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宋和元代的书法

2011-06-19余巨力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1年8期
关键词:结体书风米芾

余巨力

与五代相比,宋代更重视文化建设,所以,进人宋代,书法又逐渐有了起色。像北宋太宗赵光义,不仅自己雅好翰墨,还下诏令侍书学士王著主持摹刻《淳化阁帖》,为学习晋唐书法提供大量的范本,从而推动了行草书的发展。

北宋初期,最享盛名的书家为蔡襄,他如同唐初的虞世南,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而真正代表宋代书风的则是苏轼、黄庭坚和米芾三家。苏轼楷书学颜而来,行书师从二王,用笔丰肥而不失遒劲,结体扁平而右侧取势。他的书学心得为“天真烂漫是吾师”,不过,说这话还得有技法与学问的底子才行。代表作品有《黄州寒食诗》、《祭黄几道文》等。黄庭坚书法大字得力于《瘗鹤铭》,草书学怀素而有创新。结体中宫收紧,笔画多向外辐射,个性强烈。他论书以韵为重,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深思善悟。自谓于“船公荡桨”、“群丁拨棹”中得到启示,领悟出意态横生的用笔之法。代表作有《李白忆旧游诗》、《诸上座帖》等。米芾是三家中学王字功夫最深的,临摹古帖,几可乱真,也善于出新,尤以行书见长。其笔法飘忽而劲健,自称“刷字”;结体灵动多变,八面生势。代表作有《苕溪诗帖》、《蜀素帖》等。

祭黄几道文

苕溪诗帖

北宋还有一些书家如李建中、薛绍彭等比较知名;宋徽宗赵佶,创瘦金书,工笔画的题款多用此体,在书史上也有一定地位。

南宋书法继承北宋传统,学习黄、米书风的较多,如赵构、吴说、范成大、吴琚等。其他如陆游、朱熹、姜夔等作为当时文人的代表,他们的书法也颇具造诣。然而,总的说来,南宋书法创新少,离传统法度亦渐远。

元代书法针对南宋以来忽视古法的积习,直接取之晋、唐,遂使传统技法得以恢复,走出了南宋末书坛的低迷状态。元赵孟頫倡导复古,并身体力行,成就卓著,世誉为书界“巨擘”。赵擅诸体,用笔平顺遒劲,法度谨严,尤其是创立了楷书“赵体”,与唐楷之欧、颜、柳并称四体,成为后人规摹的主要书体。他提出“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的至理名言,因此,赵字功夫深,笔法精熟也就容易理解了。其代表作有《三门记》、《仇锷墓碑铭》、《胆巴碑》等。

元代还有一些重要的书家,如鲜于枢、邓文原、耶律楚材、康里子山、杨维桢等。

宋元的书法论著也相当宏富,有宋徽宗赵佶命人编撰的《宣和书谱》,米芾的《书史》、《海岳名言》,姜夔的《续书谱》,以及苏轼、黄庭坚、赵孟頫诸大家关于书法的各类题跋,等等。

猜你喜欢

结体书风米芾
规范化的清代刻本宋体字与楷书结体差异浅析
民国时期的北京书风·马叙伦
米芾学“字”的故事
石圣米芾的三个纪念地(上)
齐鲁书风万陈锡山书法展
篆书条幅《游金山寺》创作说明书
软、硬笔临写宋米芾《方圆庵记》
结体:小学软笔楷书教学的重点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泰山石经》文字结体特点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