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权公开的青阳探索
2011-06-27徐浩程
■本刊记者 徐浩程
在完成理清权力清单、建立权力运行流程、实施权力公开透明和全面加强监督这些“规定动作”之外,青阳还在干部选拔任用、干部财产公示、权力风险点查找防控和公开透明、加强监督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在“县权公开”上留下了“青阳烙印”。
“眼下青阳正通过公选和竞争上岗,选拔近60位副科级干部。这占到青阳空缺科级职位数的80%以上,力度比我们那次更大。”青阳县招商局局长章双宏告诉《决策》。章双宏是青阳“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以下简称“县权公开”)试点后第一批公推干部。
2010年底,青阳被选为安徽“县权公开”试点县区之一。今年随着“县权公开”向纵深推进,7月,青阳一次性拿出了60个副科级职位公选或竞争上岗,力度远超此前。
从试点开始,青阳不仅在干部选任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而且在试点“规定动作”之外,继续向前探索,在权力风险点防控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
2011年3月,安徽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宾宜考察了青阳“县权公开”后,对青阳所作的大量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6月,安徽省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察厅厅长、省“县权公开”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东安在青阳调研后,称赞青阳在“县权公开”试点上留下了自己的“烙印”,试点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具备了向全省推开的基础。
“县权公开年”
“去年12月,省委明确在青阳开展试点后,我们就把这项工作作为全县三大重点工作之一来抓,并把2011年确定为‘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年’。”中共青阳县委书记晁新告诉《决策》。
2010年12月中旬,晁新亲自带队,赴睢宁、成安、武侯三地考察。用睢宁县委书记的话说,青阳是“我接待的第一个由县委书记带队来考察‘县权公开’的”试点地区。在外出考察学习、收集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青阳经过几上几下十余轮的修改,以厘清职权为基础,以流程再造为核心,以决策公开为重点,以全面监督为保障,制定出了实施方案。
2011年1月26日,青阳“县权公开”动员大会召开,方案下发,试点在青阳全县推开。
“首先,我们梳理了县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县委书记、副书记、常委,以及县委工作部门的职权,同时,还梳理了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的职权。”中共青阳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春生告诉《决策》,“特别是针对集体权力和个人权力混淆不清、县委权力和政府权力界限不明等问题,对权力边界进行了勘定,编制了职权目录。”
青阳最终确定县委职权55项、县政府职权128项,常委和副县长职权152逐项编制了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对各权力运行流程进一步优化,切实做好了县委、政府、部门、乡镇之间权力运行流程节点的衔接。
此外,为增强干部群众的知情权、接受监督,职权目录、流程图等78项事项,均可在青阳“一廊、一网、一报、一台、一栏、两屏、一热线”八大公开载体上查阅,尤其是重点公开干部人事任免信息、重大资金使用情况、民生工程主要政策等事项。
而为保障这些公开的不可逆,青阳采用党内监督、公开监督、制度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监督机制。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1年初,青阳县经济开发区召开了一次“特殊会议”,由开。总之就是要避免公开的随意性,避免公开因领导者的变化而变化。”中共青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吴风云告诉《决策》。
2008年,青阳被确定为安徽省第二批“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调研试点县,在规范初始提名权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不过,从“县委书记用人”到“县委权力公开”,却意味着改革进程大幅推进,进入到“深水区”,“从某种意义上讲,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党务公开的拓展、是政务公开的保证、更是民主法治建设向前推进的破冰之举”中共青阳县委副书记杨波告诉《决策》。对此,青阳人视之为“使命”,要“说到做到,掷地有声”。项,县直部门职权2076项,乡镇职权1077项。这不仅是数字上多少的问题,更是让权力明晰、归位。
确权还只是“县权公开”的第一步,要达到限权的目的,还需规范权力运行的流程。按照“上下衔接、科学规范、便于操作”的要求,青阳根据职权梳理情况,县人大、政协、纪委以及新闻界、企业界等人士,对开发区管委会的权力运行情况进行“公评”。
“目前,我们还正在制定一个权力公开实施办法,将需要公开的事项明确下来——哪些内容必须公开,在什么载体、多大范围内公开,哪些先党内、后党外公
“四个突出”的青阳特色
试点是一项全新的尝试,是在完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以求总结更为科学的规律,“完成任务不是试点的唯一目的,试点还应向前多走几步,突出青阳的特色。”青阳县对此充满信心。
那么,青阳“县权公开”的特色何在?
