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泊酚联合地塞米松对早期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2011-06-21雷贤英甘辞海孙双春周淑敏

海南医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丙泊酚脓毒症细胞因子

雷贤英,甘辞海*,钟 庆,王 丽,孙双春,周淑敏,缑 剑

(1.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ICU,四川 泸州 646000;2.简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简阳 641400;3.泸州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四川 泸州 646000)

脓毒症是由感染导致宿主过度炎症反应的一组临床表现和症状,是ICU危重患者首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时炎症介质大量触发级联式反应,持续激活网状内皮系统,最后导致机体各重要脏器损伤。本实验以丙泊酚联合地塞米松进行干预,研究其对早期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以探索脓毒症治疗的新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药物和主要试剂 脂多糖(LPS,购于Sigma公司,血清型O111和B4,均用5%葡萄糖溶液配制),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0 ml:0.2 g,批号H20030115);地塞米松注射液(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1 ml:5 mg,批号H4102003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试剂盒(上海西唐生物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健康雄性SD大鼠25只,无特定病原体级(SPF),体重200~250 g,购自泸州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组)、LPS组(L组)、LPS+丙泊酚组(LP组)、LPS+地塞米松组(LD组)、LPS+丙泊酚+地塞米松组(LPD组),每组5只。

1.2.2 动物模型建立及用药 采用清醒经大鼠尾静脉穿刺置留置针的方法行尾静脉保留置管,肝素水封管后丝线固定以备给药。以大鼠尾静脉注射脂多糖法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按照以下分组要求注射药物后处死大鼠:N组:注射0.9%生理盐水(NS)10 ml;L组:注射LPS 10 mg/kg(10 min以上注射完);LP组:注射LPS 10 mg/kg(10 min以上注射完)和丙泊酚5 mg/kg,继以丙泊酚5 mg·kg-1·h-1的速度使用微泵持续静脉泵注至1 h;LD组:注射LPS 10 mg/kg及地塞米松0.1 mg/kg;LPD组:注射LPS 10 mg/kg,地塞米松0.1 mg/kg和丙泊酚5 mg/kg,继以丙泊酚5 mg·kg-1·h-1的速度使用微泵持续静脉泵注至1 h。各组均于1 h后处死。

1.2.3 血清TNF-α、IL-1β、IL-6和IL-10检测 经腹主动脉取血,静置30 min后,离心取血清,-70℃保存待测,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实验步骤,监测TNF-α、IL-1β、IL-6和IL-10的浓度。

2 结 果

L组TNF-α、IL-1β和IL-6较对照组明显升高,IL-10则明显降低(P均<0.05);LD组、LP组、LDP组同L组比较,其结果显示TNF-α、IL-1β和IL-6均明显降低,IL-10 明显升高(P<0.05;P<0.05;P<0.05);LDP组同LP组、LD组比较,LDP组TNF-α、IL-1β和IL-6表达量明显下降,IL-10明显升高(P<0.05),见表1。

表1 五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IL-10浓度的比较(pg/mL)

3 讨论

脓毒症时细胞因子的释放呈级联效应,或“瀑布效应”,组成非常复杂的调节网络,释放出大量炎症因子[1],其中促炎症细胞因子主要有TNF-a、IL-1β、IL-6、IL-8等,此外还有下调炎症反应的抗炎症细胞因子如IL-10等[2]。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二者相互制约,影响脓毒症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展。

