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景观农业探索都市型现代农业新模式

2011-07-02北京市房山区新农村办公室

中国农村科技 2011年11期
关键词:都市型油葵产权制度

◎文│北京市房山区新农村办公室

党的十七大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北京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紧紧围绕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刘淇同志在今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再次强调:要下力量抓好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升郊区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抢占农产品产业链的高端,实现农业与二产、三产的融合发展。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成为北京市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房山区长沟镇依托镇域丰富的泉水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景观农业,探索出一条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景观农业基本情况

长沟镇位于房山区西南,群山叠翠,绿水环流,素有“京南水乡”的美誉,先后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卫生镇”等荣誉称号。2010年,长沟镇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重点小城镇和旅游集散特色镇,地处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新的发展机遇,新的发展定位,长沟镇确定了打造具有国际品质旅游集散特色镇的战略目标和“城市之外,水岸花田”的全新品牌形象,在此战略框架下,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优良的生态环境,经过科学调研,反复论证,确定了发展景观农业的农业产业发展目标。以北良、三座庵、沿村等村为重点,种植贡菊、金银花、荞麦、油葵等兼具观赏效果和经济价值的景观作物。沿村是该镇迁村并居第一村。长沟镇抓住土地流转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契机,将整理的1000亩土地由沿村经济合作社统一经营,集中种植油葵,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道路;依托千亩油葵形成的景观效果,举办了“2010首届长沟花田节”;并与台湾独资企业上海佳格食品有限公司——多力葵花油品牌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延长了产业链条,实现了一、二、三产有机融合,景观效果与门票收益相得益彰,产业发展与富民增收互利双赢,成为北京市发展景观农业的试点和房山区“十二五”规划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

主要做法和经验

实施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

实践证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以成片规模化种植为基础条件的,只有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才能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有效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一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实现规模化经营。为推进城市化进程,长沟镇实施了沿村迁村并居工程,并抓住此次机遇,进行了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将农户承包的土地流转回集体统一经营。镇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产权制度改革办公室,按照市农委、市农工委《关于积极推进乡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京农发[2004]28号)要求,制定《长沟镇沿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方案》并多次召开专题班子会进行讨论、修改。为了避免广大农户因为不了解产权制度改革内容产生误解,从而影响工作的顺利推进,先后召开沿村两委班子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由镇经管站工作人员就产权制度改革相关政策进行讲解,并通过悬挂标语、广播等形式全面铺开宣传攻势,使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深入各家各户,工作顺利推进,将全村1300亩粮田全部流转回集体,由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为规模化种植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是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提高生产效率。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管理经营,可以有效克服小农经济的弊端,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和统一。产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后,该镇成立了沿村农业合作社,对选种、育种、生产全过程统筹管理,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精心选种。在镇域规划的整体框架下,结合沿村土地情况,选择油葵作为发展景观农业的种植作物。经过咨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房山区种植中心的专家,最终确定种植良种油葵——“矮大头”,此品种身高只有1米左右,有抗倒伏、产量大的优点,而且适合休闲观光,游客不会“淹没”在葵海中,还可为摄影爱好者提供绝佳的摄影角度。用心育种。油葵播种后,实行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以农业技术为支撑,聘请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区种植中心的农业专家对油葵种植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并组织耕种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内蒙古学习油葵栽种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大提高了油葵的产量,实现了丰产丰收。同时,为了满足人们追求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绿色无污染理念始终贯穿间苗、浇水、施肥、除草、除虫全过程,所产葵花籽达到了无公害、绿色安全的标准,提升了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水平。

深挖农业多种功能,实现产业融合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关键是要着力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在实现传统农业生产功能的基础上,拓展农业的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因此,我们在实施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注重发掘农业的综合价值,实现了一产、二产、三产的有机融合。

