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出血微创术抽吸力量与术后再出血关系研究

2011-07-08董俊峰

食管疾病 2011年2期
关键词:死亡率血肿微创

董俊峰

自Backlund[1]提出立体定向清除颅内血肿的方法以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各种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研究。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减轻了开颅血肿清除术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手术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为理想的方法。但术后再出血占一定比例,是主要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微创穿刺术的临床应用,再出血是指颅内出血停止后,由于各方面因素所致血管再次破裂出血。临床上表现为病情再次加重,血压升高,意识障碍加重,引流管中出现新鲜血或CT 复查原血肿量加大。关于实施手术中抽除血肿时具体采用多大抽吸力量最佳,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作者根据多年临床体会,总结出最佳抽吸力量并量化,易于临床操作。本研究收集2008 年1 月~2010 年12 月160 例经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以下简称微创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对治疗24 h 内再出血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高血压脑出血病例共160 例,诊断均符合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要点[2],并经头颅CT 检查证实,同时符合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规范化治疗指南适应证[3],但合并严重肝脏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者除外,全部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 例,入院时各组样本构成比在性别、年龄、出血量及NIHSS 中风评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手术时机均为早期(发病6 ~72 h 内),入院后经积极准备,根据头颅CT 片定位,取最大血肿层面中心为靶点,以通过靶点垂直于矢状平面的直线与颅表的交点为穿刺点,并避开颅内外血管的颅表的投影,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深昏迷者无需麻醉),以电钻为动力,选择合适长度的YL-l 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沿穿刺点垂直钻入,依次穿过皮肤及皮下组织、肌肉、颅骨、硬脑膜,钻孔直径3 mm,卸下电钻,取出实体金属针芯,插入钝头针芯后逐渐深入至血肿中心,然后取出钝头针芯拧紧盖帽,接侧部引流管。用5 mL 注射器抽吸血肿,左手握紧注射器外套,右手仅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注射器活塞,此时用中等力量抽吸即是2 N。若用右手全部握住注射器活塞抽吸,稍用力即>3 N(并非估计,是经过专业人员准确测量过的。牛顿是力的单位,符号用N 表示,1 N 即使质量1 kg 的物体产生1 m/s 平方加速度所需的力,2 N 的力相当于4 个鸡蛋的重力)。抽吸完毕以冲洗液反复冲洗血肿腔,操作中注意等量出入,保持颅内压平稳过渡。至洗出液清亮后,取适量液化剂经针形血肿粉碎器注入血肿腔内,关闭引流管,连接无菌引流袋,无菌敷料包扎。4 h 后开放引流,病情严重者可提前开放引流。此后根据血肿清除情况反复行血肿冲洗-液化-引流操作,每日1 ~2 次,直到血肿大部分清除后拔针,一般需3 ~5 d,最长不超过7 d。术后24 h 内复查头颅CT,观察血肿变化情况。术后予适当脱水、神经营养、酌情控制血压、积极防治感染、加强营养与支持治疗,恢复期行康复理疗。

1.3 再出血处理 对于治疗过程中出现再出血者,均及时给予静脉止血治疗,微创针仍在位者直接开放引流管,以冰生理盐水加入肾上腺素(1 ~2 mg/500 mL)冲洗血肿腔,然后以高浓度肾上腺素溶液(1 mg/mL)或立止血(1 ~2 kU)通过针形血肿粉碎器注入血肿腔,闭管数分钟观察效果,若未完全止血则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止血成功。止血后保持引流管开放,保守治疗若不能马上止血,病情明显加重者转脑外科开颅手术。

1.4 疗效评价 收集微创穿刺术病例后,采用SPSS15.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所有的统计检验P <0.05 将被认为差异有统计意义。比较两组手术后24 h 内再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术后24 h 内,治疗组发生再出血8 例,发生率10%,经积极处理后死亡4 例,死亡率5%;对照组发生再出血17 例,发生率21.2%,经积极处理后死亡10 例,死亡率12.5%(如表1 所示)。治疗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再出血后果较对照组好,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微创清除术中抽出血肿时抽吸力<2 N,再出血发生率较低,对再出血的处理及时而简便,明显降低了再出血患者的死亡率。

表1 微创血肿清除术术后24 h 再出血及死亡率

3 讨论

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急危重症,早期手术能达到防治继续出血、清除血肿消除占位效应的目的,但同时也增加了术后再出血的风险,继续出血或再出血是脑出血急性期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4]。

微创清除术清除血肿速度较开颅手术慢,但初次操作便可有效止血并缓解颅压,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后续反复操作可进一步清除血肿,且手术创伤极小,颅骨封闭性好,操作空间仅限于密闭的血肿腔内,不易引发颅内感染或再损伤、再出血,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患者得以迅速恢复,改善了预后,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也有再出血的并发症,并且再出血是患者致死的重要因素,也是临床医生最担心的问题。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后再出血多见于脑内血肿腔或其他部位,可发生在术中和术后。主要原因包括: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脑内小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脂质透明样变性、小动脉瘤或夹层小动脉瘤形成[5];手术时间较早,出血血管未完全停止或血液凝固不牢,术中、术后血肿腔内压力改变过大,导致再出血;抽吸过度用力,血肿腔负压过大容易再出血。

若能有效防止再出血,则可充分发挥微创术的疗效。抽吸力量大小是关系术后再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具体多大力量较难把握,各种文献均未明确标准。本研究中将其量化并以浅显易懂的道理介绍,临床易于操作。统计资料表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13.7%,与文献报道[6]相符,而治疗组低于文献报道。微创清除术中抽出血肿时抽吸力<2 N,再出血发生率较低,对再出血的处理及时而简便,明显降低了再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抽吸力量的准确把握值得专业人员重视。

[1]Backland EO,Holst H.Controlled subtotal evacuation of intracerebral heamatomas by stereotactic technique[J]. Surg Neurol,1978,9:99.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脑血管疾病分类及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6-379.

[3]胡长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规范化治疗指南[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89.

[4]余震,吴碧华.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现状.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J].2002,10(6):376-377.

[5]饶明利,林世和.脑血管疾病[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6.

[6]朱晓云,祝小燕,许志华.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防治[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13(2):156-157.

猜你喜欢

死亡率血肿微创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