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州区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的实践与体会

2011-07-10吉晓雅

中国农业信息 2011年9期
关键词:商州区单产全区

吉晓雅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商州 726000)

商州区是优质薯适生区,2010年被纳入部省马铃薯高产创建县区之一,通过精心组织、集成、组装推广关键增产技术,实现了万亩马铃薯套种玉米,鲜薯平均单产为3 264.2 kg/667m2,百亩核心攻关田单产为4 286.6 kg/667m2,促使2011年全区整乡镇推进马铃薯连片高产创建面积达2 023.34hm2。

1 基本情况

商州区地处陕西省西南部,属暖温带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平均气温12.9℃,无霜期206天,平均降雨量715 mm。辖30个乡镇、办事处,耕地面积3.15万hm2,农作物播种面积4.30万hm2,常年种植马铃薯0.4万hm2。2011年商州区纳入部、省马铃薯高产创建县区之一。高产创建项目包括7个乡镇,86个行政村,连片高产示范面积2 023.34hm2,其中:核心攻关田两处14.9 hm2;压麦扩薯样板田40处,连片面积333.3 hm2。全区马铃薯面积可达0.55万hm2,脱毒马铃薯良种覆盖率在48%。配方肥、地膜覆盖等关键技术到位率在80%以上,马铃薯播种质量提高。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项目已经实施,为全区乃至全市脱毒马铃薯良种的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高产成效

2.1 高产创建的典型事例,促进了全区马铃薯面积的增加

2010年,项目区重点抓马铃薯五大关键技术,攻关田实施6个统一,即统一脱毒良种、统一施肥配方、统一播种密度、统一防治病虫、统一覆膜、统一配套物资。2010年7月2日经省、市、区项目专家组实地测产,项目区马铃薯高产创建田创造了商州区马铃薯高产、高效多项历史最高记录:722.7 hm2五尺带对开套种鲜薯平均单产为3 264.2 kg/667m2(折纯种);黑龙口里程村百亩核心攻关田折纯单产为4 286.6kg/667m2;里程村李景文,667m2套种,单产平均为4 735 kg/667m2(折纯种);麻池河乡金联村二组管常有,667m2脱毒紫花白马铃薯示范田,最大单薯重1.3kg;2011年在项目成果带动下,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5 670hm2,较2010年增加21.5%。

2.2 关键技术集成配套应用,促进了耕作水平的提高

2.2.1 推广优质脱毒种薯

优良品种是马铃薯增产的内因。2010年,区农技中心从陕北大地公司调入脱毒紫花白等新品种8万kg,在商州不同区域多点示范种植。脱毒马铃薯不仅出苗早、齐、壮,病株少,而且产量高。根据2011年百亩核心攻关田示范和品比试验记载,优质脱毒种薯出苗早3~5天,出苗率达98%,花叶病毒为3%,平均单产为3 570.4kg/667m2,而专业户调运的紫花白品种田块出苗率则为85%,花叶病为18%,平均单产为2 640.1kg/667m2,单产相差930.3kg/667m2。2011年该区从陕北调回以紫花白、早大白为骨干的脱毒种薯715 t,使脱毒马铃薯种薯的覆盖率由2010年的31%,提高到48%。

2.2.2 推广配方施肥技术

2008年以来,区农技中心通过对全区土壤养分检测和肥料试验结果,制定了马铃薯专用肥配方,2011年,委托陕西某公司生产N12、P6、K12的马铃薯专用肥,通过项目补贴推广的方式,带动了配方施肥技术的普及,全区配方肥推广面积0.5万hm2。

2.2.3推广规范套种技术

马铃薯与春玉米套种,可改二道茬子玉米为春玉米,提高玉米单产,还能利用玉米植株遮光,改变田间小气候,延长马铃薯生育时间,增加马铃薯单产。商州区中、浅山区马铃薯套种玉米的带型多为五尺带对开,即两行马铃薯套两行玉米。马铃薯平均行距为82cm,株距为23~30cm,每 667m2播 2 600~3 500穴, 两行玉米,每667m2播2 400~3 000株。马铃薯在开春地解冻后抢时播种,清明前后套种玉米,马铃薯收后种秋菜。2010年黑龙口镇里程村的70hm2马铃薯,全部采用间作套种技术,马铃薯及相关产业平均每667m2实现收入3 788元,套种的玉米每667m2产量600kg,玉米每 667m2收入840元,每667m2马铃薯及玉米收入可达到4 628元。