当机体受到应激原刺激后,TNF-α和IL-1β是最早释放的炎症介质,这些细胞因子启动并释放了其他的细胞因子。其中TNF-α是机体应激反应产生最早的和最起核心作用的炎症介质,其具有早期迅速合成释放的特点[3]。TNF-α因为是SIRS发生时的前炎症介质,故TNF-α的含量改变可反映其他炎症因子的改变情况。本实验中丙泊酚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能抑制TNF-α的释放,减少组织的炎症损伤,保护机体器官功能。血清中IL-6是一种迟发性细胞因子,可以作为细胞因子级联反应激活的一个标志,反映出宿主炎症反应与疾病严重程度间的关系,并且在脓毒血症中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4]。IL-10是内源性抗炎介质,可由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8)和内毒素诱导产生,能抑制免疫应答,抑制巨噬细胞抗原呈递,抑制多种基因转录,从而抑制多种炎性细胞的分泌功能以及炎症因子的生成,对LPS诱导的促炎性介质释放有明显抑制作用[5]。实验结果显示,脂多糖组IL-10明显降低,而地塞米松和丙泊酚组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二者联合用药组更明显,推测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传导通路影响IL-10的合成和分泌。

丙泊酚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ICU脓毒症、严重创伤等危重病人的镇静治疗。国内外学者已经研究证实丙泊酚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6-8]。Aniguchi等[6]发现丙泊酚可明显抑制内毒素所致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L-6、TNF产生,并能减轻中性粒细胞浸润,减轻酸血症,防止动物血压进一步下降。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重要的类固醇激素,在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及自身稳态的调节和细胞存活能力等多方面起重要作用。有短期试验观察到,感染性休克患者小剂量地塞米松的应用会产生积极效应[9]。异丙酚与地塞米松联用于脓毒症的相关研究报道很少,仅在Tsao等[10]的一项研究中,对脓毒症所致休克、酸中毒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SF)的发生率方面做了统计分析和大体观察,其实验结论证实丙泊酚联合地塞米松用于脓毒症时降低MOSF发生率,降低LPS大鼠死亡率,而且两者联用比单用一种药具有协同效应。本实验结果表明,丙泊酚联合地塞米松对早期脓毒症大鼠促炎症细胞因子TNF-a、IL-1β、IL-6的表达具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对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却有上调作用,且二者联合用药较单用药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同时,本课题还研究了联合用药对处于炎症级联反应上游的TLR4/MD-2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亦证实联合用药会下调TLR4/MD-2基因表达,这可能是丙泊酚联合地塞米松对早期脓毒症大鼠促炎症细胞因子TNF-a、IL-1β、IL-6的表达具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对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有上调作用的机理所致。

因此,对脓毒症患者除了传统的积极抗感染、纠正休克等治疗外,可考虑丙泊酚地塞米松的联合应用,在适度镇静的同时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有利于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1]Shimaoka M,Park EJ.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sepsis[J].Eue J Anaesthesiol,2008,25(42):146-153.

[2]丁 宁,姜 勇.巨噬细胞LPS相关模式识别受体的研究进展[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8,24(8):1650-1655.

[3]盛志勇,姚咏明.加强对脓毒症免疫功能障碍及其监测的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1):8-10.

[4]Remick DG,Bolgos G,Copeland S,et al.Role of interleukin-6 in mortality from and physiologic response to sepsis[J].Infect Immun,2005,73(5):2751-2757.

[5]太光平.白介素-10对感染性休克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2000,20:12-15.

[6]Aniguchi T,Yamamoto K,Ohmoto N,et a1.Effects of propofol on hemodynamic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endotoxemia in rats[J].Ctit Care Med,2000,28:1101-1106.

[7]Aniguchi T,Kanakura H,Yamamoto K.Effects of posttreatment with propofol on mortality and cytokine responses to endotoxin-induced shock in rats[J].Crit Care Med,2002,30:904-907.

[8]罗 艳,于布为.异丙酚对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大鼠免疫因子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2,22:615-618.

[9]Annane D,Sébille V,Charpentier C,et al.Effect of treatment with low doses of hydrocortisone and fludrocortisone on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J].JAMA,2002,288:862-871.

[10]Tsao CM,Ho ST,Liaw WJ,et al.Combined effects of propofol and dexamethasone on rats with endotoxemia[J].Crit Care Med,2008,36(3):887-894.

猜你喜欢

丙泊酚脓毒症细胞因子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