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研究

2011-06-30单刚

新闻界 2011年2期
关键词:社会思潮传播学

单刚

摘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必须重视传播学理论的运用,这既是提高引领社会思潮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的需要,也是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的必然选择。本文以传播学的培养理论和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为例加以分析,并就运用传播学理论的原因和启示进行探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思潮;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随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利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不仅可以拓宽相应的研究视野。而且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指导引领的实践,进而有助于建立更为完善和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机制。这是建立在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研究理性、冷静思考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因为当前学术界的研究存在一定局限,要么囿于专业限制、要么拘于成见,要么简单地认为引领就是“灌输”,导致不少研究仍旧陷于单一和模糊的认识之中,这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思潮工程的进一步推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因素。正因如此。运用传播学理论进行多样化社会思潮引领研究就成为一种现实选择。

笔者以传播学中的培养理论和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为例对此加以分析。

一、传播学中的培养理论和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

“培养”理论。也称为“培养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根据一系列实证调查和分析的结果,美国学者G·格伯纳等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伯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

“培养分析”是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的。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各异部分的矛盾和冲突的“熔炉”。在这个意义上它还是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因此,大众传播在形成现代社会的“共识”方而,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社会中教育和宗教的作用。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这就是“培养分析”的核心观点。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同时,“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揭示了一个事实: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传播媒介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报道方针,从现实环境中“选择”出它们认为重要的部分或方面进行加工整理。赋予一定的结构秩序,然后以“报道事实”的方式提供给受众。在现代社会里,由于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不管这种“再构成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反映还是歪曲的反映”。都会影响到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判断。可以看出,“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之间有一定的理论连接点。

引导舆论作为我国传媒的一项基本任务,正是在这点上,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培养”理论对我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在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中引入传播学理论的原因分析

在新的挑战面前,应当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有效引领,就必须积极占领主渠道和加强主阵地的建设,在规约和引导中促进社会思潮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对错误的、不健康的思潮的传播渠道加强管理,把舆论阵地打造成为宣传科学理论、弘扬社会正气、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有力载体。

如果我们能更好地运用传播学理论知识,就能提高传播效果,增强针对性和科学性,也能更好地达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重要目的。

1.引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培养”理论是达成引领效果的有效手段。

正确的理论和价值观念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熟知、认同并接受。而结合传播学中的“培养理论”,一是可以认识媒体传播的实质,二是可以管窥传播效果发生的原因,三是可以利用媒体传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占据较大的传播空间。

2.新闻媒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的需要。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传播渠道的多样、丰富,我国社会舆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新闻媒体要增强责任感,,传播主流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坚持在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上进行正确的、主动的、有效的引导。宣传党的主张,正确引导群众对问题的看法。本着服务大局,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改进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宣传引导工作。

3.进一步明确传播内容,避免模糊化的需要。

当前。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宣传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深入宣传党的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思路、新实践。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使全党全国人民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充分发挥智慧和力量。

4.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效果的内在要求。

把握新形势下受众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统一思想认识,在加强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引入“培养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改进舆论引导的方式方

法,有助于我们把主题宣传做新做深,典型宣传做细做活,更能在重大报道活动、重大报道选题上出亮点,产生影响。引入“培养理论”有利于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影响力。

5.掌握舆论阵地主动权的需要。

对于舆论阵地来说,正确的思潮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潮就会占领。因此,我们要遵循教育和传播的基本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断健全教育和传播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民群众所普遍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牢牢掌握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主动权,这就需要运用“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也可以理解为。运用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性质做出实事求是判断的基础上。就既能区分出正确的和错误的、先进的和落后的、马克思主义的和非马克思主义等社会思潮,也能通过议程设置功能强化正确的、先进的、健康的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主导传播地位。

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培养”理论对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启示

1.树立科学的引领态度。

对待多样化社会思潮,首先应有科学的态度,要做到重视而不受制。当前,在对待多样化思潮的态度上有几个误区,一是过度重视并受制;二是忽视。任其传播和发展;三是采取堵和压的办法;四是盲目推崇。这些误区不利于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

其实,如何对待社会思潮,邓小平对此有系统阐述。针对20世纪80年代在思想战线上出现的精神污染问题,邓小平首先批评了有些同志对待西方社会思潮的态度,指出“不分析、不鉴别、不批判。而是一窝蜂的盲目推崇”是错误的;对精神污染不闻不问。采取自由主义的态度,甚至认为是生动活泼。是“双百”方针的体现是错误的;有些同志明知不对。但是不愿或不敢进行批评。怕伤了和气,这也是错误的。邓小平接着分析了任由错误思潮泛滥的危害。他说:“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和采取坚定的措施加以制止,而任其自由泛滥。就会影响更多的人走上邪路,后果就可能非常严重。”

由此,对待多样化思潮态度也如对待其它思潮一样,要重视而不受制,要对多样化思潮的传播,及时、科学地作出鉴别,及时地给予引导,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将堵与疏。引导与控制有机结合,通过议程设置等措施达到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科学调控的目的。

2.充分发挥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我们党清醒认识和把握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在多种社会思潮相互作用并对社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抵制各种错误、腐朽思想的影响,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要高重视互联网传播。加强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的运用和管理。

2007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指出,大力发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但网络在传播内容积极康的信息的同时,不少消极负面的内容也随之出现。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对人们特别是青年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政治倾向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因此,怎样通过网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社会及教育工作者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不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就会被其他社会思潮抢先占领网络阵地。

这一方而要求我们理顺管理体制,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不断增强网上宣传和思想教育的影响力,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成为建设和谐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渠道,另一方面,“培养理论”启示我们要主动向网络中注入积极健康的信息,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

4.了解和尊重受众的期望。

受众有自由选择的要求,即要求自由地选择他需要的媒介、内容及传播方式。如果这种自由受到阻碍,不能获得满足。那么就可能诱发受众的逆反心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对社会思潮进行引导和整合。使之朝着有利于实现社会预期目标的方向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在引领社会思潮过程中,不应把受众当成是被动的存在。而应当成是主动的存在,也就是说,既要坚持引领的主导权,也要尊重受众的权利,以提高引领社会思潮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5.放低传播姿态,让受众参与引领过程。

时代在发展,受众在变化,许多人已不满足于消极的接受者,试图传播的自我表现欲正在增长。让受众参与传播正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身参与而形成的观点要比被动地从别人那里听到的观点更容易接受;参与传播也是实现表达权、讨论权的具体表现。

随着社会的进步,受众积极参与大众传媒信息传播的要求日益强烈。大众传播媒介应该本着尊重群众、提高传播效果的原则,在传播形式上尽可能的考虑和照顾受众这种积极参与的愿望、要求和权利。这不是放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而是为了更好地引领多元化思潮,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社会思潮传播学
传播学视域下学术期刊封面文化符号图像选择及改进策略
探析中西传播差异 彰显华夏传播魅力
传播学理论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探讨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
直面“真问题”,廓清中国方向
多元化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影响
为什么要重申“党校姓党”
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与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