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构建

2011-07-12刘家隆

群文天地 2011年1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价值观核心

■刘家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点培养对象,在新形势下深入思考构建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为此,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已然成为高校学生思想建设的重要方面。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第一是普遍性。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揭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避免为短期目标服务,同时应当关照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第二是民族性。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态度,注意防范价值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粹主义两种风险和错误,努力建设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是崇高性。崇高性是指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质上既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环节,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和目标指向。

二、构建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胡锦涛同志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一)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党中央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我们党历来重视对于大学生为社会主义服务意识的培养,党中央多次在有关精神文明和高等教育方面的文献中都作出了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指示。在党的许多重要决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都规定了把高校学生培育成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培育,这个高校教育目标是无法完成的。党中央根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国际、国内文化环境的深入分析,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前途,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的多个重要文件中专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问题。它充分说明在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培养的高校学生,也必须顺应党中央的要求,努力学习实践,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专门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实施全面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发展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以人为本,社会主义高等学校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各方面科学知识、理念、技术培育的机构。培育这些知识、理念和技术的目的是增强青年学生各方面技能,完善各方面人格,改进各方面不适当的理念和方法,从而达到受教育者的全面协调发展。全面协调发展当然包括实践和理论的协调,各种知识的协调和各种价值观的协调。因而,没有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只能是奢望。因而,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三)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学生都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高校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甚至担当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高水平、高觉悟的人才。而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尤为重要。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点培养对象,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势在必行。只有这样,高校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和谐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能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三、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对策

(一)要加强理论学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着严密逻辑性的系统理论。我们必须在全面整体把握其内容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其各个方面的深层内涵。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主线。我们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武装自己的头脑,从而确保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关键和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建设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要求;是振奋大学生精神、鼓舞大学生进取的有效途径;是衡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精髓。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要接班人,要努力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传播者、倡导者和实践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道德基础,是新形势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大学生日常行为的基本道德准则。

(二)要注重课外实践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长点、生命力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根本原则,是我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新的思想理论成果。实践证明,只有认真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根本原则,才能增强理论的科学性、针对性、说服力和实效性,才能在各项社会实践中获得成功。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与当今时代赋予我们高校学生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与当今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图大业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良好的效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加强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根本,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根本。

(三)要善于总结反省

高校学生是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特殊群体,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基本趋于稳定,且又各具特点。加强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刻苦踏实的社会实践,更需要高校学生在学习、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自身和周围群体的优秀经验,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并准确找到自身缺点并加以改正。

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进步,不断改正反省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观念才能从根本上得以形成,我们的行为习惯才能从实际上得到改变。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王华斌.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7).

[2]刘峥,汤小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索[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3]蒋玉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探究[J].高教论坛,2010(11).

[4]汤珍秀,陈叶生.关于当代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24).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饮食习惯、BMI的关系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我的价值观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