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澳洲之三——最好的发呆地
2011-06-19张国云
张国云
2011年2月9日,墨尔本——上海飞机上
早在1873年,英国作家安东尼·特罗洛普写了一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作品,对澳大利亚的赞叹是:
你一直在开车,什么也看不到,
直到你最后简直要放弃看不到什么东西的念头。
但是,感觉仍是不错。
在我去过的所有地方中,这个地方,
似乎是最适合深思的地方。
一路走来,澳大利亚地大物博让我觉得有走不完的路,而幸福和休闲享乐型的生活,又让我觉得这里是全球生活品质最高之地。
在澳大利亚这样一个地方,人的两眼最易发呆。在人生这个最短暂的日子中,恐怕最后悔的是活着时没有到澳大利亚去享受绝世的寂寞。
当然,这与沉思与奋斗没有关系。而一旦与梦想挂上钩,我又要奉劝人们:澳大利亚不是干事业的地方!要干事业,就到中国去,毛泽东时代就是喜欢“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的人!
一、
布里斯班是我这次行程中第二个城市。作为昆士兰州的首府,目前是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在国内几周前的新闻报道中,说这里遭受了百年未遇的水灾,整个城市都飘荡在汪洋大海之中。
来到这里,洪水留下的创伤随处可见,主要是海水倒灌,这里百姓的一楼以下均泡在水中。有趣的是,当洪水退去,清点损失时,惊讶地发现动物园内的野生动物没有一只死于水灾。科学家分析,可能野生动物已提前预知灾难临头,迁徙到地势较高的地方。这些动物远比人类更仔细地倾听和感受大自然“母体”的信息,它们生存能力或许比人更强。
2月8日,布里斯班市长纽曼告诉我们说:“这次洪灾,整个城市损失高达4亿4千万澳元,最大的损失是海道水毁工程。”面对美丽城市的惨不忍睹,老实说,谁都没有兴趣去欣赏当地的景点。
我们仅在南岸河滨公园停顿了一下,那里原本是1988年万国博览会的展地。展览结束之后,当局原本想改建成公寓住宅,但遭市民反对,所以改造了一个亲水公园。
时过境迁,这里给人们仅留下一段历史的记忆。我更喜爱的是那条穿城而过的大河,浑浊的河水像我国的黄河,把人们的所有烦恼与惧怕带入滚滚大海。
我们的汽车爬上一座铁桥时,导游老王介绍到,这就是澳洲著名的故事桥,由澳籍工程师Dr·John Bradfield设计,他同时又是我们前几天见到的悉尼港大桥的同一设计者。虽然故事桥的知名度不及悉尼港大桥,但他采用百分之百澳大利亚钢铁,比起利用外国建材的悉尼港大桥来说,故事桥更是澳大利亚人的骄傲!
多好的名字,但故事桥背后没有故事,让我们失去了探究的雅致。中午,在布里斯班一家人山人海的中餐馆内,我们草草地吃了一点。令我们不爽的是,接待单上是八菜一汤,当地按五菜一汤(一般团餐标准)接待了我们,但考虑这是一个刚从洪水中爬上岸的城市,我们没有理由再从个人生活安排上提过高要求。
我们不想给布里斯班增添麻烦。下午,远行到100多公里以外的黄金海岸。这是澳大利亚最负盛名的度假胜地,在连绵70多公里的海岸上,蓝天、白云、大海、沙滩、美女成了这里一个永恒的快乐主题。
第二天,天不亮我们就起了床,去赶9点到大海捕鱼抓虾的体验活动。到达后,说要改为11点上船。这天,刚好风大水寒,来时我们仅穿了短裤薄衫,而码头边连一个挡风的地方也找不到。
要在码头白等两个小时,大家很反感。为此,我们只好忍痛割爱,但我对旅游公司的草率做法,怒火万丈。加之,导游又是一个不会办事的人(或许过于“懒散”原因),我即与国内公司联系,责成他们尽快处理好此事,并对我们下一步澳洲行程做好服务。
开始他们还推脱这个原因那个原因,我很直率并一针见血地说:“千万别找托词了。错了就认一次错吧,免得新年大家都不开心!”
本来十分美丽的黄金海岸,在我们面前一下暗然失色,成了游子心中的“黑”色海岸。
我的两眼一下子傻了。
阳光呢?
温暖呢?
