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结局的分析
2011-07-08王红梅
王红梅
胎膜早破在足月妊娠的发生率10%,未足月发生率2.0% ~3.0%[1]。胎膜早破是威胁母婴健康的产科常见并发症,属于高危妊娠,胎膜早破与难产常互为因果[2]。本文报告我院收治的162 例胎膜早破患者,并对妊娠结局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 年1 月~2010 年1 月我院住院的胎膜早破患者162 例,均为初产妇、单胎、头位、孕周37 ~41+5周,无其他剖宫产指征及妊娠并发症,拟行阴道分娩者,自然临产组(A 组)54 例,非自然临产组(B 组)108 例。
1.2 方法 入院后行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肝肾功、C-反应蛋白检查,心电图、彩超、产前检查、肛诊、骨盆内外测量,了解羊水性状、胎儿大小、头盆关系、先露衔接、宫颈评分情况。所有产妇入院均行胎心监护,NST 或CST 试验,必要时行OCT 试验。ST或OCT 试验阳性、羊水III°污染、明显头盆不称、骨盆异常,产妇拒绝试产,要求行剖宫产者行剖宫产术。破膜后均采取头低臀高位,12 h 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12 ~24 h 内自然临产者严密观察产程。对NST 反应型,无明显头盆不称者,12 ~24 h 未临产者,给予0.5%缩宫素静滴引产。判定标准: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均按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7 版标准[1]。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入院时胎头不衔接者116 例,占71.6%,其中A 组20 例,发生率为37.0%;B 组96 例,发生率为89.0%,两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阴道助产、剖宫产率的比较:B 组均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其中剖宫产指征依次为产程异常、胎儿宫内窘迫、羊水III°污染、产妇要求。
表1 两组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阴道助产、剖宫产率的比较(n,%)
3 讨论
胎膜早破在待产及阴道分娩过程中可致脐带脱垂、母婴感染、羊水流净子宫壁紧裹胎儿身体发生不协调宫缩,使胎头不能进行正常的分娩机转,而致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难产和手术产的几率增加。凡胎膜早破孕妇应绝对卧床休息,臀高位,外阴消毒,避免不必要的肛诊及阴道检查,注意宫缩及羊水性状、气味,测体温及血常规,破膜12 h后抗生素预防感染,严密观察胎心变化。
胎膜早破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有不少报道统计未足月胎膜早破中生殖道感染、宫颈机能不全、羊水过多是其高发因素。根据我院病例分析结果发现,胎头不衔接者占71.6%,提示足月妊娠中胎头不衔接致前羊水囊受力不均是导致胎膜早破的主要因素。当胎头不衔接,胎头与骨盆壁留有间隙,羊水经过这些间隙进入前羊水囊,当宫腔内压力升高时,胎膜不能承受强大的压力而破裂[3]。
资料中显示:A 组胎头不衔接者占37.0%,剖宫产率24.1%;B 组中胎头不衔接88.9%,剖宫产率60.1%。胎膜破裂后胎头不衔接的发生率与剖宫产率呈正相关。提示胎膜早破是早期难产信号,胎头不衔接是初产妇胎膜早破后不易自然临产及高剖宫产率的主要因素。胎先露压迫子宫及宫颈内口,产生机械性扩张作用,通过交感神经传至下丘脑,使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引起子宫收缩是分娩动因之一,而胎头不衔接缺少了这种压迫而不易自然临产。初产妇胎膜早破后,应注意有无头盆不称及头位异常,既要给予试产机会,降低不必要的剖宫产,也不要盲目试产。笔者认为,胎膜破裂后在预防感染的情况下,可等待12 ~24 h 自然临产;12 ~24 h 未自然临产,胎头衔接良好者,可静滴缩宫素引产,胎头不衔接者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1]乐杰. 妇产科学[M]. 第7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7.
[2]程国海,张曦,崔世红.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产杂志,2005,5:169.
[3]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