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11-06-22赵久华米永刚董一鸣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6期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内脏

赵久华,米永刚,董一鸣

(1.南京市浦口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南京 210031;2.江苏南京浦口中心医院 内科,江苏 南京 21180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其病理生理学基础是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1]。IB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要认为与心理因素有关。

生物反馈治疗是上世纪60年代开展起来的一项心理行为技术,包括机电生物反馈、皮温生物反馈、心率生物反馈和血压生物反馈等,其中机电和皮温生物反馈治疗最为常见。1990年,McAllister等[2]研究发现,IBS患者存在肌电活动及皮肤温度异常。近年国内有文献报道,机电/皮温生物反馈治疗对伴有心理障碍的IBS患者有显著疗效[3],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降低IBS患者的内脏高敏感性[4]。为进一步评价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IBS患者的疗效,我们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IBS患者心理状态、胃肠道症状及内脏痛觉阈值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来自于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消化科门诊和住院的IBS患者,共60例,其中男21例,女39 例,年龄18 ~68岁,平均(38.6 ±11.20)岁,病程1.5~10年,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5]。60例IBS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及平均年龄均衡可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

1.2 治疗方法

试验组:机电生物反馈治疗 1次·d-1,每次30 min,连续4周,同时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物、肠道菌群调节药物以及植物神经调节药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物、肠道菌群调节药物以及植物神经调节药等常规药物治疗。

1.2.1 机电生物反馈治疗

采用JD/PW-5型机电/皮温生物反馈仪(北京产),通过贴附在肌肉表面的电极(本研究选择的是腹直肌)检测人体肌肉收缩或放松所产生的电活动信号即肌电值,经放大、滤波后,利用A/D转换将模拟量变为数字量,以光标显示及声音等方式表达肌肉活动的状态,通过视觉、听觉反馈给患者。同时,经正规培训过的医师现场同步播放特制录音带指导语,协助患者如何视、听肌电反馈信号,指导患者掌握放松技术。治疗1次·d-1,每次30 min,连续4周。患者通过学习和反复实践,学会在一定范围内对部分内脏器官活动的随意控制,校正偏离正常范围的内脏器官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2.2 临床观察内容

1.2.2.1 心理状态测评 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由同一经正规培训的医师对其进行测评。我们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先由患者自评,然后将原始分换算成标准分。

1.2.2.2 临床症状评定 采用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6]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消化道症状进行评分。

1.2.2.3 内脏痛觉阈值的检测 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均进行内脏痛觉阈值的测定,采用灌注式三通直肠测压管,检查前指导患者排空直肠,取左侧屈膝卧位,先行直肠指检,无异常发现后将导管和未充气的气囊用润滑剂润滑后由肛门插入直肠,气囊外侧端置于肛缘上方6 cm处,嘱患者静卧5~10 min,适应导管,后经三通管以恒定速度向气囊内连续注入空气,患者在直肠不同充盈状态下的感觉阈值即代表直肠感觉。注气至患者感觉疼痛并持续1 min以上时的注气量即代表直肠疼痛阈值。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SDS、SAS 评分

经SDS、SAS评分测验,治疗前试验组30人中有26人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占86.7%;对照组 30人中有 25人伴心理障碍,占83.3%。治疗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后,治疗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1、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SDS评分情况±s)Tab 1 SD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SDS评分情况±s)Tab 1 SD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 P <0.01,b 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 P <0.05

组 别 n SDS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25 53.34 ±4.33 39.51 ±3.23ac对照组 26 52.93 ±2.16 41.2 ±2.98b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AS评分情况±s)Tab 2 SA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AS评分情况±s)Tab 2 SA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 P <0.01,b 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 P <0.05

组 别 n SAS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25 42.4 ±3.1 36.0 ±2.3ac对照组 26 42.1 ±2.9 38.2 ±2.7b

2.2 GSRS 评分

经GSRS评分测验,治疗后两组GSR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后,治疗组GS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GSRS评分情况(±s)Tab 3 GSR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GSRS评分情况(±s)Tab 3 GSR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 P <0.01,b 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 P <0.05