望着一浪高过一浪的涛声,把我们想要寻找的快乐与幸福统统化为泡影。
二
墨尔本,是我们这次澳洲行程的最后一站。考虑到黄金海岸变成了“黑”色海岸,现在又从“黑”色转为“墨”色,我仍放不下心,长长叹了一口气。
一出机场,我们就放弃了原定去上百公里之遥的一家废址金矿参与河里淘金的项目。因为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心中害怕遥远的路程再遇到什么不测。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改去皇家植物园参观。原来墨尔本是一个因金矿致富的城市,历经200多年欧洲殖民的文化洗礼,如今墨尔本散发着现代又不失典雅的都会气质。
刚好友人卢先生从杭州回澳洲过年,听说他的家就在植物园边。联系上卢先生,他即与夫人一起,早早地等候在植物园门口,并随我们一起游园。
建于1845年的植物园,以19世纪园林艺术布置,内有大量罕有的植物和澳洲本土特有的植物,汇集了数万种奇花异草,还有千年的古树,小桥流水人家。
据说,墨尔本这座不大的城市,有500多个这样的植物园,整个城市都生活在森林之中,或者说墨尔本城市就沦落在大片森林中。城市很多道路都是在森林中穿行,如果不是偶尔驶过的公交车提醒你,你一定以为自己是在某个森林中探险。
森林的起伏不平,道路也是顺势而建,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许多珍稀野鸟在你头上盘旋,有世外桃源的感觉。整个澳洲人都喜欢在树林里慢跑或骑车,所以在林中或湖泊边都建有步道和自行车道。
在这样寂静的森林里,接受阳光雨露花草的恩赐,人的灵魂也会一下飘起来!只听见自己的呼吸,觉得这世界仅你一人生存。而在我的故乡——中国,城市不再是“只长楼,不长树”的水泥森林,农村不再是道路崎岖,人迹罕至的穷乡僻壤。
去卢先生家的路上,他又带我们参观了二战时期修建的纪念馆。馆内简洁、庄严、肃默,一本本翻开的烈士名册,让人们默默记下这些英魂。今天百姓安康幸福,是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无疑要好好珍惜。
顺着楼梯,盘旋上到塔顶,整个墨尔本高楼林立,英姿尽收眼底。从纪念馆翻过一条马路,我们来到植物园对面17楼的卢先生家做客。泡上杭州龙井茶,端来临安的山核桃,煮沸一壶当地著名的咖啡,让我们一下子有回家的感觉。
从他家大厅的落地玻璃窗望出去,整个皇家植物园全景图突显在眼前。不远处是英皇总督办公楼,米字星旗在风中飘动着,像是在向我们招手,又像是在为卢先生家擦窗。
植物园花草散发着花香,黑天鹅在公园里优哉游哉,人的眼睛得到了强烈的滋润和满足。尤其是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他们可以足不出户,看着太阳是怎样慢慢爬出大海,慢慢放射出万丈光芒,慢慢给大地带来温暖。
这样慢慢地享受人生,才不枉叫做人吧!卢先生拍着我的肩说:“一到这房子里,我两眼只会发呆,什么事也做不了!”
我说:“中、澳让你选择其中一个呢?”
卢先生斩钉截铁地说:“如果让我重新投胎,我要选择澳大利亚。”
晚上,卢先生在当地华人办的锦江酒店宴请我们。这里紧挨着唐人街,据说伴随着19世纪中叶的维多利亚“淘金热”而形成。
街道至今保留着传统中式建筑,也留下许多“第一”:不仅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唐人街,而且也是西方世界所有城市中最长的一条唐人街。尽管许多淘金人的寓所已经不复存在,但当年的诸多建筑遗迹至今依然保留着,使这条街道成为古老的中国传统建筑长廊。
墨尔本母亲河从城中穿行而过,对岸铁路站修建成一节节的车厢模样,沿河的步行街上,人们不紧不慢地行走,水中的鱼儿也是慢条斯理地游弋着。
卢先生打开从家里带来的当地最好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点了当地最好的海鲜佳肴,欲让我们在异国他乡享受一次过新年的味道。