2.2.4 科学预防病虫害

该区马铃薯田块多为连年耕作,由于施用未沤制的农家肥或纯施用化学肥料,因而土壤养分结构失调,地下害虫严重,土壤中病菌残留致使马铃薯晚疫病等病害流行,年产量损失在30%左右。2010年农技中心对高产创建示范田播前统一进行土壤处理,每667m2施辛硫磷颗粒剂4kg,生长期间安排技术人员定时监测病虫害,在马铃薯开花期时进行晚疫病预防,每667m2喷施杜邦克露100g,减少了病害损失。测产结果显示,示范田马铃薯外表光滑,虫蛀少,产品质量高,单薯重量500g以上达到70%,产品商品率达95.6%。

2.2.5 普及地膜覆盖技术

马铃薯覆膜技术已成为马铃薯主产区农民习惯的耕作程序,但仍存在起垄不规范,覆膜质量不高,放苗不及时等环节需要提升水平。为了进一步体现地膜覆盖技术的增产潜力,总结不同种植形式的起垄、覆膜标准,农技中心抽调业务干部20多人驻村入户,在各示范点指导,在商州电视台播放 “马铃薯播种五大关键技术”和“脱毒马铃薯增产原理”等专题讲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3 纯种马铃薯面积猛增,促进了种植结构的调整

2008年,商州区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陕南优质菜薯生产基地,2009年陕西省政府将商洛市列为陕南优质菜薯适生区。作为陕南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商州区积极响应市政府马铃薯产业发展号召,制订了 “压麦扩薯”的“十二五”规划,到 “十二五”末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0.8万hm2,较2009年马铃薯面积增加0.4万hm2。2010年区农技中心在腰市北郭村纯种小麦的旱坪地种植1m、1.67m、2.3m带马铃薯、玉米、蔬菜间套试验。试验结果为:1m带 (2.5∶0.5),两行马铃薯 1行玉米,马铃薯每667m2播4 127穴,产鲜薯3 425kg,产值5 480元;玉米每 667m2种 2 983株, 产量 805.9kg,产值 4221.76元;秋菜 (甘蓝、大白菜、红萝卜)每667m2产量1 456.3kg,产值2 444.1元。平均每667m2产值9 380.4元,比2.3m带8 681.1元增699.3元,比1.67m带8 457.4元增923元,是纯种小麦种玉米单产值的5.8倍。在川道区沙河子镇南村安排的马铃薯品比试验,纯种费物瑞它品种,平均每667m2产量2 828kg,产值达2 828元,马铃薯产值是当地纯种小麦的数5.1倍。2010年压麦扩种马铃薯的增产事例,调动了广大农户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的积极性。

2.4 早熟品种及 “三膜”技术的示范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商州丹江沿岸川道地区,农业基础条件较好,是发展优质早熟菜薯的适生区。由于缺早熟、高产的马铃薯品种,制约了川道地区马铃薯生产的发展。2010年,通过在川道区多点试验早熟品种,较全区紫花白品种早熟25天,且纯种产量在4个平均点为2 543.1kg。所以2011年,引进脱毒早大白新品种1.608万kg,在川道设4个点示范纯种7.34hm2。并在陈塬办事处五四村安排了 “三膜”覆盖试验示范0.34hm2,三膜示范于2010年12月5日播种,2011年3月14日出苗,4月底收获上市,单产达1 875.2kg/667m2,商品率99.6%,每 667m2产值 6 750元 (3.6元/kg)。随着早熟品种和三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全区马铃薯上市较黑龙口地膜马铃薯可提前上市60天左右,既可提高马铃薯种植的经济效益,激发川道薯农种植积极性,又可拉长全区马铃薯市场供应时间,提高商州优质菜薯品牌知名度,推进全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3 主要做法

3.1 及早谋划订方案,争取领导支持是前提

3.1.1 争取领导重视是马铃薯创建项目实施的前提

马铃薯高产创建工作起步之初。商州就组建了以主管农业的副区长为组长,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副局长汪元敏与业务干部多次深入陕北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实际考察种薯选育工作,农技中心的技术人员,经常吃住在农家,工作在基地,为高产创建工作付出了辛勤汗水。

