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物理环境的心理疏导功能
2011-06-13刘宗粤
刘宗粤,刘 懿
(1.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重庆 400065;2.重庆工商大学 体育学院,重庆 400067)
“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命题中的“环境”一般是指人文环境,而人的实际活动也离不开物理环境的影响。例如,教学活动总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如教室)中展开的,不同的教学环境能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从而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而教学环境可能产生的心理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学的物理环境有关。这一点对于高校教学而言特别重要,因为自我意识更为突出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物理环境的影响,由此,研究物理环境在高校教学中可能产生心理效应既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构建和谐高校的重要趋势。本研究主要从设施、色彩、音乐这三个方面阐述相关问题,以期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并切盼指正。
一、环境设施对心理的影响
笔者曾经在多所高校进行过广泛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校园及教室的设施状况对大学生的心理结构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例如,在一般情况下,设施完好整洁,学生的自豪感及自信心增强,反之,则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焦虑感。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调查是排除了个体特殊性的,此外,类似结论也存在着层次差异性。由于大学生较之小学生、中学生角色意识更为清晰,对自身的社会价值、社会地位更为敏感,因而对教学环境包括设施是否完好整洁就可能产生更为明显的心理效应,尽管相关的心理效应所表现出来的不一定是意识性行为,但它对大学生心理结构的影响甚至触及到潜意识。随着目前我国各高校竞相提升其档次包括扩建新建校区,改善现有办学条件包括教学设施等,这种影响由于攀比效应将更为突出。
从完型心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教学设施产生的心理效应可能还涉及学生的责任感、公德心及进取心。这可以用美国犯罪学家凯琳的“破窗理论”来说明。凯琳注意到,如果一幢大楼的窗户玻璃完好,那么窗户玻璃就容易受到爱护。但如果有人打坏了其中一扇窗户玻璃而且已经损坏的没有得到及时维修,那么,其他玻璃就可能不会再受到以前的那种爱护了,甚至由于玻璃的暗示作用有人还会有意地去破坏原本完好的玻璃[1]。英国社会学家克拉克的类似实验也证实了“破窗理论”。实验者将一辆车漆完好的小轿车停在路旁达一个月,一个月后车漆仍然完好;将一辆车漆有划痕的小轿车仅停放一周,这辆轿车的本身便增加了许多划痕[2]。
心理学家纳奇拉什维里等认为:物理环境能加强或削弱引导的效果。凡是能使人产生良好情绪、提高自我价值感的环境,会使人们变得比较开放和易受影响。例如,对于会场,人们如能对它们怀着肯定的意向,人们就容易“打开心扉”,否则就可能“紧闭心扉”[3]。这实际上是指出了物理环境的心理效应,也适用于教学环境。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肮脏的混乱的嘈杂的环境里,劝告人们保持安静,遵守秩序,不要随地抛弃瓜皮果屑,不要随地吐痰,你以为有效吗?而当人们置身于整洁、安静、庄严的环境里,即使没有人劝告,他们也不好意思任意叫喊,随意吐痰吧。