酒桌上,我第一次听到了关于葡萄酒动人的故事。在墨尔本的亚拉河谷,由于雨水充沛,阳光充足,早在1860年来自欧洲的移民就在北方开垦葡萄园。
据统计,河谷目前集聚了50多家酒庄,每一家都生产风味独特的葡萄酒。有些品种还获得了许多国际大奖。在这里每年都会举办一次为期两天的酒食节,当地居民会拿出最好的葡萄、食品和葡萄酒来庆贺这个快乐的节日。
先前我们去过的悉尼,有一个猎人谷,由于猎人河穿越其中形成河谷而得名,其也是澳大利亚葡萄酒的主要供应地。这里集聚上百家酒厂。
有澳大利亚葡萄栽培之父的James Busagy对当地贡献最大,不仅在这里种植了几千亩葡萄地,还在澳洲建立一家农业高校,传授着他在法国学习的葡萄栽培与酿酒方法,使澳大利亚葡萄酒有了传人。
出于法律的缘故,澳洲的葡萄酒是根据制造酒使用的葡萄而命名的,不像欧洲的葡萄酒根据产地命名,如波尔多、博若莱。同时,由于澳洲葡萄酒是用多种葡萄酿造的,通常果味实足,但不冲。
借此机会,我可以向大家推荐怀特德·弗莱那本《假装的艺术》,专门教你如何“看起来很懂酒”。
很长时间,我不习惯品红酒,总觉得那是“星爷”们在搞笑片中的表演,说喝红酒时“要把舌头卷起来,便于舌尖品到的甜美,避开两侧品到的酸味、舌根品到的苦味,让热乎乎的葡萄酒在嘴中充分游荡”。那种先甜后苦、亦苦亦甜,婉如初恋的感觉。
刚开始品尝葡萄酒,与法国葡萄酒相比,我更喜欢澳洲葡萄酒。按照卢先生的指点:可能库瓦拉河谷(南澳)和猎人谷的红葡萄酒口感更好一些,而巴罗莎(南澳)的白葡萄酒、玛格丽河谷(西澳)的赤霞珠及美乐,以及东部各州的莎当尼白葡萄酒,赤霞珠——美乐混合酒目前也较流行。而长相思——赛芙蓉是一种不错的起泡的白葡萄酒。
看来,如果你厌倦了大都市生活的烦躁,也厌倦了田园生活的单调,那么你就到悠闲的墨尔本。
酒桌上,我仅能从经济学的角度告诉人们“红酒指数”,它是为稳定高档红酒的拍卖价,伦敦国际酒类交易所从世界各地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酒庄,挑选其中最优质的红酒作为成份股,将每月平均交易价,按照内部点数换算机制,编成市场指数,按月公布。
“红酒指数”作为投资者或消费者买卖红酒的参考。由于好的红酒价格不菲,而红酒爱好者也多是富人,“红酒指数”又被视为“有钱人指数”,从中可以窥见上流社会消费意愿与投资动态。
听卢夫人介绍,澳洲对司机管理比较人性化,每一位司机都可适当喝一点。同时,在那里的酒店均设有酒精测试仪,提醒人们千万别醉酒驾车。
那么好的葡萄酒,不喝一点多冤啊。如果你要找澳洲最好最好的葡萄酒,非彭福农庄的罗纳葡萄酒莫属。它是南澳的一种希拉子红葡萄。上世纪50年代生产出来,60年代名声大振,根据生产年代,每瓶约200-400澳元不等。实际上,人们经常买来作收藏,作为投资(一般至少保存15年以上),而不是买来喝,此酒是当地经典产品。
“我能高飞,像只鹰,全因为你是我翅膀下的风”。澳洲的葡萄酒,让我想起《春天里》的歌词。
轻轻地呷一口澳洲的红葡萄酒,确实触动了人们心中的那柔软的神经,唤醒人们心底的“春天”。没有什么比理想的复活、信念的重塑、梦想再一次飞翔更令人欣慰了。
如此,“凭栏饮灯酒,酒暖思乡瘦”,真的又是一种滋味涌上心头。
三
我不是旅行家,也不是驴友。
大多时间与你一样,在这座城市里穿梭,或在电脑前敲打健盘。
一趟澳大利亚下来,仅是整理一下行程,统计一下穿越了多少城市。也许这些文字很单薄,但足够私人,足够独家。
澳洲令人两眼发呆的地方真的很多。在墨尔本有个港湾环绕的海岛,数千年前在沙丘中形成的洞穴,成了当地小企鹅的栖息地。
在这里有成千上万的小企鹅,据说它们是全球十多种企鹅中体型最小的一种。铁蓝色的背套与雪白的胸袍,看起来既可爱又帅气。
小企鹅通常在日落时上岸,日出后慢慢地离开,最让我不可思议的是小企鹅能列队游行,那气势既十分伟大又非常壮观。
而到天堂农庄参观,人可以与澳洲珍稀国宝考拉、袋鼠亲近。尤其是考拉特别可爱,细看有点似我国的熊猫,它主要吃当地的桉树叶生存。
