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英九“正名”和对深化两岸互信的意义
2011-06-23王猛
王猛
进入2011年,马英九上任已经届满三年,两岸之间在经贸、文化、教育、科技、司法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两岸之间最大的共识和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与事务性交流合作相适应,两岸之间基于“九二共识”的初级政治互信也日益巩固、深化。本文以辛卯兔年岁末年初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针对“九二共识”和中国大陆称谓问题的讲话为切入点,分析其背景、原因以及对巩固、深化两岸政治互信的影响。
一、马英九当局重申“九二共识”及其中国大陆“正名”
岁末年初是继往开来的时刻,值得大家注意的一个现象是两岸在总结一年的两岸关系发展时都不约而同地反复强调“九二共识”这一开启两岸互信重建、交流合作的钥匙,这无疑是抓住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与重点。2011年1月1日,马英九发表以“壮大台湾,振兴中华”为题的元旦文告,提出了对未来的四项期许,其中的“百年和平”一项,马英九强调台海的和平是东亚和平与繁荣的基石,主张以“九二共识”恢复两岸协商。之后1月28日的台湾“陆委会”20周年年庆上、2月15日的国民党廉能委员会会议上以及岁末年初的数次媒体采访中,马英九多次重申台当局明确坚持“九二共识”的立场,并强调有了“九二共识”两岸关系才能稳定发展。1月13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在会见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郭山辉和主要代表时指出,大陆对台湾采取的经济政策一直有个政治前提,那就是反对“台独”与“九二共识”。如果有一天反对“台独”没有了,“九二共识”没有了,可能一切都要重新考虑。陈云林会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九二共识”在目前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地位。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1月17日的海基会年终记者会上对陈云林的上述讲话也作出了回应,他指出,“九二共识”是两岸恢复协商的重要基础和依据,过去两年半以来,两岸已经举行六次会谈,签署15项协议,这些成就可谓百年难得一见,两岸必须要珍惜。
台湾当局高层或是主动释放善意,或是对大陆高层领导人针对“九二共识”的讲话作出善意回应,两岸之间这种良性善意的互动无疑是双方以“九二共识”为基础的初级政治互信开始巩固的表现,而这种互动本身又成为两岸深化已有政治互信的动力。
2011年2月7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召集台当局高层主要是各“部会”首长举行新春茶话会。会议上,马英九提出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官民沟通、发展两岸关系及准备防汛措施等四大新春期许。而备受外界关注的是在这次会议中,马英九重点强调未来官员在口头表达和官方公文中,称呼对岸只能用“中国大陆”或“大陆”,禁用“中国”。2月23日,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杨毅回应马英九这一行为时指出大陆对这一行为“给予积极的评价”,并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来没有改变过。”
其实在马英九上任以来对中国大陆的称呼已经与民进党时期的称呼有明显不同,并且多次主张称大陆为“(中国)大陆”或“对岸”,但这次专门向当局各行政部门首长做出强调,这在当前两岸关系各领域各层次全面交流合作的背景下无异于是对两岸政治定位问题的又一次重大宣示。根据马英九2月17日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采访时的表述,他要求行政部门在公文当中称对岸为“中国大陆”、“大陆”或“大陆地区”,而不是称呼“中国”,是因为“宪法”的定位就是“‘中华民国的大陆地区”,这既依照了“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也符合“九二共识”的“一中各表”原则。固然这种提法的内涵及其法律根据属于两岸之间的政治争议之一而不能为大陆接受,但在当前海峡两岸按照“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原则进行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事务性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下,这种宣示在两岸关系政治领域中仍能够起到释放善意的功能。而与民进党执政时期顽固坚持“台独”与“去中国化”政策,将两岸作“中国”与“台湾”硬性的区隔以突显两岸“一边一国”的企图相比,马英九为大陆“正名”的做法无疑证明两年多以来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积累了一定的政治互信,在岛内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遏制“一边一国”、“一中一台”思想的流毒,在两岸关系上则有助于增进共识,深化两岸互信。
二、马英九的根据:“一中宪法”与“九二共识”
根据“宪法”等法律法规来行政是作为法学博士的马英九的一贯作风和主张。2008年9月3日,甫一上任的马英九在接受墨西哥《太阳报》的专访时表示:两岸关系是一种特别的关系,但两岸不是“两个中国”,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两岸的主权争议可以用“九二共识”来处理,即“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简称“一中各表”。