教学的物理环境实际上并不单纯指设施是否完好整洁。从教学活动的特殊要求看,我国许多高校教室的设施存在着亟待改进的地方,如果把问题谈得更具体一些,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首先是光照问题。普遍的情况是:要么光线不足,要么光线刺目。在我们的实际调查中,光照适度的情况并不多见,这是值得重视的。从心理学的研究看,光线暗淡既能催人入睡,也能给听众提供开小差、聊天的暗示;光线过度则容易使人烦躁,不能安坐,增加挑衅性,使学生过分挑剔。音响反应则与光照反应相类似:音响不足与光照不足的反应类似,音响过度则与光线过度的反应类似。在实际教学中,话筒发出的尖啸声,现今仍然是一个容易出现的干扰源,这是令人困惑的。当然,令人困惑的问题并不少,其中,最为普遍的是教室内的空气流通。在我们的调查中,很少发现正常通风的情况。一般教室的气窗均未打开,很多教室在使用时都是门窗紧闭甚至拉上窗帘。由于现行的高校教室一般均容纳百名以上的学生,可以说,准缺氧的状况是经常出现的,从而导致学生(当然也包括教师)容易出现头昏脑涨、精神倦怠、恍惚走神的反应,影响教学进程的有效开展。
课桌排列也存在问题。现行的课桌排列类似会场,不仅进出不方便,也给人一种会场的暗示,容易促使学生产生“会场反应”而不是“教室反应”,而这两种反应的性质包括由此而引起的学生的认真程度是不尽相同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课桌与讲台的距离。人际学将人际距离分为亲密距离、私人距离、社交距离、演讲距离。虽然这种划分是不完全的,但这种划分仍然具有实证意义。严格说来,课桌与讲台的距离应该介于社交距离与演讲距离之间,从文化差异、角色定位、语言沟通,以及类语言、副语言沟通等方面看,我国高校教室的这种距离应在2.5米至3米之间为宜,但许多学校并未注意到这个问题。
二、背景色彩对心理的影响
下面将要涉及的另一个问题是比较微妙的,那就是教学环境的“背景色彩”。在这方面我们既缺乏相关意识亦缺乏相关的研究。
色彩是最重要的物理环境之一。由于色光的波长不同,不同颜色能够引起“冷”或“暖”的感觉。颜色也能影响人们的兴奋性。暖色与其他色彩相比,能使人亢奋、活跃。有人曾经做过实验:为了使打公用电话的人尽快把话讲完,缩短使用时间,他们把公用电话的内壁漆成鲜红色。结果,打电话的时间无意中加快了,不久,原来要求说话简短的那块牌子也因为多余而撤去。为了研究颜色对社会活动的影响,心理学家还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请了十来个人参加四次晚餐,每餐之间的时间间隔较长,晚餐的菜单和布置都一样,只是布景的颜色不同。第一次绿色布景,大家都吃得较慢,谈话索然无味;第二次红色背景,有人把酒杯打翻了,大家吃得有些过量,最后还有两人吵起嘴来;第三次是白色背景,大家谈话彬彬有礼,但毫无内容;第四次是黄色背景,大家吃得好,谈得也投机[4]。
不同颜色也能引起不同的情绪。心理学家鲁宾斯坦通过研究,确定了颜色与情绪之间的特定联系。这种联系见表 1[5]27。
表1 颜色对心理的影响
据心理学研究,颜色在习惯上还有着象征作用,见表 2[5]80。
表2 颜色的象征作用
尽管上面关于颜色的心理效用的论述是不完全的,但这已经对我们如何改造教学环境的“背景色彩”有所启发了。事实上,美英等发达国家及俄罗斯和欧洲的一些国家近几年来已经正式兴起了一场教室的“色彩革命”:传统的我国迄今还在沿用的“黑板加白粉笔”已被抛弃不用,代之以“绿板加黄粉笔”;传统的我国迄今还在沿用的白墙壁也被改造成不同色彩的墙面;传统的我国迄今还在沿用的白色日光灯在许多国家已经根据需要变换色彩,如在俄罗斯的一些大学,教室的灯管已经放射出有助于理性活动的紫色光线;在瑞典的一些学校,教室的灯光色彩则是随季节的变换而变换的,等等。
改造我国大学教学环境特别是教室的“背景色彩”要遵照颜色心理学的原理进行。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色彩重心”的配置。背景色彩如果过多且平均使用,就达不到应有效果反而会产生负作用,对比色过多亦是如此。应确定其“主色调”,根据对墙、地面、灯光及窗帘、桌椅的色彩配置来完成。主色调的配置应考虑不同对象的差异。例如,小学生、中学生以及大学生的“心理流速”及情绪体验不一样,小学教室的主色调则可采用绿色、中学教室可采用橙色,大学教室则可考虑粉红色及紫色。此外,也应考虑不同专业的差异,如理、工、文、管等不同专业的讲授要求不同,其心理环境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偏重想象性的适宜暖色,偏重分析性的适宜冷色,偏重阐述性的适宜中性色等,不一而足,都应根据教学效果的实际要求进行系统研究,切忌以主观感觉为转移。
三、背景音乐对心理的影响
