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级预防对儿科血液病房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研究

2011-06-15石小毛周正雄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1年19期
关键词:病房儿科分级

石小毛 周正雄

儿童血液系统疾病主要是贫血、白血病、出血性疾病、淋巴瘤等疾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也比一般临床科室患儿高2~3倍,感染不仅导致患儿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对于儿童各种恶性血液疾病,更是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及时有效控制感染,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在医院感染管理的诸多环节中,如何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患儿已存在和潜在的危险因素,从中早期发现患儿医院感染的苗头,以便指导临床医务人员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及时干预各类感染疾病,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1]。从2010年1月起,我科采用分级预防,对住院的血液病患儿住院全过程进行预防性监控,及时评估患儿的易感程度,实施分级预防护理措施,对医院感染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儿科血液病房住院的患儿共1082例。将2010年1月-12月住院患儿550例(白血病患儿227例,出血性疾病131例,淋巴瘤79例,贫血69例 ,其他44例;0-3岁203例,4-7岁235例,8-14岁112例)设为观察组,根据其易感程度分为高危易感患儿(血液中正常形态的中性粒细胞数<0.5×109/L而无论是否在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中危易感患儿(血液中正常形态的中性粒细胞数在0.5-1.0×109/L或者在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具有其中之一者均为中危易感患儿)、低危易感患儿(血液中正常形态的中性粒细胞数在正常范围内,并且未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患儿)三个级别,分别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即实行“分级预防”;2009年1月-12月住院患儿532例(白血病患儿214例,出血性疾病116例,淋巴瘤84例,贫血66例,其他42例;0-3岁194例,4-7岁237例,8-14岁101例)设为对照组,采用的儿科血液病常规护理措施。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两组患儿的医院感染情况。

2.方法:

(1)对照组预防感染措施:①与感染者分开居住;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物品清洁每天开窗(开窗前应注意患儿保暖、防止感冒)通风两次,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细菌含量、尘埃量。每周用紫外线消毒2-3次,每次20-30分钟。病房家具、地面每日用“84”消毒液擦拭两次。定期对物体表面、空气进行微生物采样检测[2]。②加强病房管理,控制探视,限制陪人,避免与已有感染的人群接触。③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抵抗力 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用餐的餐具清洁。④医护人员进行各种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消毒手,防止医源性感染。⑤健康宣教。患儿入院后即向患儿家属宣传卫生知识,介绍住院常识、陪护制度,陪人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不给患儿吃生冷腐烂食物。患儿之间不串病房、不相互交换食物及玩具,以防交叉感染[3]。⑥预防易感部位感染。预防口腔感染,每天进餐前后,睡前,晨起时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漱口液漱口;预防皮肤软组织感染,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勤沐浴、更衣,每周更换床上用品两次。勤剪指甲,避免抓伤;预防肛周感染,便后、睡前用1:20络合碘坐浴,每次15~20分钟,保持大便的通常,防止肛裂的发生。

(2)观察组预防感染措施:

①评估责任护士负责住院患儿医院感染易感程度的全程评估。观察病情变化,加强与主管医生沟通,了解治疗方案,根据患儿的病情(主要是血液中正常形态的中性粒细胞数)与治疗措施(是否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用的剂量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随时评估患儿医院感染易感程度,确定分级,并随时根据病情变化动态调整。

②护理措施:

低危易感患儿:①-⑤项护理措施同对照组;⑥加强易感部位的清洁卫生护理。⑦加强体温监测。

中危易感患儿:单独居住或住双人间;病房每天动态空气消毒两次,每次一小时;餐具每天煮沸消毒;口腔护理每天两次,晨起及饭后生理盐水含漱;每天1:20络合碘或康复新坐浴10~15min两次,每次便后温水洗净;每天检查咽部、口腔、肛周、皮肤、粘膜有无红肿、破溃以及早发现感染征兆并处理;医护人员进入病房与患儿出病房带口罩。其余同低危易感患儿护理措施。高危易感患儿:住层流病房(实行严密的保护隔离)。入住前,剃光头,用消毒水沐浴后穿上无菌病号服;床上所有用物均用灭菌处理;患儿的用物、玩具等物品均应消毒后方可带入;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食物必须经过蒸煮才能带入;医护人员进层流病房应消毒双手,穿洁净的工作服、鞋、帽,戴口罩,接触患儿时应穿无菌隔离衣,穿无菌鞋,一次性口罩[4]。如小儿需要陪人(限1人)应用消毒水沐浴更衣(无菌陪护衣)戴口罩,一次性帽子;禁止入室探视。患儿口腔护理进餐前后、睡前、晨起均以氯替漱口液和1.4%碳酸氢钠交替使用。方法为含漱2min以上,以保证药液与口腔黏膜充分接触,达到抑制细菌及霉菌生长的目的;石蜡油涂抹鼻腔,每日两次;便后先温水洗净再以1:20络合碘或康复新坐浴10~15min,每天常规坐浴两次;每天检查内容同中危易感患儿,如有感染迹象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结 果