由于桉叶有麻醉效应,考拉吃饱后,每天都要昏睡20来个小时。抱着树枝睡觉,无论你如何弄它,都如深睡的孩子,一动不动。它那深睡的样子仿佛如一个绒毛玩具。
我让女儿抱着考拉拍了一张照片。当然,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因为澳大利亚已禁止游客抱考拉,仅剩该农庄所在的昆士兰州还开放。
悉尼西部有一个叫蓝山国家公园,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这里以广阔的自然景观著称,海拔有一千多米,群峰巍峨、峡谷深深、瀑布高悬,无论是云雾朦胧,还是阳光明媚,这里始终被一层蓝色遮蔽,显得异常美丽,并透着神秘。
据说蓝山因此而得名。为何有这样诱人的蓝光呢?我从当地原住民口里得知,由于这里桉树集结,树叶绽放的香味与湿润空气交合,产生这种蓝色,比空气更纯,比碧海更清。
在如此天堂中,世世代代生活在澳大利亚的祖先们,谁会忘记他们那充满血泪的过去。在澳大利亚中西部,通地沙漠,原住民在这险象环生的荒漠中与大自然和谐生存,他们活得很坚强、很快乐、很健康。
对原住民来说,不是他们拥有土地,而是土地拥有他们,人类和其他生物都属于大地,没有了土地,他们就失去了精神家园。因此,当英国人宣称,澳大利亚大陆不属于谁,任何人都可以占有,对原住民的确是一个灾难,遭到侵略者屠杀,乃至人种改良。
直到1976年“原住民土地权利法案”通过,他们才有一个安宁的生活。人们忘不了,2008年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国会上向原住民道歉,这也提醒着我们现代的文明必须尊重大地,必须尊重生命。因为这是世界仅存的一块处女地,仅存的一个纯净文明。
飞到墨尔本,当晚我们住在当地皇冠大酒店。这天,我们从卢先生家拜访回来,他夫人亲自驾车送我们到酒店。下车后,我们在上酒店的电梯上,用房卡按楼层号时,怎么也显示不出。这才发觉是走错了酒店,原来皇冠酒店在墨尔本有3处,好在酒店之间,有专门的天桥通道连接。在每座楼层均设有赌场,老虎机吐币的“哗哗”声,比大小抛筹码的“噼啪”声,摇骰子的“咔啦”声,中彩与不中彩的惊叫声,成了这个城市日夜的主旋律。
后来得知,墨尔本已成为继中国澳门博彩业之后,列为全球第二大赌场。我从未涉足过博彩,当随朋友参观时,我也试着在一个比大小的17数字上压了10澳币的筹码,竟中了62倍的大奖。
什么叫一夜暴富,什么叫刺激,赌场能让人惊心动魄,也一定让人魂飞魄散。当然,赌场的制度设置里没有胜利的赌家,只有凯旋的庄家。在这里,识时务者为俊杰。
墨尔本还是全球体育业最为发达的都市。在我来前几日,中国的李娜刚在这里捧得银色奖盘。站在罗德·拉沃尔的奖台上,银色的奖杯离她只一步之遥——这已经是一个历史,从来没有一个亚洲网球球员在大满贯单打赛场上能站到这里。
一万五千多名观众把震动澳网中心场地的掌声送给聚光灯下那个中国女子,主持人把她叫作中国的“民族英雄”。
我到墨尔本当日,又见到老家杭州的绿城网球队,抵达墨尔本开始为期12天的澳洲拉练。这期间,亚冠附加赛将燃起战火,绿城亚冠小组最后一个对手将在19日出炉。这里每月都有全球性重大体育比赛,澳大利亚已开展了全民健身运动,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真正希望。
澳大利亚老百姓有钱不惜花在健身上,把身体练得棒棒的,远离医院;而我国正好相反,忽视全民健身,把钱都不惜投在吃补品或排队看医生上。
每当夺冠的时候,竞技场上就会响起澳大利亚国家的国歌。一路走来,我对《前进,美丽的澳大利亚》已耳熟能详:
欢笑吧!澳大利亚人
我们自由而年轻……
灿烂的蓝十字星座高高照耀
我们凭着双手和赤诚的心辛勤耕耘
……
什么是旅行,就是从一个自己厌烦的城市,到另一个别人厌烦的城市吧!
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看到身边的人纷纷启程,除了回家,无数的人都是在路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