3.1.2 扩大舆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广泛的宣传工作使产业实现规模扩张的基础。2009年8月以来,区农业局组织广大干部利用召开现场会、观摩会、专题培训、农业信息网、电视专题片、专题会议、广播、乡镇集市摆摊设点等形式,深入30个乡镇办事处,对压麦扩薯战略及马铃薯种植技术进行宣传,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00多场次,印发宣传资料5万余份。

3.1.3 及早统筹谋划,推动产业发展

科学统筹谋划是大产业健康运行的基础。在2010年全区召开的农村工作会上,区政府将压麦扩薯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后,及时制定《商州区土地流转实施方案》和 《商州区土地流转细则》,为马铃薯大面积推广种植、合理流转土地提供了政策依据。农业局整合项目资源,把万亩高产创建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及其它项目整合实施,投入资金180多万元,并在马铃薯播种前下拨地膜资金30万元,用于地膜覆盖技术应用和推广,4月份,农业局在全系统召开现场观摩会,对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田和核心攻关田进行观摩,并多次邀请省农技总站、市农业局和市站农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确保高产创建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3.2 早动手,落实项目物化服务补贴资金是基础

及早动手,落实补贴资金和物化服务工作是提高关键技术普及率和集成技术到位率的基础。2010年8月,在总结高产创建工作的同时,提出全区2011年高产创建项目的关键技术物化补贴资金方案。2010年9月份,区政府拿出40万元作为全区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的补贴资金,连同部、省2011年高产创建项目资金60万元,全区落实补贴资金100万元。 (1)马铃薯专用肥补贴资金21万元。其中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田补贴20元/667m2,21.53hm2核心区补贴90元/667m2, 1 333.34 hm2压麦扩薯示范田补贴40元/667m2。 (2)脱毒马铃薯良种补贴50万元。标准是全区333.34 hm2,核心攻关田和重点示范田补贴购脱毒马铃薯良种100kg/667m2,每公斤种补1元,每667m2补100元,由商州区秦龙薯业农民合作社统一调运脱毒良种,项目区农户购种时每公斤少付0.5元。(3)土壤处理农药补贴。核心攻关田,重点示范田333.34hm2,每667m2补助 10元。 (4)试验补贴。新品种、新技术试验费、考察、宣传培训费10万元。 (5)良种繁育补贴20万元。其中0.67hm2原种引种、种植补贴5万元,66.67hm2良种繁育田补贴15万元。全区2011年补贴资金已超支106万元。

3.3 主抓核心攻关田,创高产样板是项目普及的保障

样板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达到高产创建项目规定的马铃薯单产目标,在组装关键技术方面主要抓了3点:一是依据测土化验结果制订配方,根据全区3个气候区域主要土壤养分测定结果,结合不同区域、不同产量水平马铃薯施肥水平产量等,研究制订达到产量目标的施肥配方;二是依据中心安排的马铃薯试验示范结果。以一手综合试验示范结果与调查研究分析,结合同种植大户、老农的种植经验,分析影响产量的问题,制订栽培措施;三是同农机部门、农科所、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合作,开展组装服务。项目实施需要各方力量围绕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起到上联政府,下联多元推广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四是请省、市业务专家会诊,制订马铃薯高产创建关键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3.4 开展试验示范是引导马铃薯产业的关键

两年来,围绕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共安排了 《马铃薯、玉米、蔬菜不同带型间套试验》、 《脱毒马铃薯品比试验》、 《马铃薯不同区域配方施肥试验》、 《马铃薯播种密度试验》、 《马铃薯施用有机肥、硼肥试验》、《三膜覆盖》、 《马铃薯防虫药剂试验》等多项多点试验,取得宝贵的试验示范资料,为全区马铃薯栽培技术创新、提高提供了依据。

4 存在问题

马铃薯是该区仅次于小麦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单产潜力大,总产上升有很大的空间,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但是,全区马铃薯生产也面临着优质高产品种缺乏、耕作粗放、机械化水平低、贮藏技术和加工程度低等因素的制约,亟需提升生产、加工、贮藏、流通水平。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项目,由于补贴资金量少,辐射惠及农户范围小,推进慢。

5 发展建议

加快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尽早把脱毒马铃薯良种补贴纳入粮食良种补贴范畴,加大高产创建县区补贴力度扩大辐射面,增加对马铃薯高产高效经验和理论研究的投入。

猜你喜欢

商州区单产全区
陕西商洛商州区:抓早动快精心谋划产业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商州区樱桃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