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村蛋事》说“情趣”

2011-07-12张弘

剧影月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全剧满怀情趣

张弘

《鸡村蛋事》是一部描写大学生村官的剧作。这类作品最叫人担心之处,便是强加给剧中人、尤其是身为大学生村官的主人公以他无法承担的、流于口号的使命,使原本有血有肉的个体生命沦为概念的标签,而剧作亦极易沦为宣传品而非艺术品。在同类题材之中,《鸡村蛋事》风格清新可喜,该剧运笔平实,之所以能在平实中实现其吸引力,大抵得益于作者在“情趣”上做了篇好文章。

“情趣”一词,分而言之,一为“情”,一为“趣”,二者既指向不同的审美方向,又往往紧密相联。就《鸡村蛋事》而言,全剧有两段出彩的戏份,集中展示了这一点。

其一便是常有法与鸡婆围绕芦花鸡展开的一段戏,无论文本或是舞台呈现,都妙趣横生。从寻鸡、哄鸡、辨鸡到夺鸡、送鸡,条理分明、层层递进。值得注意的是,其“递进”并不是在推进故事情节,作者用了差不多一场戏的篇幅,松弛笔触,完成了一段与全剧主要人物关系及主要情节线无甚直接联系的戏,而这段戏,恰恰是全剧的亮点之一。通过一只鸡、通过这么件不起眼的小事,它活画了两个人物、两个家庭,进而活画了乡村热腾腾、活泼泼的生活。经由舞台上艺术化了的表演,这种生活之美是可以被欣赏的、亦可令观众会心一笑,哪怕它失之俚俗、失之粗糙,却因其蓬勃的、原始的生命力,而值得被受众肯定。受众在欣赏“趣味”之时,也看到了“情感”。正因这一对鳏夫寡妇相互有情,所以才有了那些随心所欲的说话与肆无忌惮的行为:一个说“村里的大公鸡都比不上你这个老公鸡”,另一个说“我除了偷过你的心,还偷过你家什么”,言行愈出格,愈显出交情之深切,句句在说鸡,实则字字敲在对方心里。换言之,正因有了这样的“情”,方可实现此等之“趣”,当这二者被酣畅地展呈在舞台上时,我们对这两个人物,便满怀欢喜、满怀期待、亦满怀祝愿。

其二是常莹莹与男友丁咚“摊牌”的一段戏。曾经亲密无间的情感最终落败于志向之差异、城乡之距离,常莹莹尚在憧憬三年后的厮守时,丁咚早已将分手的话在唇里预演过多次,直至他拿出她需要的十五万创业资金作为“分手费”……毫无疑问,此刻女主角的情感遭遇了全剧最剧烈的重创。人物性格之独特性与完整性,在这样的关键节点,也正是最适合被着力彰显的。倘使创作者轻易放过这个节点,那很可能就失去了把握与表现人物的最好机会。令人欣喜的是,《鸡村蛋事》的作者将笔停在了咖啡馆、停在了常莹莹的内心,在这里他布置了大段抒情唱段,“不厌其烦”、实则是“不可或缺”地展示女主角婉曲的心理跋涉,从茫然、悲伤、纠结到抉择、豁达、坚定……她没有怨天尤人地拒绝,而是唱出了“红烛总有我一支,婚礼总有我一场”,越过失恋的篱障,一面给丁咚以祝福,一面接受了这十五万作为丁咚的入股资金。这个处理令人物跳出“痴怨儿女”的惯常模式,展示了新时代年轻女性的新姿态。这段戏之“趣”,正在于它写情的方式。分明一段“断情”戏,作者却以痴情、重情、旧情为切入点,茶几、沙发、烛光,老地方、老座位、老时间……在温馨的场景中,她与他回忆过往的拥抱、撒娇、亲吻、欢笑……点点滴滴的甜蜜本该继续,可作者此时之书写,正是为了引向那即将到来的分离!于是,掉头再看,所有的甜蜜,都化做了一声长叹。爱之苦涩,在留恋与比照过爱之甜美后,被辨得更为醇厚。

《鸡村蛋事》所展示的作者之情趣、戏剧之情趣,贯穿全剧,时时得见。譬如常莹莹与丁咚手机传信而常有法从旁窥视、常莹莹“贿赂”洪瑛、常莹莹“别鸡”而终于难离难别等段落,都有可圈可点之处。独独剖析以上两段例子,只因在该剧中,它们具有“以趣写情”、“情中见趣”的典型意义,认识到这一点,不仅对《鸡村蛋事》的创作手法或有进一步认知,对我们以后的创作,兴许亦会有所启发。

当然,从剧本角度而言,《鸡村蛋事》仍存在着有效提升的空间。目前出色的演出效果之取得,既是剧作者提供了良好的文本基础所致,也要归功于导演立足本体的、戏曲化的处理手段与演员们、特别是该剧女主角本色自然、拿捏得当的表演。有赖于各方的通力合作,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戏剧,才有望在有限的舞台上,努力赢得它应有的光彩。

猜你喜欢

全剧满怀情趣
段思境
创业剧《追梦》央视开播
路旁紫薇
摔琴扬名
爱情趣数字
激情满怀吐心语(组诗)
看见校园霸凌
情趣
给生活点小情趣
陈晓颖儿《舒克的桃花运》杀青播出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