总体来看,突出上下联动、全面推开;突出风险点查找与防控;突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突出制度创新与完善,“四个突出”可谓青阳“县权公开”最主要的特色。
“上下联动、全面推开”指的是,在“县权公开”规定动作外,青阳将试点延伸至县直单位、乡镇乃至村一级党组织,确定每位县委常委联系一个乡镇和重点部门,在全县11个乡镇、55个县直部门同步开展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这是一项具有突破性的探索,青阳县政府部门全力支持此项工作,一片叫好。
在青阳各部门进行的试点中,风险点查找与防控是重要内容之一。
风险点查找与防控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很多试点地方都还未涉及。即便涉及,也对外界“秘而不宣”。青阳人决定“摸着石头过河”。
2011年1月10日,青阳“县权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青阳县党政机关权力运行风险点预警防控工作指导规程》。这是该办公室下发的“一号文件”。根据该文件,权力运行风险点是指“权力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当行使公权力危害公共或他人利益和腐败行为的关键环节部位”。
“按照‘谁行使、谁查找’的原则进行,风险点的查找主要是根据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外地已经发生的案件等入手。”青阳相关负责人告诉《决策》。不过自查后,还要经过民主评议、组织审定等环节,反复论证,风险点才会确定下来。
截至目前,青阳已查找出县党代会风险点4个,县委全委会风险点9个,县委常委会风险点15个,县委书记风险点6个,县委副书记风险点13个,其他常委个人风险点40个,县委工作部门风险点71个,其他县直部门以及乡镇党委风险点1045个。
这些风险点好似权力运行中的“漏洞”。找出“漏洞”后,青阳按照职权重要程度、问题发生几率、结果影响大小等因素,将风险点分为三级,明确责任主体,建立风险台账,实行分级防控。
同时,对于这些“漏洞”,青阳还按照“一一对应”原则,给每个风险点都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形成“全面防控”格局。例如,青阳县林业局针对查找出来的4大项11个环节风险点,制定了41条《林业局权力运行风险点防控措施》和13条《林业局重大决策事项风险防控措施》。
风险点之外,青阳紧抓的另一个重点是用人权这个县委最核心的权力。
在用人权上,除了增加公选力度之外,青阳还进一步规范初始提名权,规定乡镇和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用全部在全县领导干部会议上公推公选,正科级干部一律在县委全委会上投票提名,副科级干部提名范围则扩大到县委常委、县四大班子分管联系领导和单位主要领导。
“目前,我们还坚持重要干部任免差额票决制,并对新任12名副科级干部财产进行了公示,下一步公示范围将扩大到所有新任科级干部。”青阳相关负责人告诉《决策》。
而纵观青阳整个试点,制度创新与完善一直贯穿其中。“我们坚持边试点、边完善,边总结、边提高,积极开展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先后创新出台制度15项,修订完善制度20余项,从体制机制层面进行了探索提高。”晁新介绍说。
表面上看是青阳在理念、方法上的向前多走了几步,实质上反映了青阳人掷地有声的工作精神、不懈的探索精神以及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
试点的成效与价值
为打破城区规模扩张的瓶颈,拓展城区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县城跨越发展,2010年青阳即启动了县城“南扩”工程,建设南部新城区。“新城区建设规划前后进行了10余轮修改,规划思路实现了三次大调整与大飞跃。”青阳相关人员告诉《决策》。
之所以有如此多轮的修改与调整,是因为该规划完全是按照青阳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进行的。
在“县权公开”试点过程中,青阳制定了重大事项决策程序、重要人事任免、重大建设项目安排使用、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大额度资金使用的“四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和程序。“这能将县委县政府的决策真正变成了老百姓的自觉行动,南部新城区的建设规划就得到了各级领导、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可。”青阳相关人员称。
这只是“县权公开”激起的一个涟漪。试点推开后,青阳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政府公信力,密切了干群关系,而且为各项工作开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加快了青阳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个典型例子是南部新城区的和谐拆迁。“青阳绝大部分拆迁都在我们这儿。至今我们拆迁了近1000户,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实现了零纠纷、零投诉、零上访。”青阳县蓉城镇相关人员告诉《决策》。
青阳试点取得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效益。那么,青阳试点的价值与可资借鉴之处何在呢?
县权改革的政策目标往往不止一个,而是一个整体体现,具有层次性,有主要目标,也有次要目标;有整体目标,也有局部目标。如何协调各目标呢?青阳在试点中“上下联动、全面推开”,有效提升了“县权公开”的整体功效,解决了主与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实现了改革成本最小化而效益最大化。这背后体现的是,整体观念和系统设计的改革理念,是青阳试点重要的价值之一。
同时,一把手强力推动是此前各地试点成功的关键,而试点要在更大范围内推行的话,除了一把手之外,还必须有制度的保障。但制度从何而来呢?青阳不仅将制度创新贯穿整个试点,而且将制度建设固化为试点环节之一,使整个试点形成一个能上升到制度建设的完整循环。这体现的是,“县权公开”与制度创新结合的改革方法论,抓住了试点的“牛鼻子”。
这些都是青阳试点的内在逻辑与经验价值。
但这一切又是如何发生的呢?如果没有一种良好的政治环境,抑或一种精神上的持久动力,青阳会自我加压向前多走几步吗?这些经验或价值所在,表面上看是青阳在理念、方法上的向前多走了几步,实质上反映了青阳人掷地有声的工作精神、不懈的探索精神以及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正是这种进取精神、创新精神,才是真正决定为什么是青阳而不是其他试点后来居上,才是“青阳试点”的真正精髓与关键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