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现状与对策

2011-07-13傅晓英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5期
关键词: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

傅晓英

一、高校资产产权概述

高校资产产权,是指高校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财产权。在传统的高校产权制度中,只有单一产权主体,即高校举办者。它集高校资产的全部产权于一身,高校只是政府机关的附属物。

二、管理现状分析

1.高校资产存量不清

多年来,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实行的是以账务分管为原则的分类、归口管理模式。财务部门进行账务监督与核算,国有资产实物管理分属设备处、教务处、科技产业处、后勤集团等职能部门,而各职能部门又分别由不同的校长分管,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缺少统一领导,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部门。此外,平时资产使用部门只管用,各部门间很少核对,这不仅造成了某些资产管理工作交叉重复,而且使资产的实物流动与账务核算相脱节,资产管理与使用相分离。分离的管理状况使国有资产难以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反映和监督。

2.流动资产与无形资产流失严重

流动资产也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些高校对流动资产的管理还比较松懈。对于科研项目购买的材料,未实行定额管理,一般都是凭发票一次性报销,而其实物是逐渐领用消耗的,这就使得这些本该属于学校资产的物资,在未使用前过早的脱离了管理的范围,以公充私,损失浪费现象严重。目前,高校尚未建立无形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意识淡薄。

3.转为经营性的高校国有资产,产权不清,保值、增值难以实现

近年来,高校中的公司、中心等开发、经营性机构相继成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也正在逐步建立,通过发展高科技和第三产业,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同时也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高校的发展,还为师生员工提高福利待遇。这样就使一部分原属于教学、科研的固定资产转用于经营性活动,致使有的单位无偿占用资产,甚至变公为私,学校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同时,收入资金过多的向小集体倾斜,积累和再生产资金的投入必然会相对的减少,国有资产应有的维修保养也得不到保障,更难以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

三、对策

1.明确产权主体,增强产权意识,理顺产权关系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就是要分清所有者和使用者的界限,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学校实施所有者的权利,对国有资产行使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的管理;与此相适应的是高校下属各部门单位是国有资产的使用者,对国有资产具有使用权和学校许可的部分权益。针对多年来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结合高校目前的实际情况,采取二级管理体制模式比较合适。一级管理机构由校长,主管副校长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参与的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它是国有资产管理重大问题决策的非常设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对全校国有资产有关的重大问题做出决定。二级管理机构为各分院、系、部、处、中心等资产使用单位,主要负责国有资产现场使用和管理。

2.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

由于国有资产管理涉及的部门较广,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即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建立面对全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根据国家颁发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则》、《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等有关法规,分别制定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管理办法,相应建立两个职责范围,四个管理制度。

3.规范管理,完善制度,防止流动资产与无形资产流失

应将企业资产管理制度引入高校,健全财务账和库存账,并制定定额控制、清查盘点制度。无形资产管理是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一个新课题,高等院校要正确运用国家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等,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首先,提高各级领导对无形资产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其次,确立科学的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操作标准。

4.加强对非经营性资产转变为经营性资产的管理

首先,高校办经济实体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时,必须由于资产管理部门出具产权归属证明,资产管理部门要对非经营国有资产转化为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部分组织评估、核实,以防国有资产流失。其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对经济实体确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督促他们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再次,对于与外单位联营的实体,其创收最低收益按资产评估值计算,不得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猜你喜欢

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军工院所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提升建议
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思考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恶意与敲诈:产权滥用的司法原则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公立医院经营性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