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吐鲁番地区葡萄生长期果实腐烂病研究初报

2011-06-12范咏梅郝敬喆潘明启张新华李玉玲

植物保护 2011年3期
关键词:霉层果粒果穗

范咏梅, 郝敬喆, 孙 峰, 潘明启, 张新华, 李玉玲

(1.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儋州 571737; 2.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91;3.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91; 4.新疆鄯善葡萄瓜果研究中心,835000;5.托克逊林果开发中心研究所,838100)

近几年随着吐鲁番地区葡萄栽培技术的改进,葡萄产量逐年提高,在无核白葡萄产区葡萄果实腐烂病在田间发生日益严重。2007年至今作者在吐鲁番地区调查结果显示,该病害普通年份发病率在15%~20%,部分地块高达50%,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制约了当地葡萄产业的发展。此病原引起的生长期果实腐烂病目前尚无相关文献报道,在此将该病害初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田间病害调查与症状描述

采用5点取样法进行田间调查,每点取果穗30穗,每田块取果穗150穗,调查果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同时进行生境和症状观察。

病害分级标准:0级,果实健康无病斑;1级,每穗葡萄发病粒数占整个果穗果粒数25%以下;2级,每穗葡萄发病粒数占整个果穗果粒数26%~50%;3级,每穗葡萄发病粒数占整个果穗果粒数51%~75%;4级,每穗葡萄发病粒数占整个果穗果粒数75%以上。

1.2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2009年在吐鲁番市葡萄乡葡萄农场采集发病果穗,选出病症表现明显的发病果粒,经75%乙醇表面消毒 30 s后,浸入 1.5%升汞(HgCl2)溶液15 s,迅速转入灭菌水中分别浸泡5、10min后,放入PSA培养基(马铃薯200 g,蔗糖 20 g,琼脂20 g,水1 000ML)平板上培养。26~28℃下培养2~3 d后,挑取菌落边缘幼嫩菌丝转入PSA斜面培养基分离培养,以备以后接种、鉴定。

同时观察病原分离物的菌落着生状态,菌丝的生长,分生孢子的形态、着生方式、大小及其他分类特征和形态描述。

1.3 回接试验病原菌制备

分离培养的病原分离物,继续培养7 d待真菌充分生长、分生孢子老熟后,参照《植病研究方法》挑单孢分离纯化培养,筛选分类特征一致的分离物扩繁培养,以备接种使用。

1.4 无核白葡萄果粒回接试验

选取表面完整的健康无核白葡萄果粒,经75%乙醇表面消毒30 s后,用 H2 O2浸泡1 min后,灭菌水冲洗3次,转入2%的无菌水琼脂平板中,其中一部分无核白葡萄果粒表面用灭菌刀片划伤处理,另一部分葡萄果粒完整无损。接10倍×10倍视野下30个病原菌孢子的菌悬液,每粒葡萄果粒表面接20μL,设清水对照,每处理重复4次。

1.5 无核白葡萄果穗回接试验

选取表面完整的健康无核白葡萄果穗,灭菌水冲洗后,用吸水纸把果穗表面的水吸干,喷雾法接种10倍×10倍视野下30个病原菌孢子的菌悬液,每个果穗用量30 ML,设清水对照,每处理重复4次。

在葡萄果粒和果穗部分别接种病原菌纯培养,检验发病情况,比较田间症状与室内接种结果的异同。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生境与症状观察

生境:葡萄架间距较窄,架下环境较湿润,葡萄枝叶稠密,果穗密集。

症状:病害通常发生在果实成熟期(幼嫩果穗发病少或不发病),整齐紧密果穗发生较早且严重,病害先从果穗中部内核处出现,果柄干枯,果实先表现失绿水浸状,后从果柄处向果实下部逐渐表现皱缩,沿果穗内部果粒表面覆盖一层黑色霉层,严重的整个果穗中部被黑色霉层覆盖(图1a)。

2.2 田间发病情况调查

从表1中看出,葡萄果腐病发病率为30%~50%,病情指数9.17~15.83,造成果穗失去商品价值。

表1 葡萄果腐病病情调查结果

2.3 葡萄生长期果实腐烂病分离物的鉴定

依照柯赫氏法则,进行回接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生长期果实腐烂病病原菌分离培养、回接、再分离结果是一致的,该病原菌分离物在查氏琼脂培养基平板上,25℃恒温箱内培养,初菌落呈褐黑色,菌落边缘灰色至灰白色,有规则或不规则的辐射状沟纹;质地丝绒状,老时菌落带黄色或黄褐色(图1b)。菌落反面无色或呈黄色或带微黄绿色。分生孢子头球形,直径200~500μm,分生孢子梗生于基质,壁光滑,带黄色;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图 1c),直径 35~70μm,褐黄色,全部表面可育;产孢结构双层,瓶梗[8~10(~12)]μm×(2~3)μm(图 1d)。分生孢子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5μm,孢子壁表面粗糙,有的生有小疣(图1e)。

该分离物由新疆农业大学赵震宇先生鉴定,主要依据齐祖同关于本菌的形态特点与产孢细胞形成方式的描述,并结合戴芳澜和魏景超对该病原菌等描述确定。鉴定结果表明,Aspergillus niger Tieghy是葡萄生长期果实腐烂病主要病原菌。

2.4 无核白葡萄果粒回接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致病率较高,有伤接种处理的果粒均发病形成霉层,回接发病率为100%。未刺破表皮的完整无损果粒,接种病原菌后果实褐变,回接发病率为90%;表面清洁的CK处理未见霉层黏附果粒表面(表2,图1f)。

图1 葡萄果实腐烂病症状及病原形态特征

2.5 无核白葡萄果穗回接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喷雾接种果穗后部分果粒褐变,回接发病率为12.6%;比果粒发病率低,可能与果穗喷雾接种不如单果粒接种均匀度好有关,表面清洁的CK处理未见霉层黏附果粒表面(表3)。

表2 室内回接葡萄果粒试验结果

表3 田间接种果穗7 d后黑褐果粒数

[1]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8.

[2]齐祖同.中国真菌志.曲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M].第5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3]戴芳澜.中国真菌总汇[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4]魏景超.中国真菌鉴定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霉层果粒果穗
“果粒橙”的快乐时光
脏脏珍珠奶茶的制作
设施番茄果穗弯折影响因素的研究
番茄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葡萄干的加工工艺
杨梅果粒饮料加工中果粒制备条件优化
日光温室春番茄果穗弯折现象调查与分析
如何防治辣椒疫病
果穗挂钩在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万寿菊制种田中的病害鉴定