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会计环境
2011-07-13曹志军
曹志军
一、会计环境的内涵
会计环境,是指会计所依赖和依存的环境。它包括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或者称会计外环境和会计内环境。会计客观环境,是指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法律、教育、历史、科技、自然等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环境。会计主观环境,则包括会计系统结构内部各部分的客观状况,有会计模式、会计人员素质、会计工作手段和方法、会计行为等。
(一)经济环境
会计产生于经济管理的需要,没有经济业务活动,它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会计是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逐步发展起来的。会计既反映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要求,又反映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经济愈发展对会计的要求愈高,这已被会计发展的历史所证明。所以,会计人员特别要注意和关心经济环境的变化。各国不同的经济制度决定企业制度,而不同的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不同的企业会计模式。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管理体制以及企业的规模与组织形式等,都对会计有重要影响。
(二)政治和法律环境
作为上层建筑服务工具的会计,必然会受政治、法律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货币和所处的政治环境,包括战争状态、政治结盟关系等,都可能对会计的模式、指导原则以至具体制度和程序产生影响。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下,政府对经济资源的配置与管理的要求和侧重点不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拥有全部固定资产、土地和其他资源,很少甚至没有企业财产的私人所有权。法律环境能为会计的运行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又对会计具有强制性的规范约束力。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法律逐步完善,为我国会计的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好的法律环境。
(三)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指社会环境中的文化、风尚、观念等方面的影响。这种因素极为复杂,一般来说包含的范围有:人与人之间及社会各方之间相互信任程度的影响、会计人员的社会地位以及人们对会计职业看法的影响等。整个社会文化中的保守程度、重商、轻商主义倾向和保守秘密的倾向和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会计的核算。社会成员审慎和保守的倾向,可能导致企业低估资产,过高计提坏账准备等;社会上保守秘密的倾向,可能导致财务报告提示的信息偏少。
二、会计环境对会计影响的表现
(一)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各种会计模式下会计目标的具体差别可归结为会计环境不同所致。关于会计目标,理论界有“决策有用观”和“经营责任观”之争。决策有用观依存的是发达的资本市场,而经营责任观立足于直接往来形成的资源的委托与受托关系。西方各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受员会都认可决策有用观。比较而言,经营责任观所依存的会计环境与中国现阶段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加吻合。当前我国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应定位在向委托人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上。因为从时间上看,经营责任观主要不是面向未来,而是面向过去和现在。而在会计确认和计量基础的取舍方面,立足过去和现在要比立足未来更加容易,所提供的信息质量更加贴近目标的要求。
(二)对会计准则的影响
体现在技术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
1.技术性。会计准则被认为是一种纯客观的约束机制,一种纯技术的规范手段,其目的是使会计实务处理能够科学、合理、一致。自从产生对会计行为具有普遍约束的会计规范体系之后,会计改革主要表现在会计规范体系的变革,而会计规范体系的变革,就表现在具体会计技术方法的革新。
2.社会性。实质上是经济利益问题,直接影响到经济利益在有关各方面的分配。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公平竞争,一切市场经济参与者都不能因权利地位不同而形成等级差别。行政权利如果同市场经济中交易行为结合在一起,就会破坏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所以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必须是中立机构,以保证会计准则的公平性与合理性。
三、完善会计环境的措施
(一)发挥政府在环境会计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并存的态势在我国表现相当明显。值得庆幸的是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后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要求: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快环境科技创新,加强污染专项整治,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重点搞好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强化企业和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
(二)加强环境会计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
环境问题是关系全人类、全社会的大事,在我国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但是,我国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薄弱。而环境会计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民众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不断加强环境会计的宣传和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才能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在社会上形成人人讲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才会有更多的人去研究和发展环境会计,才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会计建设当中来,才能推动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
在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一直走在我们前面。因此,我们应加强环境会计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积极主动地参与环境会计的国际化进程,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环境会计的研究成果,同时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开展我国的环境会计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四)完善会计法规并制定具体环境会计准则
尽管我国已制定并颁布了不少环境法律法规,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法制体系,涉及环境因素的会计法规几乎是一片空白。现行《会计法》作为指导会计工作的根本规范,未涉及任何环境会计方面的内容。若想成功地推行环境会计,必须完善环境会计法律法规,修改和完善《会计法》,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从法律上明确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
(五)加速培养环境会计专业人员
环境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一项新内容,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尤其是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更新传统会计下的知识结构,学习并掌握环境科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资源会计学、环境会计学等知识和技能,分析和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业务与环境及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以便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企业在环境会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