部门出于各自利益,不愿及时提供相关数据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影响了财务核算,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4.企业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不高
在某些企业中,会计仍被视为“记账员”的角色,而没有放在管理职能的位置上,因此会计岗位便成了某些领导安插“亲戚朋友”的地方,使得一些没有会计知识和素质的人员也从事这项工作,造成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水平良莠不齐。有些会计人员缺乏责任感,对工作马虎敷衍。为了某些个别领导给予的既得利益违反会计法规,篡改会计数据与领导共同舞弊,谋求偷税、漏税,获得不正常经济利益。
5.内部会计管理和审计监督力度不够
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首先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在遵循《会计法》的原则下,建立一个相应健全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和体系。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但却仅照搬照套他人模式,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不够科学合理;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完善的控制制度,但并没有将其落到实处,使之成为“纸上谈兵”。
三、提高现代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1.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公司内部权力制衡机制,规范企业经营行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者各负其责、协调动作;改革对企业经营者的考核机制。改善会计工作外部环境,改变目前以保值增值为主要内容单一的评价体系,全面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考核业绩时,注意从宏观调控为主,营造宽松管理环境,使领导不至于为单纯追求完成任务而进行虚假会计处理。
2.优化用人制度,实行会计委派制和职业化,提高会计人员地位
会计委派制的特点是受派会计人员的劳动人事关系、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等均由委派单位负责。实行委派制,财务人员的经济利益不受本单位领导制约,从制度上使会计人员摆脱屈从地位,为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3.优化职能部门配置,协调好各部门间关系,明确各部门间职责
例如:在工程施工企业中,管理部门应准确核定施工合同、完工进度,使得财务部门能清楚确认当期工程收入和成本;物资部门应及时提供收料、用料、库存调拨的数据,使财务部门能及时准确反映用料成本及库存情况,控制好资金流和物流。如果相关部门不合作、互相拖延,必然导致会计人员无法及时准确提供财务信息,影响管理决策。
4.加强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注重德才兼备
会计行为是否合法、合规,会计所反映的经济数字是否真实,代表着国家、集体和个人切身是否得到正确揭示。所以财会人员的职业素质至关重要。
5.切实落实有效合理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大力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在内部审计方面,因首先明确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规定其机构工作直接向董事会负责,保持其独立公正、权威的地位;建立一支政治素质业务过硬、作风正派的审计队伍;结合现代企业特点——两权分离、权责分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把工作重点从查纪转移到维护所有权为中心上来。开展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审计,对成本效益、投资项目、存货资金、承包租赁等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评估审计。特别注重对事前和事中的审计,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有效。
6.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全面实行电算化
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统一财务管理软件管理系统,改变过去繁琐的会计数据加工、分析基础工作,逐步实现经济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在加工传递过程中的人为干扰,从技术上及时解决不对称和监督缺乏、滞后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