1.两组患儿医院感染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医院感染率比较

2.医院感染不同危险级别感染率比较(见表2)参照观察组患儿医院感染危险程度分级标准,将对照组患儿病例回顾性调查后分级,对比两组不同危险程度分级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3.两组患儿不同部位感染率比较 (见表3)(有部分感染病例存在有两个及两个以上部位的感染。

讨 论

血液病患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主要包括:①原发病因素。②诊疗因素。各种侵入性操作,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抗菌素的使用[5];住院时间相对较长(最长25d,平均12d)等。③环境因素。患儿年龄小,陪护多,探视制度难以落实;病房床距小、同病种不能分开,空气中各种病原体高度集中[1];地面、家具的清洁、消毒依赖于卫生保洁人员,存在不及时、不规范等现象。④护理人力相对不足。根据现行护理人力资源配备标准,儿科血液病房护理人员的配置跟普通病房相同,而儿科血液病房除完成普通病房的日常工作外,所有患儿不同程度的需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存在护理人力相对不足的现象,致使各种保护性隔离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由于儿科血液病房诸多医院感染易发因素,医院感染防控任务繁重,而防控工作不到位,导致患儿发生感染,不但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还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大患儿医院感染防控的艰巨性。但儿科血液病房每个患儿的易感程度并非一样,广而泛之加大护理防控措施在当前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不但不现实也存在较大的资源浪费。针对此点,我院儿科血液病房从2010年起对所有患儿采取分级预防,针对医院感染不同危险程度分别给予分级预防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下降了5.70%;对比两组患儿不同医院感染危险程度分级感染率发生情况,观察组高、中、低危级别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高、中危级别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分级预防护理措施从整体上看,科学有效,达到了降低儿科血液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效果。

分级预防在降低儿科血液病房医院感染发生有效的原因在于针对血液病患儿易感危险程度与相关因素,有效的实施了三级护理干预,该方法有效性主要表现在:①最大限度的利用护理资源。针对易感因素危险程度实施分级干预控制,使专职人员把有限精力集中在高危人群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上,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在科室人员没有增加、患儿有所增加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利用护理资源,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②分级预防分级标准制定科学:将患儿医院感染危险程度分级标准确定为患儿血液中正常形态的中性粒细胞数、是否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作用、趋化作用和杀菌作用,在机体感染中起重要的防御作用,研究证明患儿感染发生率和程度和粒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4];血液患儿在接受激素、化疗药物、其他免疫抑制剂时,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机体的免疫机能。③分级护理措施有针对性,落实到位。对低度易感患儿,主要在对病人进行评估后,强化预防感染知识的宣教以及检查、督促各种措施的实行;对于中度易感的患儿,除强化宣教之外,应给患儿执行或协助执行各种措施。每个时间段应完成的措施均要按时落实。而对于高度易感的患儿,严格执行各项预防护理措施。从表3结果看,观察组下呼吸道、胃肠道、口腔、泌尿系、皮肤软组织等不同部位感染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强化易感部位的观察,针对性采取分级预防护理措施,也取得了明显效果,达到了有效防控易感部位医院感染发生的效果。

除此之外,笔者还认为,对儿科血液患儿实行分级预防护理,可结合护理人员的分层次使用,及根据易感的高低程度由不同级别的责任护士负责管理,更有利于病情的观察和各项措施的准确实施,有利于医院感染的控制。

表2 医院感染不同危险级别感染率比较

1 李莎莎,孙爱华,杜欣,等.血液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处理[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1):1235 -1236.

2 王海雁,孙金芳.儿科病房开展整体护理体会[J].家庭护士,2007,5(9):75 -76.

3 罗洁明,任丽琴,舒兰.儿科血液病房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及预防和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0):54-55.

4 吕莎,王天有,杨园园.层流病房对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抑制期保护作用的分析[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0,15(5):222-224.

5 孙晓敏,范旭畅,王兴绒.“分级预防法”用于预防恶性血液病病人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护理研究,2011,25(13):1177-1178.

表3 两组患儿不同部位感染率比较感染例数(%)

猜你喜欢

病房儿科分级
更正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分级诊疗路难行?
圆梦儿科大联合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