“中华民国宪法”与“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是指导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纲领性文件,也是马英九这次政策宣示的法律根据。“中华民国宪法”与“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均将中国大陆与台湾看作一个国家——“中华民国”,并主张“中华民国”1912年以来一直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大陆与台湾依法称为“中华民国大陆地区”与“中华民国台湾地区”(或“中华民国自由地区”),二者构成“一国两区”的关系。因此,根据台湾现有的政策文件,“一个中国”是法理事实,“中华民国宪法”实质是“一中宪法”。在法理上,即便按照台湾当局的相关政策文件,中国的主权与领土依旧保持完整而没有分裂,这也正是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大会的讲话(即“胡六点”)中所主张的:“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无疑,马英九这种“正名”行为是符合“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
1992年11月,两岸受权民间团体——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了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今天所说的“九二共识”。不过鉴于当时时机不成熟,在“九二共识”中两岸并未对“一个中国”的涵义进行讨论,也没有达成共识。海基会的表述是“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海协会的表述是“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鉴于主权问题的敏感性,两岸的认知分歧属于暂时搁置起来的争议。马英九上台后将“九二共识”片面解读为“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其实是不合事实的,因为两岸并未讨论“一个中国”的内涵,因而达成的共识中也就不包括对其政治内涵“各自表述”的共识。但即便是“一中各表”,也仍旧没有跳脱“中华民国宪法”“一国两区”的两岸关系定位主张。
三、“正名”体现并推动着两岸互信的深化
台湾当局对大陆的称呼背后是其对两岸政
治定位主张的一种坚持,因为这种定位与称呼涉及到主权问题因而在两岸之间很复杂、很敏感,两岸政治定位问题在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也属于应当搁置的争议。海峡两岸在1992年达成的“九二共识”其实就是搁置政治争议的一个典范,当时双方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台湾海基会认为“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而大陆海协会主张“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其实,两岸政治定位问题的难点之一还在于它掺杂着法理事实与政治现实、当前定位与未来定位的矛盾。比如,台湾的“中华民国宪法”本质是“一个中国宪法”,但在当前台湾政局条件下,国民党主张“一个中国”理直气不壮,而民进党则干脆主张通过“制宪”建立“台湾共和国”;在两岸,大陆对两岸未来定位是和平统一后的“一国两制”,而台湾当局对两岸的未来或者消极回避或者主张“由2300万台湾人民决定”。
尽管两岸之间在彼此定位上还有诸多的争议,但以一个中国原则为核心的“九二共识”已经为两岸初级互信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为两岸通过谈判协商来解决彼此争议提供了理性的空间。马英九当局对“九二共识”的强调以及对大陆的“正名”无疑又强化了这一基础,必将对两岸深化政治互信产生积极影响。笔者认为,马英九的做法使得现实中台湾当局与社会在两岸关系问题上的言行与法理更进一步地吻合,台湾问题的根本与症结也因此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恢复其本来面目——“一中”已经成为共识,“一中”涵义的争议更清晰地呈现在双方面前。若使两岸关系持久和平稳定发展,这些问题两岸双方迟早要面对、要解决,而且越早解决便能越早地实现两岸关系重大突破,进而就能越早迎来中华民族全面复兴。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陈孔立认为:“在搁置争议的条件下,‘模糊化有其必要,也有其作用。但到了进入政治谈判时,‘模糊化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那时就有必要‘清晰化:两岸政治定位清晰化,两岸公权力机构清晰化,一句话,就是‘政治符号清晰化。”当然,当前两岸政治谈判的时机还不成熟,但早一点把待解决的争议呈现出来,就能为早一点解决争议创造条件。其实,马英九能够大胆向两岸争议“清晰化”迈进,强调“一中”内涵的“九二共识”,抛弃“特殊国与国”与“一边一国”主张,也正说明了两岸之间以“九二共识”为基础的初级政治互信日渐稳固并在逐渐深化。
四、结语
相比于民进党执政时期的“法理台独”主张与活动,马英九当局否定“法理台独”,回归“九二共识”并强化其相关论述的做法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至少有利于为两岸合作营造善意的气氛。而“九二共识”作为两岸互信基础得到两岸尤其是台湾当局肯定与维护,对两岸持续进行良性互动合作、深化双方的政治互信乃至开启政治谈判与推进两岸和平统一都具有深远积极影响。不可否认,马英九当局依旧坚持将“九二共识”解读为“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一个中国”是指“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在大陆政策上将“不统、不独、不武”作为一项长期既定政策,坚持“大陆不民主,台湾不谈判”等主张,这些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高阶分歧依旧存在,也决定了未来两岸关系发展道路更加曲折、艰难。笔者相信,随着类似马英九为大陆“正名”这种释放善意的举措越来越多,两岸在维护“九二共识”、巩固协商合作的政治基础上的善意互动越来越多,那么两岸的政治互信必将进一步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好局面也必将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