一是发展旅游业,实现一产三产融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亲近大自然、放松心情正在成为都市人休闲度假的首选,因此,都市农业的生态价值既要有赏心的自然氛围,又要有悦目的田园景观,既能驻足观看,又可亲身体验。鉴于此,该镇依托千亩油葵农田进行景观建设,结合长沟特有的泉水湿地资源,经过精心策划,使该片农田在保持田园乡土气息的前提下突出了大面积油葵的观赏效果,举办了“2010首届长沟花田节”金秋葵海主题活动,为北京市民提供了一系列花海摄影、房车展览、亲子娱乐、户外野营、游船赏荷、果园采摘、品农家饭、购土特产等极富北方水乡特色的乡村旅游服务,使游客在回归自然与田园的同时充分感受到了长沟花田水岸的魅力。据不完全统计,活动期间接纳游客10万余人,实现门票收入2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餐饮业和采摘园蓬勃发展,旅游综合收入达50余万元,并极大提升了长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花田节作为一个有益尝试,把农作物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有效融为一体,使农民获得农业丰收的同时也获得旅游产业的丰收,实现了一产与三产的有机融合。

二是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一产、二产融合。有了优质的农产品,我们积极探索农产品深加工路径,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第一,抢占农产品产业链的高端。经多次商洽,该镇与台湾独资企业上海佳格食品有限公司——多力葵花油品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挖掘油葵的综合价值,依托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模式,生产加工葵花油系列产品,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经济收益。另外,在生产过程中,为满足现代人追求食品安全健康的需求,该镇始终秉承绿色有机理念,摈弃了化学溶剂浸出法,采用物理压榨工艺,生产原生态的熟制葵花油,避免了化学成分残留和油烟熏呛,保证了产品的天然无污染,形成优良生态、优美景观、优势产业、优质产品的产业链条。第二,延长销售半径。在做好常规销售的同时,依托长沟镇丰富的旅游资源,把葵花油系列产品打造成长沟镇特色产品并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进一步提高了收益,实现了从美景到美味,从农业到工业,打造了精彩纷呈的观光农业范本,实现了一产和二产的有机融合。

坚持以民为本,实现富民增收

在大力发展景观农业、改变原有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过程中,该镇不断探索有效途径,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增收致富,共享发展成果。

一是农民变股东,实现股金收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将流转的1300亩景观农田以股份的形式平均量化给农户,确权确利不确地,让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资产的市民,通过年终分红实现股权收益,从他们拥有的唯一生产资料土地长期受益。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旅游收益和农产品经济收益,每亩地收入约2000余元,比农户分散种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增收一倍以上。二是农民变工人,实现工资收入。村民将自己承包的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发展景观农业后,由沿村经济合作社统一管理进行油葵综合开发,就地吸附沿村村民耕种,同时长沟镇政府通过进行定岗培训、业务培训等引导,不断拓展就业渠道,最大限度的让沿村村民转化为产业工人,实现工资性收入,提高了村民的整体收入水平。

发展设想

为进一步推动长沟镇“城市之外,水岸花田”的品牌,结合长沟镇实际,2011年长沟镇的景观农业建设在依托上海佳格食品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又与北京同仁堂、青海央宗药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共同种植地黄等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新品种。目前已种植5000亩,主要分布在沿村、三座庵、北良、云居寺路两侧,种植品种有油菜、油葵、二月兰、波斯菊、白芍、牡丹、地黄、贡菊、金银花等。长沟镇第二届花田节和北京国际万人长走大会,使人们避开大都市的喧嚣,既可以享受到现代办公条件的便利,又可以徜徉在农耕田园风光之中;既可以忙于商务往来,又可以随时陶冶身心;既可以驾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又可以瞬时寻觅到一份恬静。

猜你喜欢

都市型油葵产权制度
祥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26.67公顷油葵盛开“致富花”
油葵种植技术要点
自走式油葵收割机研发成功
自走式油葵收割机研发成功
湖北省麻城市粮食局 突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通州区潞城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都市型农事体验旅游发展策略探讨——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农教育为例
净在微珠一下夏季爽滑体验
100个县将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