物理环境的心理疏导效应也离不开“背景音乐”,背景音乐与背景色彩的协调运用是改变人的心理结构包括理智结构和情绪结构的有效处方。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间色彩淡雅的房间里贴着几张微笑的人像,房间里播放着轻柔的抒情音乐;另一间则布置凌乱,色彩刺目,贴着几张盛怒的人像,播放着躁动不安的乐曲。当被试者在第一个房间待上一会后,就会产生一种恬静的情绪,而在第二个房间待上一会后,则会产生一种烦乱的情绪。当实验的主持人分别向被试者提出一个具有挑衅性的问题时,前一个房间的被试者表现就比较理智,甚至用幽默来回敬对方;而后一个房间的则往往控制不住地破口大骂起来。
音乐作为一种有规律的声波振动,能使人体细胞发生和谐的“同步共振”,起到一种细胞按摩作用。并且,音乐可提高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对边缘系统和网状系统产生直接的影响。音乐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证明,音乐不仅能影响人的生理环境,也能影响人的心理环境。由于节奏、速度、音调等不同,音乐既可以使人的心境镇定,也可以使人的心境兴奋或者平静。此外,音乐还具有明显的引导功能。音乐心理学家尼斯特认为:“音乐使你兴奋,也使你自省,你变得更能认识自己,更能意识到你在做什么,其结果是使你更乐观。”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曾经说过:“如果教育适当,节奏与和声比什么都深入人的心灵,比什么都扣人心弦。人人知道,当我们的耳朵感受音乐旋律的时候,我们的精神就会起变化。”[6]美国有一种由莫扎特作曲的音乐,被称为“文雅的劝说者”。这种乐曲经常在机场、商场、候诊室等公共场所播放,其旋律是经过科学编排的。在这种“背景音乐”的影响下,人们平静、守秩序得多。
教学环境的背景音乐可以考虑多种形式,如上课前播放田园音乐,使学生到教室后有一种归家的感觉;课间休息则播放令人振奋的进行曲,消除疲乏;下课后播放抒情乐曲,使人产生一种恋恋不舍的情感。但应该注意,真正意义上的背景音乐是“无标题音乐”,以避免由于歌词的联想作用而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例如,额外的歌词会破坏学习定势。
强调高校教学环境的背景音乐有着特殊的含义。首先,这是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调查发现,大学生课间休息时一般都倾向于呆在教室而不是像中小学生一样到操场去活动,从而表现出一种成人的特征。在这种单调沉闷的氛围中,听音乐自然而然地成为许多学生的选择。很多学生还在多媒体教学电脑的桌面上置放许多“播放单曲”的标记备选。事实上,大学生的音乐倾向有待引导。调查发现,大学生喜爱的音乐模式较为单一,其内容要素一般仅为爱情主要表现失恋;形式要素一般不追求意境仅满足宣泄甚至声嘶力竭。前者往往带有一种虚无主义倾向,后者往往带有“重金属音乐”倾向,毋庸讳言,这两种倾向都是有碍学生身心健康的。
教学环境的背景音乐应注重特定乐曲在理智和情感方面的引导功能而不仅仅是一般性的欣赏。例如,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及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乐第二乐意》能引起镇定的情绪;奈文的《玫瑰花》及瓦格纳的《歌唱晚星》能引起友好情绪;海顿的《水上音乐》及舒伯特的《魔王》能使人振奋;德彪西的《月光曲》及舒伯特的《小夜曲》则使人沉思,等等。我国许多经典的民间乐曲也应列入背景音乐的曲目,如《空山鸟语》《平沙落雁》《仙女牧羊》《花好月圆》等都具备特定的心理引导功能。甚至还可以考虑在学生复习甚至考试时播放有心理调适功能的“音乐处方”,当然,音量是严格控制的,严格说,是“若有若无”的,而真正意义上的背景音乐本来就不是让人“听”的而是让人感受的。
[1]拉瑟尔.社会心理的变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101.
[2]Link mays.Fextbook of pyschlolog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0.
[3]凯维莱什.公众引导的理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73.
[4]巩伟.颜色心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18.
[5]纳季拉什维里.宣传心理学[M].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
[6]弗里德曼.柏拉图[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