组 别 n GSRS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0 11.78 ±0.87 7.19 ±0.53ac对照组 30 10.96 ±0.66 8.92 ±0.92b

2.3 内脏痛觉阈值

治疗后,两组患者痛觉阈值与治疗前均有提高,其中治疗组痛觉阈值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痛觉阈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内脏痛觉阈值测试情况±s)Tab 4 The threshold of visceralgi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内脏痛觉阈值测试情况±s)Tab 4 The threshold of visceralgi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 P <0.05

组 别 n 内脏痛觉阈值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0 135.1 ±2.07 156.7 ±3.28ab对照组 30 134.2 ±6.21 143.8 ±3.94a

3 讨 论

生物反馈治疗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是根据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发展而来的一项心理行为疗法。早在1978年,Whitehead[7]已充分肯定了生物反馈在胃肠道疾病中的治疗价值。2008年,Chiarioni等[8]报道生物反馈治疗对 IBS、大便失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吞气症等胃肠道疾病均有显著疗效。生物反馈治疗具有高效、无创、安全、便捷等优点,国外已广泛用于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

IBS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及精神症状等,其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治疗和心理行为疗法。医学界已形成普遍共识:精神心理障碍是IBS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心理行为疗法在IBS治疗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国外,生物反馈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行为疗法已广泛应用于IBS的治疗[9-10]。而在国内,应用生物反馈技术治疗IBS仍鲜有报道[2-3]。

我们的研究发现,IBS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SDS、SAS及 GSR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与单用常规药物治疗的IBS患者(对照组)相比,SDS、SAS及 GSRS评分亦有明显下降(P <0.05)。本研究表明,IBS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减轻胃肠道症状,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Guthrie等[11]报道,IBS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直肠感觉的敏感性呈正相关。内脏高敏感性被认为是IBS的生物学标志之一。我们的研究发现,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内脏痛觉阈值,降低直肠痛觉敏感性,改善患者的IBS症状。

IBS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SDS及SAS评分较高;同时IBS患者也常伴有内脏高敏感性,内脏痛觉阈值较低。IBS患者经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后,SDS及SAS评分显著下降,同时内脏痛觉阈值显著提高,提示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可能参与了内脏高敏感性的形成,而内脏高敏感性又加重了IBS症状。

IBS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心理障碍 降低内脏痛觉阈值,减轻胃肠道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宁丽,叶柏.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08,36(6):449-452.

[2]McALLISTER C,McGRATH F,FIELDING J F.Altered skin temperature and electromyographic activity in th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Biomed Pharmacother,1990,44(8):399-401.

[3]施建平,邱夏地,顾国妹,等.应用生物反馈技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1,10(2):93-94.

[4]王梦欣,宋冬玲,简佳.肌电生物反馈对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内脏痛觉敏感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31(1):26-29.

[5]HATTORI T,FUKUDO S.Use of Rome III criteria for diagnosing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Nippon Rinsho,2006,64(8):1425-1428.

[6]SVEDLUND J,SJÖDIN I,DOTEVALL G.GSRS-a clinical rating scale for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peptic ulcer disease[J].Dig Dis Sci,1988,33(2):129-134.

[7]WHITEHEAD W E.Biofeedback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J].Biofeedback Self Regul,1978,3(4):375-384.

[8]CHIARIONI G,WHITEHEAD W E.The role of biofeedback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J].Nat Clin Pract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8,5(7):371-382.

[9]LEAHY A,CLAYMAN C,MASON I,et al.Computerised biofeedback games:a new method for teaching stress management and its use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J R Coll Physician Lond,1998,32(6):552-556.

[10]LEAHY A,EPSTEIN O.Non-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s in th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1,7(3):313-316.

[11]GUTHRIE E,CREED F,FERNANDES L,et al.Cluster analysis of symptoms and health seeking behaviour differentiates sub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Gut,2003,52(11):1616-1622.

猜你喜欢

肌电生物反馈内脏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空心猪
多发内脏动脉瘤合并右侧髂总动脉瘤样扩张1例
好吃的内脏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女生穿运动鞋与高跟鞋步行腰背肌电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